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系统中频率的实时测量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14779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0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中频率的实时测量方法,用于实时跟踪电力系统中的待测信号波形的频率,包括:(1)根据待测波形建立直角坐标系,其中横轴为时间,纵轴为信号瞬时值,其与横轴的交点为理论过零点;(2)对待测波形进行连续采样,找到落在任意的第一理论过零点两侧且连续的两采样点,以及落在位于该第一理论过零点后与其相邻且变化率符号相同的第二理论过零点两侧的两采样点;(3)根据采样值分别直线连接两采样点,将它们分别与横轴的交点确定为近似过零点;(4)根据确定的两近似过零点,即可测得待测的信号波形的频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频率测量方法测量简单、运算量小、实时性好、精度足够高,适合于要求实时性好,测量精度较高的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中的频率测量
,具体是。
技术介绍
频率是最基本的电学量之一,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电流、电能质量分析等测量都依赖于对基波频率的精确测量。由于电力系统实际的频率是波动的,因此必须对波动的频率进行跟踪(即实时测量,或准同步测量)才能进行精确的电流、电压测量和电能质量分析。目前测量频率的方法很多,如基于过零点的周期法、误差最小化原理类法、基于信 号观测模型的解析法、DFT算法等。基于过零点的周期法是测量信号波形相继过零点间的时间宽度来测量频率,该方法物理概念清楚,计算量小,但测量精度较低,且易受谐波、随机干扰和非周期分量的影响。误差最小化原理类法是在最小方差意义下实现样本数据与模型的最佳拟合,该方法收敛速度快、抑制噪声能力较强,有一定测量精度,但当频率偏移50Hz时,测量出的频率存在采样不同步误差。基于信号观测模型的解析法是假定输入信号中的有效信息符合某一确定的模型,使输入样本数据最大限度拟合于这一模型,该算法有复杂的数学运算,计算工作量大。DFT算法将信号的基波及谐波分离,从而得到信号的基波频率,该算法的精度和稳定性较好,但噪声对测量精度影响较大,计算量较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力系统中频率的测量方法,用于实时跟踪电力系统中的待测信号波形的频率,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待测波形建立直角坐标系,其中横轴为时间,纵轴为信号值,且该待测波形关于横轴对称,其与横轴的交点为理论过零点;(2)对待测波形进行连续采样,找到位于任意的第一理论过零点O1的两侧的且连续的两采样点ui?1和ui,以及位于该第一理论过零点O1后与其相邻且变化率符号相同的第二理论过零点O2两侧的两采样点uj?1和uj,其中i、j分别为采样点的时间序列号;(3)根据采样点确定近似过零点直线连接两采样点ui?1和ui,将其与横轴的交点B1确定为第一近似过零点,直线连接两采样点uj?1和uj...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峰李开成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