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超低锰、高铬耐磨耐腐蚀铸造磨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12101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05: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超低锰、高铬耐磨耐腐蚀铸造磨球,所述磨球按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为:C:0.3-3.3%、Si:≤0.8%、Mn:0.1-0.8%、Mo:0.1-2.0%、Cr:10-12%、V:0.01-0.5%、Ni:0.1-0.5%、Ba:0.4-0.6%、P:≤0.05%、S:≤0.05%,余量为Fe;经配料、冶炼、浇注、打磨、加热保温、淬火、回火、冷却获得产品硬度HRC≥61、冲击韧性ak≥3.0J·cm2的制品。经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处理之后,解决了耐磨材料铸造磨球行业研发中存在的铸造磨球硬度低,韧性差,耐腐蚀性弱,致密度低等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磨球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超低锰、高铬耐磨耐腐蚀铸造磨球
技术介绍
高铬铸铁磨球广泛地应用于水泥建材、冶金矿山、火力发电等行业。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期,工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传统结构的耐磨材料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使用量大、应用范围广的耐磨材料,人们期望利用最少的资源、最低的成本,生产制造出具有非常优秀综合性能的先 进的耐磨材料以满足社会进步对于材料的特别需求,因此,加快磨球产品技术更新、换代步伐,开发性价比更高的替代产品,已经成为耐磨材料企业的重要责任和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硬度高、韧性好、耐腐蚀性强、致密度高的新型超低锰、高铬耐磨耐腐蚀铸造磨球。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超低锰、高铬耐磨耐腐蚀铸造磨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球按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为c :0. 3-3. 3%, Si ^ O. 8%, Mn :0. 1-0.8%, Mo 0.1-2. 0%, Cr :10-12%, V 0. 01-0. 5%, Ni 0. 1-0. 5%, Ba 0. 4-0. 6%、P :彡 O. 05%, S ^ O. 05%,余量为 Fe;经配料、冶炼、浇注、打磨、加热保温、淬火、回火、冷却获得产品硬度HRC ^ 61、冲击韧性ak彡3. OJ · cm2的制品;所述磨球加热保温工艺为采用六段温区自动化热处理电阻炉,将半成品入炉升温至380°C、保温I. 5小时一530°C、保温I. 5小时一680°C、保温I. 5小时一780°C、保温1.5小时一880°C、保温I小时一980°C、保温I小时。所述的磨球中80%的晶粒度小于40nm。所述的淬火步骤是将半成品在加热保温步骤完成后出炉,入油池中油冷;油冷时冷却油的温度为80±5°C,油冷时间根据研磨材料规格大小决定。所述的回火步骤是将油冷至100°C ±10°C的半成品加热至回火温度360°C ±5°C,经恒温保持完成后缓慢冷却,其恒温保持的时间为4小时。所述的淬火时间根据磨球规格大小参照下表确定;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超低锰、高铬耐磨耐腐蚀铸造磨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球按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为c 0. 3-3. 3%,Si :彡 O. 8%,Mn 0. 1-0. 8%,Mo 0. 1-2. 0%,Cr :10-12%,V O.01-0. 5%,Ni 0. 1-0. 5%,Ba :0. 4-0. 6%,P S O. 05%, S :彡 O. 05%,余量为 Fe ; 经配料、冶炼、浇注、打磨、加热保温、淬火、回火、冷却获得产品硬度HRC ^ 61、冲击韧性ak彡3. OJ · cm2的制品; 所述磨球加热保温工艺为采用六段温区自动化热处理电阻炉,将半成品入炉升温至380°C、保温I. 5小时一530°C、保温I. 5小时一680°C、保温I. 5小时一780°C、保温I. 5小时一880°C、保温I小时一980°C、保温I小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磨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磨球中80%的晶粒度小于40nm。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磨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淬火步骤是将半成品在加热保温步骤完成后出炉,入油池中油冷;油冷时冷却油的温度为80±5°C,油冷时间根据研磨材料规格大小决定。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磨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火步骤是将油冷至100°C±10°C的半成品加热至回火温度360°C ±5°C,经恒温保持完成后缓慢冷却,其恒温保持的时间为4小时。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超低锰、高铬耐磨耐腐蚀铸造磨球,所述磨球按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为C0.3-3.3%、Si≤0.8%、Mn0.1-0.8%、Mo0.1-2.0%、Cr10-12%、V0.01-0.5%、Ni0.1-0.5%、Ba0.4-0.6%、P≤0.05%、S≤0.05%,余量为Fe;经配料、冶炼、浇注、打磨、加热保温、淬火、回火、冷却获得产品硬度HRC≥61、冲击韧性ak≥3.0J·cm2的制品。经过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处理之后,解决了耐磨材料铸造磨球行业研发中存在的铸造磨球硬度低,韧性差,耐腐蚀性弱,致密度低等技术难题。文档编号C22C33/08GK102876961SQ20121031857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1日专利技术者李昌清 申请人:宁国市金六星研磨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超低锰、高铬耐磨耐腐蚀铸造磨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球按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为:C:0.3?3.3%、Si:≤0.8%、Mn:0.1?0.8%、Mo:0.1?2.0%、Cr:10?12%、V:0.01?0.5%、Ni:0.1?0.5%、Ba:0.4?0.6%、P:≤0.05%、S:≤0.05%,余量为Fe;经配料、冶炼、浇注、打磨、加热保温、淬火、回火、冷却获得产品硬度HRC≥61、冲击韧性ak≥3.0J·cm2的制品;所述磨球加热保温工艺为:采用六段温区自动化热处理电阻炉,将半成品入炉升温至380℃、保温1.5小时→530℃、保温1.5小时→680℃、保温1.5小时→780℃、保温1.5小时→880℃、保温1小时→980℃、保温1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昌清
申请(专利权)人:宁国市金六星研磨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