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摆动的轧机出口穿带导板,包括:随动导板,该随动导板包括两个平行对称设置的侧立板,两个侧立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轧机的边板上,另一端通过长孔设置有滚动轴承;导向块,通过固定面固定于防颤辊上,通过导向面与滚动轴承的外圆柱面相接触;主动导板,包括能够相对转动的第一主导板和第二主导板,且第二主导板活动连接有销孔定位板,该销孔定位板通过边立板固定于轧机的边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主动导板和随动导板的组合摆动,实现了轧机出口穿带导板导向角度的柔性调节,最大程度上减小了带钢在穿带时对轧机出口穿带导板的冲击与磨损,降低了轧机出口穿带导板的维护成本,增长了穿带导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摆动的轧机出口穿带导板,应用于薄带钢冷轧及二次冷轧领域,或其他有色金属的薄带轧制领域。
技术介绍
导板是板带轧制领域中保障板带运动方向的重要设备。在现有技术中,通过在出口穿带导板下方或两侧安装液压缸或气压缸,驱动出口穿带导板实现上下摆动,但该设计方法的缺点在于只有一块出口穿带导板对带钢进行导向,带钢从轧机出口出来后,如果出口穿带导板调整角度较大,则出口穿带导板相对于带钢运动方向的改变较大,这样对出口穿带导板的冲击以及磨损较为显著,导致出口穿带导板寿命极大降低;反之,若调整角度较 小,则出口穿带导板对带钢运动方向的改变较小,导致穿带失败或者导致带钢打辊。因此现有技术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轧机机架出口与防颤辊之间有限的空间内,设计一种能够角度柔性可调的、使带钢运动方向变化较为平缓的穿带导板装置,最大限度减小带钢在运动中由于改变方向对出口穿带导板带来的剧烈冲击与磨损,提高出口穿带导板的使用稳定性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组合摆动的轧机出口穿带导板,该穿带导板的结构紧凑,摆动角度柔性可调,并且使用寿命较长。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组合摆动的轧机出口穿带导板,包括 随动导板,该随动导板包括两个平行对称设置的侧立板,两个侧立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轧机的边板上,两个侧立板的另一端安装有滚动轴承; 导向块,包括导向面和固定面,导向块通过固定面固定于轧制生产线的防颤辊上,通过导向面与所述的滚动轴承的外圆柱面相接触; 主动导板,包括两端部相应连接且能够相对转动的第一主导板和第二主导板,且第二主导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销孔定位板,该销孔定位板通过边立板固定于所述的边板上;销孔定位板与第二主导板上分别相应的设置有销孔和定位孔,并且销孔定位板上相应的设置有定位销。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组合摆动的轧机出口穿带导板,所述的随动导板的每个侧立板的一端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两个支座立板中间,四个支座立板分别通过两个固定底板固定于所述轧机的两个边板上,该边板固定于轧机机架出口端内侧;所述的两个侧立板的另一端开有长孔,滚动轴承安装于长孔中,并通过螺母固定。所述的固定底板上固定有限位块。所述的随动导板还包括多个第一导向圆钢,多个第一导向圆钢相互平行设置于两个侧立板的内部。所述的随动导板的两个侧立板的侧面分别与第一拉伸弹簧的一端连接,第一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与边板连接。所述的导向面包括上下顺次连接的倾斜面和竖直面,防颤辊的上升、下降能够通过滚动轴承带动随动导板向上转动、向下转动,当滚动轴承位于竖直面时,随动导板承不随防颤辊的移动。所述的第一主导板和第二主导板的两端外侧分别连接有第二拉伸弹簧,并且第一主导板的两端固定有第一定位螺栓,通过第一定位螺栓为第二拉伸弹簧促使第一主导板与第二主导板的相对转动复位过程提供限位作用。所述的边立板上设置有第二定位螺栓,通过第二定位螺栓为第一主导板和第二主导板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共同绕连接轴转动过程中提供限位作用。所述的第一主导板上平行设置有多个第二导向圆钢;所述的第二主导板上平行设置有多个第三导向圆钢。所述的第二主导板上还设置有驱动装置固定孔,通过该驱动装置固定孔与驱动装置的一端相连接,驱动装置的另一端固定于防颤辊的支座上。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 I、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组合摆动的轧机出口穿带导板,通过主动导板和随动导板的组合摆动,实现了轧机出口穿带导板导向角度的柔性调节,最大程度上减小了带钢在穿带时对轧机出口穿带导板的冲击与磨损,降低了轧机出口穿带导板的维护成本,延长了穿带导板的使用寿命。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组合摆动的轧机出口穿带导板,其中随动导板通过固定在防颤辊上的导向块的联动效应,产生跟随摆动,而其自身并没有驱动装置,进而减少了整个设备的能耗,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并且导向块的结构简单、故障率低。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组合摆动的轧机出口穿带导板,其中主动导板与随动导板相互独立安装,即使在发生故障或者维修时,可分别单独检修与更换,极大提升了设备整体的可维护性。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组合摆动的轧机出口穿带导板,其中主动导板采用第一主导板与第二主导板的组合方式,给设备提供了安全性。如果发生误操作时,若主动导板没有摆动到工作位,但带钢已经穿出轧机机架,会打到第一主导板的端部,并且使第一主导板绕与第二主导板连接的连接轴产生逆时针,并通过第二拉伸弹簧可将第一主导板复位,保证了整个工作环境的安全,并减少第一主导板对带钢的划伤。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组合摆动的轧机出口穿带导板的结构主视 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组合摆动的轧机出口穿带导板的俯视 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 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组合摆动的轧机出口穿带导板的立体 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随动导板的结构示意 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导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主动导板的立体结构图。图中 I一主动导板,2一随动导板,3一导向块,4一第一拉伸弹簧,5—限位块,6一侧立板,7一滚动轴承,8—销轴,9一第一轴套,10一支座立板,11一固定底板,12一边板,13一定位销,14 一螺栓,15—第二拉伸弹簧,16—第一定位螺栓,17—连接销,18—第二轴套,19 一第一主导板,20一第二主导板,21 一驱动装置固定孔,22一定位销,23一定位孔,24一销孔定位板,25一连接轴,26一第二轴套,27一边立板,28一方块,29一倾斜面,30一竖直面,31一固定面,32一第一圆钢,33一第_■圆钢,34一第二圆钢,35一第_■定位螺检。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I、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组合摆动的轧机出口穿带导板包括主动导板1,随动导板2以及导向块3。整个穿带导板是关于穿带带钢中心面呈完全对称结构,即主动导板1,随动导板2以及导向块3均为对称结构。如图I-图5所示,所述的随动导板2包括第一拉伸弹簧4、限位块5、侧立板6、滚动轴承7、销轴8、第一轴套9、支座立板10、固定底板11、边板12、定位销13、螺栓14、第一圆钢32。随动导板2整个结构是关于带钢穿带中心面左右对称平行设计结构,因而侧立·板6也是关于带钢穿带中心面呈左右对称的平行结构,一共设计有两个侧立板6,并且两个侧立板6对称设置,两个侧立板6的一端通过销轴8和第一轴套9与支座立板10相连,可以实现对称的两个侧立板6与支座立板10的相对转动,支座立板10通过固定底板11与边板12固定连接,而边板12则通过定位销13、螺栓14固定在轧机机架出口端的内侧,多个第一圆钢32平行固定于两个侧立板6内侧,从而实现整个随动导板2的固定安装。其中第一拉伸弹簧4 一端固定于侧立板6的另一端上,第一拉伸弹簧4的另一端固定于边板12上,利用第一拉伸弹簧4的拉伸作用,实现随动导板2从工作位摆动到非工作位的摆动。固定底板11在对应侧立板6的下方固定有2个限位块5,同样关于对于带钢的穿带中心平面对称平行设置,当随动导板2在第一拉伸弹簧4的作用下,从工作位摆动到非工作位时,限位块5会与侧立板6接触,起到随动导板2摆动到非工作位的定位作用。两个侧立板6的另一端均开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摆动的轧机出口穿带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随动导板,该随动导板包括两个平行对称设置的侧立板,两个侧立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轧机的边板上,两个侧立板的另一端安装有滚动轴承;?导向块,包括导向面和固定面,导向块通过固定面固定于轧制生产线的防颤辊上,通过导向面与所述的滚动轴承的外圆柱面相接触;?主动导板,包括两端部相应连接且能够相对转动的第一主导板和第二主导板,且第二主导板的两端部还分别连接有销孔定位板,该销孔定位板通过边立板固定于所述的边板上;销孔定位板、第二主导板上分别相应的设置有销孔、定位孔,并且销孔定位板上相应的设置有定位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学征,康晓鹏,徐时栋,尉强,陈方元,李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