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定位的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8332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6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确定位的冲压模具,包括下模底座和安装在所述下模底座上的下模,所述下模左侧的下模底座上设有一前挡块,所述前挡块的上下两侧设有刻度条。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冲压时对材料的位置无法精确控制的问题,通过在下模的一侧安装一可在相应滑槽中移动的前挡块,通过挡块两侧的刻度条精确控制前挡块的位移,从而实现了对材料的精确定位,保证了冲压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模具,尤其是一种精确定位的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在利用冲压模具对材料进行冲压折弯过程中,通过需要根据模口的宽度及折弯的不同尺寸调整材料的位置,现有的方法是通过手动调整,根据目测或者借助其他相关工具的方式进行定位,不仅操作比较复杂,而且精度无法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精确定位的冲压模具,通过前挡块两侧的刻度条精确控制其位置,实现了对材料的精确定位,保证了冲压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精确定位的冲压模具,包括下模底座和安装在所述下模底座上的下模,所述下模左侧的下模底座上设有一前挡块,所述前挡块的上下两侧设有刻度条。前述的精确定位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底座上还安装有一滑槽,所述前挡块安装在所述滑槽中,所述刻度条安装在所述滑槽的两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下模的左侧安装一可在相应滑槽中移动的前挡块,通过挡块两侧的刻度条精确控制前挡块的位移,从而实现了对材料的精确定位,保证了冲压效果。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精确定位的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I所示,一种精确定位的冲压模具,包括下模底座I和安装在下模底座I上的下模2,所述下模2左侧的下模底座I上设有一前挡块3,前挡块3的上下两侧设有刻度条41。根据模口 21的宽度及折弯的不同尺寸调整材料5的位置时,通过刻度条41精确控制前挡块3位置,并使材料5紧靠前挡块3,保证了对材料5位置的精确控制,保证了冲压效果 下模底座I上还安装有一滑槽4,所述前挡块3安装在所述滑槽4中,所述刻度条41安装在所述滑槽4的两侧,使前挡块3始终在滑槽4中保持在同一直线上移动,保证了其对材料5的定位效果。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精确定位的冲压模具,通过前挡块两侧的刻度条精确控制其位置,实现了对材料的精确定位,保证了冲压效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 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权利要求1.一种精确定位的冲压模具,包括下模底座(I)和安装在所述下模底座(I)上的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左侧的下模底座(I)上设有一前挡块(3),所述前挡块(3)的上下两侧设有刻度条(4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精确定位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底座(I)上还安装有一滑槽(4 ),所述前挡块(3 )安装在所述滑槽(4 )中,所述刻度条(41)安装在所述滑槽(4)的两侧。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确定位的冲压模具,包括下模底座和安装在所述下模底座上的下模,所述下模左侧的下模底座上设有一前挡块,所述前挡块的上下两侧设有刻度条。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冲压时对材料的位置无法精确控制的问题,通过在下模的一侧安装一可在相应滑槽中移动的前挡块,通过挡块两侧的刻度条精确控制前挡块的位移,从而实现了对材料的精确定位,保证了冲压效果。文档编号B21D37/10GK102873192SQ20121034367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7日专利技术者闫易雪 申请人:昆山市鑫嘉松贸易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精确定位的冲压模具,包括下模底座(1)和安装在所述下模底座(1)上的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左侧的下模底座(1)上设有一前挡块(3),所述前挡块(3)的上下两侧设有刻度条(4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易雪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鑫嘉松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