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成型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双金属材料的连 铸热复合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利用该装置制备铜铅合金-钢轴瓦材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铜铅合金-钢轴瓦材料是制造轴瓦的坯料,其以钢板为瓦背,铜铅合金 为瓦衬,在一定条件下将铜铅合金和钢结合在一起,即在钢板上浇铸一层铜 铅合金,构成铜铅合金-钢双金属轴瓦材料;该轴瓦材料的各组分之间相互 补充,形成优异的综合性能,广泛用于船舶、航空、汽车等高性能内燃机轴 瓦的制造。目前,制备铜铅合金轴瓦材料的方法主要有静止浇铸法、离心浇铸法、 颗粒感应离心浇铸法、粉末冶金烧结轧制复合等方法。静止浇铸法是将铜铅合金液直接浇铸到钢背内表面形成冶金结合。其工 艺简单,但工艺参数难以有效控制,铸造缺陷、合金液易偏析等问题限制了 该方法的应用。离心浇铸法,先将瓦背加工成圆管形,内表面经清洗并浸镀IOO(TC熔融硼砂后,快速夹持于卧式离心浇注机上,开动浇注机,将预先熔炼好的铜铅 合金液浇注到旋转的钢壳内,旋转很短的时间后,用水急速冷却至常温,形 成轴瓦坯料。此方法适合小批量单件生产,产品质量与工人操作水平关系较 大,质量稳定性差,并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铸热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地基上的支架(3),支架(3)上按钢板(12)的进给方向依次固接有钢板输送装置(2)、火帘密封装置A(1)、密封加热通道、火帘密封装置B(17)、冷却装置(8)和滚压轧辊装置(11),所述火帘密封装置A(1)、密封加热通道和火帘密封装置B(17)构成密封的钢板预热系统,密封加热通道内按钢板(12)进给方向依次设置有感应加热及辐射加热装置(4)和合金层滚压整平装置(7),密封加热通道的上方设置有气体保护装置(16),气体保护装置(16)与密封加热通道相通,所述密封加热通道的上方还设置有通过保持架固定于支架(3)上的合金熔体保温装置(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铸热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地基上的支架(3),支架(3)上按钢板(12)的进给方向依次固接有钢板输送装置(2)、火帘密封装置A(1)、密封加热通道、火帘密封装置B(17)、冷却装置(8)和滚压轧辊装置(11),所述火帘密封装置A(1)、密封加热通道和火帘密封装置B(17)构成密封的钢板预热系统,密封加热通道内按钢板(12)进给方向依次设置有感应加热及辐射加热装置(4)和合金层滚压整平装置(7),密封加热通道的上方设置有气体保护装置(16),气体保护装置(16)与密封加热通道相通,所述密封加热通道的上方还设置有通过保持架固定于支架(3)上的合金熔体保温装置(13)、合金熔体保温装置(13)内部安装有搅拌器(14),合金熔体保温装置(13)的后上方设置有固定于地基上的合金熔炼装置(15),所述密封加热通道与合金熔体保温装置(13)之间设置有浇铸及流量控制装置(5),浇铸及流量控制装置(5)包括滑动水口、伺服电动缸、斜槽浇道和控制装置,滑动水口分别与合金熔体保温装置(13)底部的出口、斜槽浇道和伺服电动缸相连接,并由伺服电动缸带动滑动,斜槽浇道从顶部伸入密封加热通道内并位于感应加热及辐射加热装置(4)和合金层滚压整平装置(7)之间,其出口位于钢板(12)的上方,所述冷却装置(8)位于钢板(12)的下方,包括流量阀控制的多排喷嘴,所有喷嘴的出口都朝向钢板(12)。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热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加 热通道内、钢板(12)的下方设置有与斜槽浇道对齐的超声能装置(6)。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热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滚压整平装置(7)为上下平行设置的空心辊,空心辊中通有冷水。4.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热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压轧辊 装置(11)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轧辊,轧辊之间的距离为4mm 15mm。5.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热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加热 及辐射加热装置(4)的长度为2米 18米。6.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热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熔体 保温装置(13)的底部设置有称重装置。7. 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制备铜铅合金-钢轴瓦材料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将钢板或钢带轧制或加工,得到槽钢形式的钢板(12),对该钢 板(12)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连铸热复合装置,将铜铅合金与钢板(12)热复合,具体步骤步骤1:将铜和铅放入一合金熔炼装置(15)中,采用中频熔炼技术,将铜和铅加热至113(TC 1250'C,熔炼0.3小时 0.6小时,得到合金熔融液, 然后,将该合金熔融液送入与合金熔炼装置(15)连通的合金熔体保温装置 (13),并将温度调节至液相线附近,启动合金熔体保温装置(13)中设置 的搅拌器(14),对合金熔体保温装置(13)内的合金熔融液进行搅拌,形 成温度为980C 110(TC的合金桨料,步骤2:将预处理后的钢板(12),槽形开口朝上,置于钢板输送装置(2) 的输送带上,启动钢板输送装置(2),控制钢板输送装置(2)的传输速度, 钢板(12)随输送带通过火帘密封装置A (1)进入密封加热通道内,由密封 加热通道内的感应加热及辐射加热装置(4),将钢板(12)阶段性快速加热至70(TC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剑博,刘春溪,刘文斌,赵峰彦,王英芳,李亚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