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18693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短时间内以低成本在表面呈曲面状的介质上形成高画质的图像。作为解决方法,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喷墨头(2)、临时固化用紫外线照射装置(3)、搭载有喷墨头(2)和临时固化用紫外线照射装置(3)的打印头单元(4)、用于保持介质(M)的介质保持部(5)、对在转印片保持件(7)中安装有转印片(6)的转印片单元(8)进行保持的转印片单元保持部(9)、具有弹性的垫单元(10)、完全固化用紫外线照射装置(11)、清洁单元(12)以及控制部(13)。然后,利用喷墨头(2)将墨涂覆于转印片(6),通过利用垫单元(10)使转印片(6)按压于介质(M)来将涂覆于转印片(6)的墨压力转印至介质(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图像形成在表面呈曲面状的介质上的。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将图像形成于介质的方法,公知有移印。在该移印中,通过以下步骤将图像形成于介质(I)制作形成有印刷图案的平面印版(凹版)、(2)将墨装入该平面印版的印刷图案内、(3)从平面印版的上方按压具有弹性的转印垫,将印刷图案内的墨转印至转印垫、(4)将转印垫按压于介质,使墨从转印垫转印至介质。另外,近年来,也公知有通过以下步骤将图像形成于介质的方法(I)利用喷墨打印机将墨涂覆于平面印版、(2)对平面印版上的墨进行增稠处理、(3)从平面印版的上方按压具有弹性的转印垫,将印刷图案内的墨转印至转印垫、(4)将转印垫按压于介质,使墨从转印垫转印至介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10 - 202998号公报但是,由于在以往的移印中需要制作平面印版,因此,例如,难以在短时间内以低成本进行少量、多种的曲面印刷。而且,由于转印次数为两次,次数较多,因此不仅产生印刷时间较长的问题,还会产生色移、转印渗出这样的问题。但是,也考虑利用喷墨打印机将墨直接涂覆于转印垫的情况(未公知)。由于在该移印中不需要印刷用的平面印版,因此具有能够容易地应对少量、多种的曲面印刷的优点。但是,由于转印垫形成为立体构造,因此喷墨头与转印垫之间的间隙增大。通常,对于喷墨打印机,若喷墨头与转印垫之间的间隙增大,则墨滴的着落不准确。因此,在上述移印中,存在转印垫的表面形状受到较大限制、并且无法印刷出高画质的图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短时间内以低成本将高画质的图像形成于各种介质的。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方法是将图像形成于介质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图像形成方法具有喷出工序,在该喷出工序中从喷墨部件喷出墨,并将该墨涂覆于被保持为平板状且具有弹性的转印片;以及转印工序,在该转印工序中通过使转印片变形来将利用喷出工序而涂覆有墨的转印片的墨涂覆面压接于介质,从而将涂覆于转印片的墨转印至介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方法,由于利用喷墨部件而涂覆有墨的转印片被保持为平板状,因此喷墨部件与转印片间的间隙变得均匀。因此,在喷出工序中,能够抑制形成于转印片的图像的变形。并且,在转印工序中,通过使具有弹性的弹性片变形来将墨涂覆面压接于介质,从而使转印片密合于介质的表面。由此,能够将墨转印至各种形状的介质而形成图像。进而,由于能够以上述方式在一次转印中将图像形成于介质,因此能够缩短图像形成时间,并且能够抑制色移、转印渗出。而且,由于不需要像以往的移印那样制作印刷印版,因此能够降低成本,并且也能够简单地应对少量、多种的印刷。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在转印工序之后,还具有使转印至介质的墨定影的定影工序。如此,通过使转印至介质的墨定影,能够抑制形成于介质的墨发生剥离的情况。另外,优选的是,在转印工序之前,还具有使涂覆于转印片的墨增稠的增稠工序。通过以上述方式使涂覆于转印片的墨增稠,能够防止当墨涂覆面在下一道工序的转印工序中被压接于介质时,墨被挤压而渗出的情况。因此,即使是在喷出工序中喷出了低粘度的墨的情况下,也能够在介质上形成墨的渗出较少的高画质的图像。并且,优选的是,在喷出工序中,从喷墨部件喷出因照射紫外线而固化的紫外线固化型墨,在增稠工序中,向墨涂覆面照射紫外线,从而使涂覆于转印片的紫外线固化型墨增稠,在定影工序中,向介质照射紫外线,从而使转印至介质的紫外线固化型墨完全固化。通过以上述方式使用紫外线固化型墨并对其照射紫外线,能够简单地使紫外线固化型墨增 稠,并且能够简单地使紫外线固化型墨完全固化,定影于介质。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在增稠工序中,将紫外线固化型墨在25°C下的粘度设为30mPa see 300mPa*sec的范围。通过以上述方式在临时固化工序中进行紫外线固化型墨的临时固化,使其粘度达到上述粘度范围,从而在接下来的转印工序中,能够在不使从垫构件朝向介质的转印性降低的前提下抑制墨被过度挤压而渗出的情况。并且,在转印工序中,也可以使具有弹性的垫构件与介质隔着转印片相对,并使垫构件朝向介质移动。通过以上述方式配置并使垫构件朝向介质移动,由此转印片被垫构件按压于介质,并且垫构件和转印片沿着介质的形状变形。由此,转印片以密合于介质的状态被压接,因此能够将涂覆于转印片的墨转印至介质。另外,在转印工序中,也可以使具有弹性的袋状构件与介质隔着转印片相对,并使袋状构件膨胀。通过以上述方式配置并使袋状构件膨胀,由此转印片被膨胀的袋状构件按压于介质,并且袋状构件和转印片沿着介质的形状变形。由此,转印片以密合于介质的状态被压接,因此能够将涂覆于转印片的墨转印至介质。另外,在转印工序中,也可以将介质插入到形成有开口的容器内,利用墨涂覆面覆盖开口,对容器进行减压。如此,通过将介质插入到容器内并利用墨涂覆面覆盖容器的开口,由此在介质与墨涂覆面相对的状态下容器被封闭。进而,通过在该状态下对容器进行减压而利用负压使转印片变形,将该转印片吸引至容器内。由此,墨涂覆面以密合于介质的表面的状态被压接,因此能够将涂覆于转印片的墨转印至介质。并且,优选的是,在转印工序之后,还具有对墨涂覆面进行清洁的清洁工序。如此,通过利用清洁工序对墨涂覆面进行清洁,能够去除未转印而残留于墨涂覆面的墨、附着于墨涂覆面的灰尘等,因此能够提高转印至介质的图像的品质。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将图像形成于介质,其特征在于,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转印片单元,其利用框体将具有弹性的转印片保持为平板状;喷墨部件,其喷出墨并将该墨涂覆于转印片;以及转印部件,其将利用喷墨部件而涂覆有墨的转印片的墨涂覆面压接于介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由于利用框体将利用喷墨部件而涂覆有墨的转印片保持为平板状,因此喷墨部件与转印片间的间隙变得均匀。因此,能够抑制利用从喷墨部件喷出的墨而形成于转印片的图像的变形。并且,由于转印片具有弹性,因此通过利用转印部件将墨涂覆面压接于介质来使转印片变形而密合于介质的表面。由此,能够将墨转印至各种形状的介质而形成图像。并且,由于能够以上述方式在一次转印中将图像形成于介质,因此能够缩短图像形成时间,并且能够抑制色移、转印渗出。而且,由于不需要像以往的移印那样制作印刷印版,因此能够降低成本,并且能够简单地应对少量、多种的印刷。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该图像形成装置还具有使转印至介质的墨定影的定影部件。如此,通过使转印至介质的墨定影,能够抑制形成于介质的墨发生剥离的情况。另外,优选的是,该图像形成装置还具有使涂覆于转印片的墨增稠的增稠部件。如此,通过使涂覆于转印片的墨增稠,能够抑制当墨涂覆面被压接于介质时,墨被过度挤压而渗出的情况。因此,即使是从喷墨部件喷出了低粘度的墨的情况下,也能够在介质上形成墨的渗出较少的高画质的图像。并且,优选的是,喷墨部件喷出因照射紫外线而固化的紫外线固化型墨,增稠部件 是通过向墨涂覆面照射紫外线来使涂覆于转印片的紫外线固化型墨增稠的临时固化用紫外线照射装置,定影部件是通过向介质照射紫外线来使转印至介质的紫外线固化型墨完全固化的完全固化用紫外线照射装置。如此,通过使用紫外线固化型墨并向其照射紫外线,能够简单地使紫外线固化型墨增稠,并且能够简单地使紫外线固化型墨完全固化,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西胜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