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模具中频感应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10149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02:18
一种玻璃模具中频感应加热装置,属于玻璃模具制造用的辅助设施技术领域。包括机架,该机架的顶部构成有机台,机台的下方构成为水循环冷却机构腔,在机台的表面设置模具安置座;中频感应加热箱升降机构,固定在机台上;中频感应加热箱,设置在中频感应加热箱升降机构上,中频感应加热箱的线圈位于中频感应加热箱的箱体外,该线圈为具有中空腔的管状体,该线圈以复数个半圆或复数个整圆的重复弯曲方式而构成为盘管状构造;水循环冷却机构,设置在水循环冷却机构腔内,与线圈连接,且与中空腔形成水冷却循环回路。优点:节约能源,提高作业效率;起到对线圈的良好保护;结构更为简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玻璃模具制造用的辅助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玻璃模具中频感应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前述的中频感应加热是以电磁涡流产生热量的形式对由导磁材料如碳钢(业界也称模具钢)、铜合金和不锈钢等材料制作的模具进行加热。如模具制造业界所知之理,由于玻璃模具在服役过程中即在使用过程中模腔直接与熔融状的玻璃熔体频繁接触,受玻璃熔体的化学侵蚀、磨损并且受冷热交变应力的作用,同时由于长期处于500-800°C左右的高温环境,因此玻璃模具的模腔会出现诸如疲劳损坏、氧化和腐蚀损坏、磨损损坏和/或撞击损坏的情形,等等,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具体表现为提前报废,增大玻璃制品生产企业的成本,并且还造成资源浪费。目前,业界一方面在积极探索物理化学性能更为合适而藉以延长使用寿命的玻璃模具材料,另一方面主要利用对模腔表面进行强化处理的技术手段,例如对模腔喷焊镍基合金层,并且模腔表面强化处理技术还可应用于对模具的修复。前述的对模腔喷焊耐磨合金层的方式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氧乙炔喷焊;二是等离子喷焊;三是超音速喷焊,等等。但是,不论利用何种子喷焊方式,均需对模具进行预热,因为只有在模具达到合理温度例如400°C左右时实施喷焊,才能保障喷焊层即前述的耐磨合金层与模腔之间的良好结合效果。已有技术中对玻璃模具在喷焊前进行预热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焊枪预热;二是采用电炉预热。由于焊枪预热是利用燃烧气体燃烧方式对模具加热,因此操控难度大,并且难以使模具获得均匀的温度,从而影响喷焊质量;由于电炉加热一方面时间冗长,另一方面同样不足以保证模具获得均匀的温度,从而同样影响喷焊质量,并且由于加热时间冗长而浪费能源。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039510Y推荐的“模具加热装置”能够弥补前述的不足,因为该专利方案利用电磁涡流产生的热量对由导磁材料如前述的模具钢制作的模具进行加热,并且该专利方案客观上能够体现说明书第2页第23行至第3页第7行所归纳的技术效果。但是上述CN201039510Y推荐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憾其一,由于在对模具预热的过程中需要使用进退油缸和升降油缸,由进退油缸保障被预热的模具以水平运动方式进入或退出对应于中频加热装置的加热腔的下方位置,由升降油缸使被预热的模具以上下运动的方式举升至前述的加热腔内或退出加热腔,因而不仅使动力机构的数量增加,而且不利于节约能源,因为进退、升降油缸的工作需凭借电源支撑;其二,由于每预热一次,需要按部就班地将被预热的模具左右平移并且上下升降一次,因此动作环节多,影响作业效率,即不足以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对模具预热的产量,造成后续的喷焊工作存在怠工之虞;其三,由于中频加热装置的线圈得不到有效的防护并且专利方案也未给出防护的启示,因此易被灼热的模具散发的热量致损;其四,由于承载模具的装置表现为移动小车结构,因此相对复杂,从而增加了制造和安装的难度。鉴于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欠缺,本申请人进行了合理改进,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严格保密状态下在本申请人厂区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以单一的升降方式使预加热的玻璃模具进入或退出加热状态而藉以减少动力机构的数目并且体现节约能源、有利于保障玻璃模具快速进入或退出加热状态而藉以显著减少运动环节并且提高作业效率、有益于对中频加热装置的线圈实施保护而藉以保障线圈的使用寿命和有便于摒弃承载模具的小车而藉以体现结构简练的玻璃模具中频感应加热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玻璃模具中频感应加热装置,包括一机架,该 机架的顶部构成有一机台,而机台的下方构成为水循环冷却机构腔,并且在机台的表面设置有一模具安置座;一中频感应加热箱升降机构,该中频感应加热箱升降机构固定在所述机台上;一中频感应加热箱,该中频感应加热箱设置在所述中频感应加热箱升降机构上,随中频感应加热箱升降机构的升降而升降,并且该中频感应加热箱的线圈位于中频感应加热箱的箱体外,该线圈为具有中空腔的管状体,并且该线圈以复数个半圆或复数个整圆的重复弯曲方式而构成为具有一模具探入腔的盘管状构造,模具探入腔对应于所述模具安置座的上方;一水循环冷却机构,该水循环冷却机构设置在所述的水循环冷却机构腔内,与所述线圈连接,并且与所述的中空腔形成水冷却循环回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中频感应加热箱升降机构包括具有支架腔的升降支架、电机、滑台、螺杆、叉脚架、第一、第二叉脚和感应箱托板,升降支架固定在所述的机台的表面并且位于机台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在该升降支架朝向所述中频感应加热箱一侧的内壁上固定有一对彼此纵向并行的导轨,电机固定在升降支架的顶部,滑台的一端与一对导轨中的其中一根导轨滑动配合,而另一端与一对导轨中的另一根导轨滑动配合,滑台的中部配设有一螺杆配合螺母,螺杆的一端与电机的电机轴传动连接,而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螺杆配合螺母相配合,叉脚架与滑台固定,并且该叉脚架的两端各弯折有一叉脚架臂,叉脚架臂与开设在升降支架上的叉脚架臂让位槽滑动配合,并且经叉脚架臂让位槽伸展到升降支架的所述支架腔外,第一叉脚固定在一对叉脚架臂中的其中一个叉脚架臂上,而第二叉脚固定在一对叉脚架臂中的另一个叉脚架臂上,并且与第一叉脚相对应,感应箱托板的一端与第一叉脚固定,另一端与第二叉脚固定,所述的中频感应加热箱固定在感应箱托板上。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机为具有正反转功能的伺服电机;所述的第一叉脚和第二叉脚的形状均呈英文字母的L形。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升降支架朝向所述中频感应加热箱的一侧的外壁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一对叉脚架臂中的任择一个叉脚架臂上方和下方的位置各固定有一信号采集器。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信号采集器为行程开关、微动开关、位置接近开关、干簧管或霍尔感应元件。在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线圈的外壁上以叠包方式叠包有绝缘耐热带。在本专利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模具安置座内设置有耐火块。在本专利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水循环冷却机构包括水箱、水泵和水泵电机,水箱设置在所述机架的所述水循环冷却机构腔内,水泵电机与水泵传动连接,并 且由水泵连同水泵电机固定在水箱的顶部,水泵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所述线圈的一端连接,而水泵的进水口与水箱相通,水箱的回水口通过回水管与线圈的另一端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绝缘耐热带的宽度为O. 5-2 Cm,厚度为O. 05-0. 45 mm ;所述叠包的叠包率为40_80%。在本专利技术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绝缘耐热带为玻璃纤维胶带。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相对于已有技术所具有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将中频感应加热箱设置于中频感应加热箱升降机构上,因而使中频感应加热箱由已有技术中的静态变为动态,并且使模具安置座由已有技术中的动态变为静态,从而只需由中频感应加热箱的升降而满足玻璃模具进入或退出加热状态,减少了动力装置的数量,体现了节约能源,并且运动环节显著减少而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由于水循环冷却机构能与线圈形成循环水冷却回路,因而可以起到对线圈的良好保护;由于在使用时玻璃模具能以静态方式置于模具安置座上,因此摒弃了已有技术中的承载模具的小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璃模具中频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架(1),该机架(1)的顶部构成有一机台(11),而机台(11)的下方构成为水循环冷却机构腔(12),并且在机台(11)的表面设置有一模具安置座(111);一中频感应加热箱升降机构(2),该中频感应加热箱升降机构(2)固定在所述机台(11)上;一中频感应加热箱(3),该中频感应加热箱(3)设置在所述中频感应加热箱升降机构(2)上,随中频感应加热箱升降机构(2)的升降而升降,并且该中频感应加热箱(3)的线圈(31)位于中频感应加热箱(3)的箱体外,该线圈(31)为具有中空腔(311)的管状体,并且该线圈(31)以复数个半圆或复数个整圆的重复弯曲方式而构成为具有一模具探入腔(312)的盘管状构造,模具探入腔(312)对应于所述模具安置座(111)的上方;一水循环冷却机构(4),该水循环冷却机构(4)设置在所述的水循环冷却机构腔(12)内,与所述线圈(31)连接,并且与所述的中空腔(311)形成水冷却循环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戈剑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东方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