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墨印刷设备,包括喷墨印刷机、进料装置和出料装置;喷墨印刷机包括印刷头、驱动辊、第一张紧辊、电机、减速器和多条第一传送带;多条第一传送带间隔分布,两端分别缠绕在驱动辊和第一张紧辊上,印刷头位于第一传送带的上方;进料装置包括第二张紧辊和多条第二传送带;多条第二传送带间隔分布,一端缠绕在第二张紧辊上,另一端与第一传送带交替缠绕在第一张紧辊上;出料装置包括第三张紧辊和多条第三传送带;多条第三传送带间隔分布,一端缠绕在第三张紧辊上,另一端与第一传送带交替缠绕在驱动辊上;电机通过减速器和驱动辊带动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转动。该喷墨印刷设备可以让承印物料在进料和出料时输送顺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
,具体涉及ー种喷墨印刷设备。
技术介绍
喷墨印刷机是ー种“与物体非接触”的喷墨印刷型高科技数码印制设备,它可以不受任何材料限制,比如,可以在木板、玻璃、水晶、金属板、地板砖、瓷片或光盘等表面进行彩色照片级印刷。在现有技术中,用于流水线的喷墨印刷机多采用传送带来输送承印物料。例如,如图I和图2所不,其中,图I为现有技术的喷墨印刷设备的主视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喷墨印刷设备的俯视图。由图I和图2可知,喷墨印刷设备包括喷墨印刷机100、印前输送装置200和印后输送装置300 ;其中,喷墨印刷机100由驱动辊101、张紧辊102、传送带103、电机104、減速器105和印刷头106等组成,具体运行时,喷墨印刷机的电机104通过减速器105和驱动辊101带动传送带103转动;印前输送装置200由驱动辊201、张紧辊202、传送带203、电机204和减速器205等组成,具体运行时,印前输送装置200的电机204通过减速器205和驱动辊201带动传送带203转动;而印后输送装置300则由驱动辊301、张紧辊302、传送带303、电机304和减速器305等组成,具体运行时,印后输送装置300的电机304通过减速器305和驱动辊301带动传送带303转动。其中,印前输送装置200的传送带203、印后输送装置300的传送带303与喷墨印刷机的传送带103的旋转方向一致。多个承印物料400在印前输送装置200的传送带203、喷墨印刷机的传送带103与印后输送装置300的传送带303的带动下,沿着运动方向500移动,经过印刷头106时完成印刷动作。在现有技术中,喷墨印刷机100的传送带103与印前输送装置200的传送带203之间留有间隙Cl,喷墨印刷机100的张紧辊102的轴线与印前输送装置200的驱动辊201的轴线间的距离是bl ;同理,喷墨印刷机100的传送带103与印后输送装置300的传送带303之间留有间隙c2,喷墨印刷机100的驱动辊101的轴线与印后输送装置300的张紧辊302的轴线间的距离是b2。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当承印物料400沿运动方向500的尺寸a较小时,则可能会出现承印物料400的输送不顺畅,或者发生阻塞而不能输送的情況;比如,參见图3,当a〈2bl时,若承印物料400从传送带203向传送带103输送,则承印物料400就会碰触到传送带103的弧形部分,使得承印物料400的输送不顺畅,或者发生阻塞而不能输送;同理,当a〈2b2时,若承印物料400从传送带103向传送带303输送,则承印物料400就会碰触到传送带303的弧形部分,使得承印物料400的输送不顺畅,或者发生阻塞而不能输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喷墨印刷设备,对承印物料运动方向的尺寸没有限制,在印刷时,承印物料可以输送顺畅,不会发生堵塞。一种喷墨印刷设备,包括喷墨印刷机I、进料装置2和出料装置3 ;所述喷墨印刷机I包括印刷头10、驱动辊11、第一张紧辊12、电机13、减速器14和多条第一传送带15 ;所述多条第一传送带15间隔分布,两端分别缠绕在驱动辊11和第一张紧辊12上,所述印刷头10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15的上方;所述进料装置2包括第二张紧辊22和多条第二传送带21 ;所述多条第二传送带21间隔分布,一端缠绕在第二张紧辊22上,另一端与所述多条第一传送带15交替缠绕在第一张紧辊12上;所述出料装置3包括第三张紧辊32和多条第三传送带31 ;所述多条第三传送带31间隔分布,一端缠绕在第三张紧辊32上,另一端与所述多条第一传送带15交替缠绕在驱动棍11上;所述电机13通过减速器14和驱动辊11带动所述第一传送带15转动,并带动第ニ传送带21和第三传送带31转动。可选的,所述第一传送带15的下方还可以设有用于防止第一传送带15抖动的下托板19。可选的,所述第一传送带15的两侧还可以分别设有用于防止第一传送带15摆动的第一侧挡板16和第二侧挡板17。此外,可选的,该喷墨印刷设备还可以包括接尘装置18 ;所述接尘装置18位于第一传送带15内侧且靠近第一张紧辊12处,用于收集进料时的灰尘。其中,所述第一传送带15、第二传送带21和第三传送带31具体可以为平皮带、三角帯、同步带、多楔带、圆形带或链条等。可选的,所述驱动辊11和/或第一张紧辊12上与第一传送带15缠绕之处具有与所述第一传送带15相应的槽型或齿形;所述第二张紧辊22和/或第一张紧辊12与第二传送带21缠绕之处具有与所述第二传送带21相应的槽型或齿形;所述第三张紧辊32和/或驱动辊11上与第三传送带31缠绕之处具有与所述第三传送带31相应的槽型或齿形。另外,所述电机13和减速器14可以独立设置于该喷墨印刷设备之外,也可以位于所述驱动辊11的一端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喷墨印刷设备采用进料装置2的第二传送带21与喷墨印刷机I的第一传送带15共用第一张紧辊12,出料装置3的第三传送带31与喷墨印刷机I的第一传送带15共用驱动辊11,所以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喷墨印刷机100的张紧辊102与印前输送装置200的驱动辊201之间留有距离bl,喷墨印刷机100的驱动辊101与印后输送装置300的张紧辊302之间留有距离b2的情況,消除了现有技术中距离bl和距离b2对承印物料的尺寸的影响,可以适用于运动方向5任意尺寸的承印物料,使得在印刷时,承印物料可以输送顺畅,不会发生堵塞。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是现有技术中喷墨印刷设备的主视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喷墨印刷设备的俯视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喷墨印刷设备传送小尺寸承印物料时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喷墨印刷设备的主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喷墨印刷设备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喷墨印刷设备。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如图4和图5所示,一种喷墨印刷设备,包括喷墨印刷机I、进料装置2和出料装置3 ;其中,喷墨印刷机I可以包括印刷头10、驱动辊11、第一张紧辊12、电机13、减速器14和多条(即至少两条)第一传送带15等部件;该多条第一传送带15间隔分布,且该多条第一传送带15的两端分别缠绕在驱动辊11和第一张紧辊12上;而印刷头10则位于该多条第一传送带15的上方;进料装置2可以包括第二张紧辊22和多条(即至少两条)第二传送带21等部件;其中,多条第二传送带21间隔分布,该多条第二传送带21的一端缠绕在第二张紧辊22上,另一端与该多条第一传送带15交替缠绕在第一张紧辊12上;出料装置3可以包括第三张紧辊32和多条(即至少两条)第三传送带31等部件;其中,多条第三传送带31间隔分布,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墨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墨印刷机(1)、进料装置(2)和出料装置(3);所述喷墨印刷机(1)包括印刷头(10)、驱动辊(11)、第一张紧辊(12)、电机(13)、减速器(14)和多条第一传送带(15);所述多条第一传送带(15)间隔分布,两端分别缠绕在驱动辊(11)和第一张紧辊(12)上,所述印刷头(10)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15)的上方;所述进料装置(2)包括第二张紧辊(22)和多条第二传送带(21);所述多条第二传送带(21)间隔分布,一端缠绕在第二张紧辊(22)上,另一端与所述多条第一传送带(15)交替缠绕在第一张紧辊(12)上;所述出料装置(3)包括第三张紧辊(32)和多条第三传送带(31);所述多条第三传送带(31)间隔分布,一端缠绕在第三张紧辊(32)上,另一端与所述多条第一传送带(15)交替缠绕在驱动辊(11)上;所述电机(13)通过减速器(14)和驱动辊(11)带动所述第一传送带(15)转动,并带动第二传送带(21)和第三传送带(31)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戈,李力,江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润天智数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