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筒状介质输送装置、卷筒状介质输送方法及记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09135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0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卷筒状介质输送装置、卷筒状介质输送方法及记录装置。所述卷筒状介质输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介质供给部,其对在支承轴上卷绕卷筒状介质而形成的卷筒体进行保持,且放卷并供给所述卷筒状介质;输送单元,其对从所述卷筒体放卷出的所述卷筒状介质进行输送;旋转检测单元,其对所述支承轴的旋转进行检测;旋转单元,其使所述支承轴进行旋转;判断部,其在由所述输送单元执行了所述卷筒状介质的输送动作的状态下,所述旋转检测单元未检测出所述支承轴的旋转时,根据所述旋转单元使所述支承轴旋转时的所述旋转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而对所述卷筒状介质的输送状态的异常进行判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卷筒状介质输送装置、卷筒状介质输送方法及记录装置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作为介质输送装置,已知一种装置,其向图像形成装置供给从在轴部件上卷绕卷筒纸而形成的卷筒体(卷筒状介质)中放卷出的卷筒纸(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在卷筒体中,当卷筒纸被放卷至末端时,纸端将从轴部件脱离。但是,上述的卷筒体中,由于例如外部环境,轴部件与卷筒纸的纸端有时会发生粘贴。此时,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正常输送卷筒纸,从而无法良好地进行由图像形成装置实施的图像形成的问题。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第0352701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对卷筒状介质的输送不良进行检测的、卷筒状介质输送装置、卷筒状介质输送方法及记录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卷筒状介质输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介质供给部,其对在支承轴上卷绕卷筒状介质而形成的卷筒体进行保持,且对放卷并供给所述卷筒状介质;输送单元,其对从所述卷筒体中放卷出的所述卷筒状介质进行输送;旋转检测单元,其对所述支承轴的旋转进行检测;旋转单元,其使所述支承轴进行旋转;判断部,其在由所述输送单元执行了所述卷筒状介质的输送动作的状态下,所述旋转检测单元未检测出所述支承轴的旋转时,根据所述旋转单元使所述支承轴旋转时的所述旋转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而对所述卷筒状介质的输送状态的异常进行判断。例如,当卷筒状介质和支承轴之间发生粘贴时,旋转检测单元将不会检测出由旋转单元使支承轴进行的旋转。如上文所述这样,当卷筒状介质和支承轴之间发生粘贴时,将无法良好地输送卷筒状介质。即,判断部能够根据旋转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而对卷筒状介质的输送状态进行判断。如上文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卷筒状介质输送装置,由于具备上述判断部,从而能够对卷筒状介质的输送状态的异常进行检测。另外,在上述卷筒状介质输送装置中,优选为,所述判断部在由所述旋转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支承轴的旋转时,判断为所述卷筒状介质的输送状态为正常。当在卷筒状介质和支承轴之间未产生粘贴从而卷筒状介质从支承轴上脱离时,由旋转单元使支承轴进行的旋转将被旋转检测单元检测出。此时,卷筒状介质将被良好地输送。根据本专利技术,判断部能够可靠地对在卷筒状介质和支承轴之间未产生粘贴从而卷筒状介质从支承轴上脱离的状态、即卷筒状介质的输送状态为正常的情况进行判断。另外,在上述卷筒状介质输送装置中,优选为,所述旋转单元使所述支承轴向所述卷筒状介质的输送方向的相反方向进行旋转。根据该结构,由于使支承轴向输送方向的相反方向、即卷筒状介质的收卷方向进行旋转,因此能够瞬时对支承轴是否进行了旋转进行判断。由此,能够根据对支承轴的旋转检测,而良好地对卷筒状介质相对于支承轴的粘贴进行检测。另外,在上述卷筒状介质输送装置中,优选为,具有末端检测单元,所述末端检测单元被配置于所述介质供给部和所述输送单元之间,并对所述卷筒状介质的末端进行检测;所述判断部在由所述旋转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支承轴的旋转的情况下,在所述末端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卷筒状介质的末端时,判断为所述卷筒体的该卷筒状介质已用完。根据该结构,判断部能够良好地对被卷绕在支承轴上的卷筒状介质已用完的状态进行判断。本专利技术的卷筒状介质的输送方法的特征在于,对从在支承轴上卷绕卷筒状介质而形成的卷筒体中放卷出的所述卷筒状介质进行输送,所述卷筒状介质的输送方法包括对所述卷筒状介质的输送状态进行判断的判断工序,所述判断工序包括旋转步骤,在执行了所述卷筒状介质的输送动作的状态下,未检测出所述支承轴的旋转时,利用旋转单元而使所述支承轴进行旋转;检测步骤,对由所述旋转单元使所述支承轴进行的旋转进行检测;判断步骤,根据所述检测步骤的检测结果,而对所述输送状态的异常进行判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卷筒状介质的输送方法,通过根据旋转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而对卷筒状介质的输送状态进行判断,从而能够对因粘贴而导致的卷筒状介质的输送状态的异常进行检测。本专利技术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的卷筒状介质输送装置;记录部,其对由所述卷筒状介质输送装置供给的所述卷筒状介质实施记录处理,在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所述卷筒状介质的输送状态为异常的情况下,停止所述卷筒状介质的输送,并停止由所述记录部实施的记录处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记录装置,能够在判断出卷筒状介质的输送状态的异常的情况下,使卷筒状介质的输送停止。因此,能够防止对未被良好地输送至记录部的卷筒状介质执行记录处理的不良现象的发生。附图说明图I为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结构图。图2为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送部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3为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电结构的框图。图4为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印板加热器部的结构的立体图。图5为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热器的结构的俯视图。图6为用于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判断工序进行说明的图。图7为用于对判断工序时的介质及支承轴的状态进行说明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并且,在以下的说明所使用的各个附图中,为了将各个部件设为可以识别的大小,从而对各个部件的比例尺进行了适当变更。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记录装置,例示了喷墨式打印机(以下,简称为打印机)。图I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I的结构图。打印机I为处理比较大型的介质(记录介质)M的大幅面打印机(LFP)。本实施方式的介质M由例如具有大约64英寸(Inch)的宽度的氯乙烯类薄膜形成。如图I所示,打印机I具有输送部(卷筒状介质输送装置)2,其以辊对辊的方式对介质M进行输送;记录部3,其向介质M喷射油墨(流体),从而记录图像或文字等;加热部4,其对介质M进行加热;控制部40,其不仅实施对输送部2、记录部3、及加热部4的各个驱动,还实施对打印机I的整体的控制(参照图3)。这些结构部被支承在主体框架5上。输送部2具有送出部(介质供给部)21,其从卷筒体R送出卷筒状的介质(卷筒状介质)M;收卷部22,其对被送出的介质M进行收卷。输送部2具有输送辊对(输送单元)23、24,所述输送辊对(输送单元)23、24在送出部21和收卷部22之间的输送路径上对介质M进行输送。另外,输送部2具有张紧辊25,所述张紧辊25在输送辊对24和收卷部22之间的输送路径上向介质M施加张力。另外,输送部2具备端部检测传感器(末端检测单元)80,所述端部检测传感器(末端检测单元)80对介质M的尾部(末端)进行检测。并且,端部检测传感器80与控制部40电连接,并向控制部40发送其检测信号。送出部21对由卷绕在支承轴Rl上的介质M构成的卷筒体R进行保持,且通过放卷介质M而向记录部3供给介质M。另一方面,收卷部22用于对如下的介质M依次进行收卷,所述介质M通过被施加主动辊的输送力而从送出部21被放卷,并通过记录部3而被实施了预定的记录处理。图2为表示输送部2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图。如图2所示,送出部21具备检测装置(旋转检测单元)60,所述检测装置(旋转检测单元)60对卷筒体R的支承轴Rl的旋转进行检测。检测装置60具备卷筒旋转检测单元64,其对收卷有介质M的支承轴R1、即卷筒体R的旋转量进行检测;卷筒驱动单元61,其向卷筒体R施加旋转动力。卷筒驱动单元61与上述控制部40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卷筒状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介质供给部,其对在支承轴上卷绕卷筒状介质而形成的卷筒体进行保持,且放卷并供给所述卷筒状介质;输送单元,其对从所述卷筒体中放卷出的所述卷筒状介质进行输送;旋转检测单元,其对所述支承轴的旋转进行检测;旋转单元,其使所述支承轴进行旋转,判断部,其在由所述输送单元执行了所述卷筒状介质的输送动作的状态下,所述旋转检测单元未检测出所述支承轴的旋转时,根据所述旋转单元使所述支承轴旋转时的所述旋转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而对所述卷筒状介质的输送状态的异常进行判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闰间英朗小林优挥畑田宪史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