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运转带式输送机的自动纠偏装置,其在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路径上设置偏斜托辊,使朝某向运行的输送带确定性地往设定的一边跑偏;在较偏斜托辊远离带式输送机的头辊或尾辊的输送带路径上设置纠偏辊,纠偏辊转轴的两端与气缸活塞杆的端部铰接,气缸与纠偏阀的气路输出接口连接,纠偏阀的进气口与压缩气源连接,在纠偏辊两端附近的输送带边缘各设置一检测辊,两检测辊分别位于纠偏辊的两侧,利用所述检测辊随跑偏并接触到其的输送带做相应位移来获取输送带的跑偏量,并将其位移通过使纠偏阀输入轴做相应角度转动的方式传递给纠偏阀,由纠偏阀控制气缸相应动作,来相应改变纠偏辊的偏斜角度,从而实现对跑偏的输送带的自动纠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向运转带式输送机,具体地,涉及一种主要用于频繁启停、双向运转的短距离、轻载荷带式输送机的自动纠偏装置及自动纠偏方法。
技术介绍
短距离、轻载荷带式输送机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食品、粮食、邮电等部门,用于输送各种散装物料和成件物品。常见的大多数带式输送机是单向运行,单向运行的带式输送机在空载和有载调试时通过调整某“改向辊”的倾斜状态、头尾辊采取“双锥辊”等措施以综合各种跑偏因素,可实现一段时期内的稳定运转。设备运行一段时期后,如果出现或接近严重跑偏情形,经人工 调整复位输送带趋于理想位置,再开机运行又可以持续一段时期,如此周而复始,单向运转的带式输送机无自动纠偏措施时仍可正常使用。纠偏阀是国内新近出现并用于带式输送机自动纠偏的一种气路控制阀,其原型为气动比例平衡阀。一般地,在气动回路设计中,如果使用了比例平衡阀这类元件来控制执行器(气缸或气囊),可实现执行器在任意位置停止运动的功用,这一功用满足“动态闭环控制(按输入量来输出反馈量)”的需求。纠偏阀是一种机控阀,其输入轴(外表面滚花)可在正反两个方向一定角度范围(如O 62° )内摆动,而每一方向角度范围(O 62° )内的摆角经纠偏阀输出,控制、对应气缸完全缩回至完全伸出之间的各个长度,理论上呈一一映射关系。纠偏阀产品本身可由两个方向输入外部信息,这样的产品设计将满足在设备两侧安装、获取输入的需要。图I是利用纠偏阀实现单向运转带式输送机自动纠偏的原理示意图,其纠偏系统是一种闭环控制系统,其反馈控制过程为输送带边缘位置一检测辊一输入用摆动体一纠偏阀一气缸一纠偏辊一输送带新的位置。其动态平衡建立的标志是纠偏辊偏斜到某方位后恰好综合各种跑偏因素,输送带不再发生明显位移。如果某种工况的需求是带式输送机频繁启停、双向运转,此时原先适用于单向运转的纠偏技术将失效,现象为朝一个方向运行时跑偏情况较为稳定,换向运行时,输送带很快超出跑偏控制范围,无法正常使用。结合图I来分析其中原因假设某次输送机回程区输送带运行方向与图I所示的运行方向相同,停机时纠偏辊5的方位为靠左侧区间的某角度偏斜,此时,如果换向运行,再假设物料载荷导致的回程区输送带跑偏倾向是向下跑偏,即回程区输送带运行方向向右,同时向下跑偏。按闭环控制,回程区输送带向右运行时,越是向下跑偏,检测辊32就越是被向下压,其结果是气缸4进一步伸出,导致回程区输送带加剧向下跑偏,失去纠偏效果O针对图1,还有一处需要指出的是沿着运行方向,回程区输送带接触纠偏辊5之前的带边缘才是检测辊合理的布置点。基于这点可以解释即使在纠偏阀与气缸之间增设外先导两位四通电磁阀仍然不可行。综合以上分析,可以明确在任意情况下,正确的纠偏辊功能应该是始终促使输送带向理想位置回跑的因素,而应用“具动态纠偏效果”的纠偏阀也是不宜放弃的环节。因此必须为纠偏阀的使用创造新的生效条件,以此来实现双向运行自动纠偏技术,保证双向运行工况下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使双向运转带式输送机长期稳定运行。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利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向运转带式输送机的自动纠偏装置,其包括偏斜托辊、纠偏辊、气缸、纠偏阀与检测辊组件,所述偏斜托辊预置在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路径上,且与经过其的输送带存在包角,用于使朝某向运行的输送带确定性的往设定的一边跑偏,所述纠偏辊、气缸、纠 偏阀与检测辊组件设置在带式输送机机架的底部,所述纠偏辊较偏斜托辊远离带式输送机的头辊或尾辊,且与经过其的输送带存在包角,所述气缸活塞杆的端部与纠偏辊转轴的端部铰接,所述纠偏阀的气路输出接口与气缸连接,纠偏阀的进气口与压缩气源连接,所述检测辊位于输送带的边缘,其通过随跑偏并接触到其的输送带做相应位移来获取输送带的跑偏量,并将其位移通过使纠偏阀输入轴做相应角度转动的方式传递给纠偏阀,所述纠偏辊两端附近的输送带边缘各设置有一气缸、一纠偏阀与检测辊组件,所述两检测辊分别位于纠偏辊的两侧。优选地,所述偏斜托辊预置在带式输送机头辊或尾辊附近的输送带路径上。优选地,所述气缸为双出杆气缸。优选地,所述纠偏阀与检测辊组件包括水平安装板、纠偏阀、扭簧卡柱、转轴、摆动体、扭簧、转臂、检测辊,所述纠偏阀、扭簧卡柱和转轴竖直设置在水平安装板上,所述纠偏阀输入轴上安装有输入用摆动体,所述转臂安装在所述转轴远离安装板的一端,所述扭簧套在所述转轴上,且其两扭臂分别卡在卡柱和转臂上,所述检测辊竖直安装在所述转臂远离转轴的一端,所述转臂远离转轴的一端有圆弧面,所述转臂以所述圆弧面与安装在纠偏阀输入轴上的摆动体接触。优选地,所述水平安装板上还安装有竖直安装板,所述竖直安装板上安装有两限位体,所述转臂的中间段位于所述两限位体之间。优选地,所述竖直安装板上安装有用于检测纠偏失效的接近开关,所述转臂上安装有接近开关检测片,所述接近开关与报警器连接。优选地,所述纠偏阀的进气口通过过滤减压阀与气源连接。优选地,经过纠偏辊的输送带的倾角大于7°。优选地,所述偏斜托辊的倾角为91. 1° 91. 5°,所述纠偏辊在气缸半行程时的倾角为91. 5° 91. 8°。优选地,所述纠偏辊两侧的输送带路径上设置有改向辊,所述纠偏辊与改向辊的中心距大于O. 5倍小于等于I. 5倍的输送带幅宽。一种双向运转带式输送机的自动纠偏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I)在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路径上设置偏斜托辊,使朝某向运行的输送带确定性地往设定的一边跑偏;(2)在较偏斜托辊远离带式输送机的头辊或尾辊的输送带路径上设置纠偏辊,纠偏辊转轴的两端与气缸活塞杆的端部铰接,气缸与纠偏阀的气路输出接口连接,纠偏阀的进气口与压缩气源连接,在纠偏辊两端附近的输送带边缘各设置一检测辊,两检测辊分别位于纠偏辊的两侧,利用所述检测辊随跑偏并接触到其的输送带做相应位移来获取输送带的跑偏量,并将其位移通过使纠偏阀输入轴做相应角度转动的方式传递给纠偏阀,由纠偏阀控制气缸相应动作,来相应改变纠偏辊的偏斜角度,从而实现对跑偏的输送带的纠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实现了对双向运转带式输送机输送带跑偏的自动纠偏,可保证双向运转带式输送机的长期稳定运行。附图说明图I是利用纠偏阀实现单向运转带式输送机自动纠偏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自动纠偏装置一实施方式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自动纠偏装置的仰视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纠偏阀与检测辊组件的主视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纠偏阀与检测棍组件的仰视示意图;图6是图4所示加装了摆动块的纠偏阀的主视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加装了摆动块的纠偏阀的左视示意图;图8是图6所示加装了摆动块的纠偏阀的俯视示意图;图9是图2所示自动纠偏装置的气路原理示意图;图10和11分别是本专利技术的自动纠偏装置另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和仰视示意图。图中1、偏斜托辊;2、改向辊;3、纠偏阀与检测辊组件;30、水平安装板;31、纠偏阀;32、检测辊;33、扭簧卡柱;34、转轴;35、摆动体;36、扭簧;37、转臂;370、圆弧面;38、竖直安装板;39、限位螺栓;310、接近开关;311、接近开关检测片;4、气缸;5、纠偏辊;6、头辊或尾棍;7、输送带;8、机架;9、过滤减压阀。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如图2 9所示,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运转带式输送机的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偏斜托辊、纠偏辊、气缸、纠偏阀与检测辊组件,所述偏斜托辊预置在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路径上,且与经过其的输送带存在包角,用于使朝某向运行的输送带确定性的往设定的一边跑偏,所述纠偏辊、气缸、纠偏阀与检测辊组件设置在带式输送机机架的底部,所述纠偏辊较偏斜托辊远离带式输送机的头辊或尾辊,且与经过其的输送带存在包角,所述气缸活塞杆的端部与纠偏辊转轴的端部铰接,所述纠偏阀的气路输出接口与气缸连接,纠偏阀的进气口与压缩气源连接,所述检测辊位于输送带的边缘,其通过随跑偏并接触到其的输送带做相应位移来获取输送带的跑偏量,并将其位移通过使纠偏阀输入轴做相应角度转动的方式传递给纠偏阀,所述纠偏辊两端附近的输送带边缘各设置有一气缸、一纠偏阀与检测辊组件,所述两检测辊分别位于纠偏辊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英斌,赵京春,姜承法,王际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万向新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