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锦纶、粘胶纤维和铜氨纤维混纺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12317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0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锦纶、粘胶纤维和铜氨纤维混纺纱,包括下列成分:锦纶35-45重量份、粘胶纤维35-45重量份和铜氨纤维10-20重量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混纺纱将锦纶、粘胶纤维和铜氨纤维特点互补,发挥三者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锦纶、粘胶纤维和铜氨纤维混纺纱,属于纺纱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混纺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纺成的纱,如麻/棉、毛/棉、毛/麻/絹、涤/棉、涤/毛等等,打破了原来的棉、麻、毛、丝、化纤之间的界限,能够弥补单一某种纺织材料的不足,体现各组分纤维的优越性,以改善织物的服用功能,扩大适用范围。现有的混纺纱品种还不够齐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锦纶、粘胶纤维和铜氨纤维混纺纱。本专利技术的锦纶、粘胶纤维和铜氨纤维混纺纱,包括下列成分锦纶35-45重量份、粘胶纤维35-45重量份和铜氨纤维10-20重量份。所述的锦纶、粘胶纤维和铜氨纤维混纺纱,包括下列成分锦纶40重量份、粘胶纤维40重量份和铜氨纤维15重量份。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锦纶具有如下性能强力、耐磨性好,居所有纤维之首。它的耐磨性是棉纤维的10倍,是干态粘胶纤维的10倍,是湿态纤维的140倍。因此,其耐用性极佳。锦纶织物的弹性及弹性恢复性极好,但小外力下易变形,故其织物在穿用过程中易变皱折。通风透气性差,易产生静电。锦纶织物的吸湿性在合成纤维织物中属较好品种,因此用锦纶制作的服装比涤纶服装穿着舒适些。有良好的耐蛀、耐腐蚀性能。耐热耐光性都不够好,熨烫温度应控制在140°C以下。在穿着使用过程中须注意洗涤、保养的条件,以免损伤织物。锦纶织物属轻型织物,在合成纤维织物中仅列于丙纶、腈纶织物之后,因此,适合制作登山服、冬季服装等。粘胶纤维的特性如下其基本组成是纤维素(C6H1005)n ο普通粘胶纤维的截面呈锯齿形皮芯结构,纵向平直有沟横。而富纤无皮芯结构,截面呈圆形。粘胶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在一般大气条件下,回潮率在13%左右。吸湿后显著膨胀,直径增加可达50%,所以织物下水后手感发硬,收缩率大。普通粘胶纤维的断裂强度比棉小,约为1.6 2.7cN/dtex ;断裂伸长率大于棉,为169Γ22% ;湿强下降多,约为干强的50%,湿态伸长增加约50%。其模量比棉低,在小负荷下容易变形,而弹性回复性能差,因此织物容易伸长,尺寸稳定性差。富纤的强度特别是湿强比普通粘胶高,断裂伸长率较小,尺寸稳定性良好。普通粘胶的耐磨性较差,而富纤则有所改善。粘胶纤维的化学组成与棉相似,所以较耐碱而不耐酸,但耐碱耐酸性均较棉差。富纤则具有良好的耐碱耐酸性。同样粘胶纤维的染色性与棉相似,染色色谱全,染色性能良好。此外粘胶纤维的热学性质也与棉相似,密度接近棉为I. 50 I. 52g/cm3。铜氨纤维具有如下性能截面呈圆形,无皮芯结构,纤维可承受高度拉伸,制得的单丝较细,一般在1.33dtex以下(1.2旦),可达0.44dtex(0.4旦)。所以面料手感柔软,光泽柔和,有真丝感。铜氨纤维用在制衣上铜氨纤维的吸湿性与黏胶纤维接近,其公定回潮率为11%,在一般大气条件下回潮率可达到12%—13%,在相同的染色条件下,铜氨纤维的染色亲和力较黏胶纤维大,上色较深。铜氨纤维的干强与黏胶纤维接近,但湿强高于黏胶纤维,耐磨性也优于粘胶纤维。由于纤维细软,光泽适宜,常用做高档丝织或针织物。其服用性能较优良,吸湿性好,极具悬垂感,服用性能近似于丝绸,符合环保服饰潮流。本专利技术的混纺纱将锦纶、粘胶纤维和铜氨纤维特点互补,发挥三者的优点。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本实施例中的锦纶、粘胶纤维和铜氨纤维混纺纱,包括下列成分锦纶35重量份、粘胶纤维45重量份和铜氨纤维20重量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的锦纶、粘胶纤维和铜氨纤维混纺纱,包括下列成分锦纶40重量份、粘胶纤维40重量份和铜氨纤维15重量份。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的锦纶、粘胶纤维和铜氨纤维混纺纱,包括下列成分锦纶45重量份、粘胶纤维35重量份和铜氨纤维10重量份。权利要求1.一种锦纶、粘胶纤维和铜氨纤维混纺纱,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成分锦纶35-45重量份、粘胶纤维35-45重量份和铜氨纤维10-20重量份。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锦纶、粘胶纤维和铜氨纤维混纺纱,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成分锦纶40重量份、粘胶纤维40重量份和铜氨纤维15重量份。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锦纶、粘胶纤维和铜氨纤维混纺纱,包括下列成分锦纶35-45重量份、粘胶纤维35-45重量份和铜氨纤维10-20重量份。本专利技术的混纺纱将锦纶、粘胶纤维和铜氨纤维特点互补,发挥三者的优点。文档编号D02G3/04GK102877177SQ20121035633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4日专利技术者杨忠国 申请人:海安县中山合成纤维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锦纶、粘胶纤维和铜氨纤维混纺纱,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成分:锦纶35?45重量份、粘胶纤维35?45重量份和铜氨纤维10?20重量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忠国
申请(专利权)人:海安县中山合成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