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机辊件的托辊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1286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连铸机辊件的托辊支撑装置,它包括一个定位轴承(3)和一个非定位轴承支撑(4),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支撑托辊(2)用于支撑连铸辊件(1),支撑托辊(2)被限制在大于4/5圆的圆筒形自润滑滑动轴承(6)之内,可以实现周向转动,滑动轴承(6)位于轴承座(7)之内,并与轴承座(7)通过螺栓或销钉固定,轴承座(7)与铸机扇形段机架(5)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铸机辊件的托辊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连铸机辊件的托辊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连铸机辊件的支撑托辊设计。技术背景由于辊件是在高温下运转并且由于其长度的原因,它们通常被分成多节, 中间由一个或多个类似于件4 (见图2)的非定位轴承支撑,但是由于中间这些 非定位轴承直接暴露在高温的铸坯之下,承受高温辐射,因此要求必须有水冷 系统维持它的正常运转,这样的结构不仅造成设备制造及维护费用很高,而且 由于辊件辊面为非连续辊面,使得铸坯的表面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避免上述问题的连铸机辊件的托辊支撑装置,它 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并能够更好地保证铸坯表面质量的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连铸机辊件的托辊支撑装置,它包括一个定位 轴承3和一个非定位轴承支撑4,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支撑托辊2用于支撑连 铸辊件l,支撑托辊2被限制在大于4/5圆的圆筒形自润滑滑动轴承6之内,可 以实现周向转动,滑动轴承6位于轴承座7之内,并与轴承座7通过螺栓或销钉 固定,轴承座7与铸机扇形段机架5相连。如上所述的连铸机辊件的托辊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托辊2为筒状, 由强度较高的耐磨不锈钢制造而成,并且两端为锥形,以便减小与侧壁的摩擦; 滑动轴承6为可承受最高3001C的环境温度,具有自润滑功能的铜合金材料制成。有益的效果应用连铸机辊件的托辊支撑装置后,可以降低备件的维护费用,并且能够有 效地提髙与之相邻的铸坯表面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连铸机的一组辊件的透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托辊支撑装置的透视图。 图3是图2的机械装配图。图4是图3所示托辊支撑结构以较大比例示出的A-A局部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各附图中所揭示的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附图中各件名称是连铸辊件l,支撑托辊2,定位轴承3,非定位轴承支 撑4,机架5,滑动轴承6,轴承座7。结晶器A,喷嘴B,液芯C,连铸板坯D。图1是连铸机典型部分辊件组的示意图,辊件组的各对辊件引导并支撑连铸 板坯D ,该连铸板坯D在顶部及上部具有或多或少的液态的芯(即液芯C), 但该液态的芯在箭头所示的方向上连续进给过程中,将伴随冷却而固化。图2和图3所示部分包括一个带有单一辊面,内部有通水冷却孔的连铸辊件 1,由定位轴承3,非定位轴承支撑4,支撑托辊2,滑动轴承6,轴承座7构成 的托辊支撑装置支撑;支撑托辊2,滑动轴承6,轴承座7构成的托辊支撑结构 有两个。支撑托辊2被限制在大于4/5圆的圆筒形自润滑滑动轴承6之内,可以 实现周向转动,这样既可以使得支撑托辊2与连铸机辊件1有效接触,承受来自 连铸机辊件1变形所产生的外力,同时尽量减少支撑托辊2暴露在外面的体积, 以便对其实现更好的保护,提高其使用寿命。此外从力学角度考虑,由于滑动 轴承6侧面的参与,这样的结构可以尽量减少支撑托辊2沿垂直方向的变形。图4为图3所示A-A剖视图,用于进一步表示支撑托辊2,滑动轴承6,轴 承座7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滑动轴承6位于轴承座7之内,并与轴承座7通过螺栓或销钉固定,以防止 滑动轴承6沿圆周方向的转动。轴承座7与铸机扇形段机架5相连,使得连铸辊 件1对支撑托辊2产生的作用力最终通过轴承座7传递到铸机扇形段机架5上。安装时支撑托辊2轴线与连铸辊件1平行,两轴线距离为连铸辊件1与支撑 托辊2半径之和,两条平行线构成的平面应通过该连铸辊件1所处位置铸机圆弧 的圆心。支撑托辊2为筒状,由强度较髙的耐磨不锈钢制造而成,并且两端为锥形, 以便减小与恻壁的摩擦;滑动轴承6为可承受最高3001C的环境温度,具有自润 滑功能的铜合金材料制成,该种材料适用于重载场合,摩擦系数低,耐磨性能好, 可以实现无油自润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连铸机辊件的托辊支撑装置,它包括一个定位轴承(3)和一个非定位轴承支撑(4),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支撑托辊(2)用于支撑连铸辊件(1),支撑托辊(2)被限制在大于4/5圆的圆筒形自润滑滑动轴承(6)之内,可以实现周向转动,滑动轴承(6)位于轴承座(7)之内,并与轴承座(7)通过螺栓或销钉固定,轴承座(7)与铸机扇形段机架(5)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连铸机辊件的托辊支撑装置,它包括一个定位轴承(3)和一个非定位轴承支撑(4),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支撑托辊(2)用于支撑连铸辊件(1),支撑托辊(2)被限制在大于4/5圆的圆筒形自润滑滑动轴承(6)之内,可以实现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富帅陶金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连铸技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