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洗装置,用于对聚合物料或脏物进行清洗,包括:清洗罐,其具有的外周壁围挡形成的清洗内腔室;清洗部分,在所述清洗内腔室的内部,用于清洗溶解聚合物料或脏物;加热部分,设置在清洗罐的外部,用于对清洗内腔室及其中的清洗液进行加热。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清洗方法。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能够发挥清洗液的最佳清洗效能,增强清洗效果;提升操作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清洗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对PET塑料聚合物料及脏物进行清洗的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
技术介绍
参见图2,为现有技术中对聚合物料或脏物进行清洗的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示的清洗装置包括罐体9、容置在罐体9中的清洗液8以及位于罐体9底部的加热棒7。上述清洗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加热棒7加热升温,清洗液8受热对罐体9中的凝固物料进行溶解,从而达到清洁聚合物料或脏物的目的。该结构的清洗装置存在如下缺陷 由于加热棒7在加热过程中的表面温度一般在380-400°C之间,通常PET融溶温度在260°C左右,TEG温度在275—280°C清洗效果最好。也就是说,通过加热棒7进行加热,加热棒表面温度较高,溶液在电热棒表面形成局部结焦现象,使其性能下降,影响清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能够发挥清洗液的最佳清洗效能,增强清洗效果;提升操作安全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洗装置,用于对聚合物料及脏物进行清洗,包括 清洗罐,其具有的外周壁围挡形成的清洗内腔室; 清洗部分,在所述清洗内腔室的内部,用于清洗溶解聚合物料或脏物; 加热部分,设置在清洗罐的外部,用于对清洗内腔室及其中的清洗液进行加热。优选的,所述加热部分包括用于输送导热介质的导管,所述导管的两端分别设置管路入口和管路出口。优选的,所述导管缠绕在所述清洗罐的所述外周壁上,呈螺旋状;导热介质经由所述导管对所述外周壁及其中的清洗液进行加热。优选的,所述导管的轴线方向与清洗罐的轴线方向一致。优选的,所述清洗部分包括沿所述清洗罐的轴向间隔叠放的多张过滤碟片。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洗方法,用于对聚合物料及脏物进行清洗,包括以下步骤 导热介质对清洗罐的外周壁及其中的清洗液进行加热;清洗液溶解位于清洗内腔室中的聚合物料或脏物。优选的,所述导热介质的温度不高于所述清洗液沸点的温度。优选的,导热介质的温度保持在280°C之间;所述清洗液为三甘醇溶液。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洗方法,用于对PET塑料聚合物料及脏物进行清洗,包括以下步骤 将导管呈螺旋状的缠绕在清洗罐的外周壁上,导管的轴线方向保持与清洗罐的轴线方向一致,在清洗罐的清洗内腔室中放置沿清洗罐的轴向间隔叠放的多张过滤碟片; 在清洗内腔室中放置三甘醇溶液将所述过滤碟片装置浸没; 将温度不高于280°的导热油持续不断的由管路入口输送到导管中,导热油由管路出口排出进行复热,导热油对清洗罐的外周壁及其中的三甘醇溶液进行加热; 三甘醇溶液溶解贴附在所述多张过滤碟片上的PET塑料聚合物料及脏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设置在罐外的加热部分对清洗罐及罐中的清洗液进行加热,由于加热部分采用隔层加热的方式,可以控制加热的温度,避免发生聚合物料因温度过高而导致的氧化结焦碳化,或者加热温度不够,无法达到清洗液最佳清洗状态的情况;结构设计合理,安全可靠。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清洗装置的纵截面结构示意 图2是现有技术中清洗装置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参见图I,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洗装置,用于对聚合物料及脏物进行清洗,包括 清洗罐,其外周壁11形成的清洗内腔室洗腔室12 ; 清洗部分,在所述清洗内腔室12的内部,用于清洗溶解聚合物料或脏物; 加热部分,设置在清洗罐的外部,用于对清洗内腔室12及其中的清洗液4进行加热。其中,加热部分包括用于输送导热介质的导管30,导管30的两端分别设置管路入口 31和管路出口 32。本专利技术的清洗装置在具体实施时通过加热部分对清洗罐及罐中的清洗液4进行加热,由于加热部分采用隔层(指清洗罐的外周壁11)加热的方式,可以控制加热的温度,避免发生聚合物料因温度过高而导致的氧化结焦碳化,或者加热温度不够,不能达到清洗液最佳清洗状态的情况。以下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清洗装置的结构及实施方式。参见图1,清洗罐是放置清洗部分及清洗液的空内腔罐体,其中上部呈筒状,其下部具有半球状的圆底。清洗罐的外周壁11围挡形成了清洗内腔室12,外周壁11具有一定的厚度,且各处厚度设置均等,采用不锈钢材料,能够保证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及防酸碱耐腐蚀。本实施例中,由于各处厚度设置相同,清洗罐的外周壁11在受热进行热传递的过程中,可使清洗内腔室12的各处均匀受热。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罐装在清洗内腔室12中的清洗液4设置为TEG(triethyleneglycol,三甘醇)溶剂。清洗部分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为沿清洗罐的轴向(如图所示的纵向)间隔叠放的多张过滤碟片装置20。其中,多张过滤碟片装置20的作用是阻隔PET塑料聚合物料中的不溶物。碟片20间的间距设置相等,是为了保持清洗内腔室12中各处均衡的清洗效果,避免发生因某处碟片脏物过于密集,而其周围的清洗液被迅速稀释导致的清洗不完全或清洗效率降低的情况。加热部分设置在清洗罐的外部,其可以对清洗内腔室12及其中的三甘醇溶剂进行加热。本实施例中,加热部分包括用于输送导热介质的导管30,以及位于导管30两端部的管路入口 31和管路出口 32。 导管30缠绕在清洗罐的外周壁11上,呈螺旋状,管路入口 31和管路出口 32位于清洗罐的顶部。本实施例中的导热介质(图未示)设置为导热油,导热油持续不断的由管路入口 31输送到导管30中,导热油由管路出口 32排出进行复热,导热油对清洗罐的外周壁11及其中的三甘醇溶液进行加热。由于导热油的温度始终保持在280°左右,也就是说,导热油通过对外周壁11的加热后传导至三甘醇溶液的温度降低于三甘醇溶液的沸点的温度280°,也就达到了避免发生聚合物料因温度过高而导致的氧化结焦碳化,或者加热温度不够,不能达到清洗液最佳清洗状态的状况。同时,也降低了清洗作业的风险。本实施例中,导管30的轴线方向保持与清洗罐的轴线方向一致,可以保证对清洗罐的外周壁11进行均匀加热,最大程度的发挥三甘醇溶液的清洗效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清洗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导热介质可以使用除导热油外的其他介质,只要满足导热介质的温度不高于清洗液4沸点的温度即可。加热部分设置在清洗罐外部的形式也可以是除螺旋缠绕外的其他方式,例如沿着清洗罐的轴向上下往复缠绕等。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清洗方法,用于对聚合物料及脏物进行清洗,包括以下步骤 导热介质对清洗罐的外周壁11及其中的清洗液4进行加热; 清洗液4溶解位于清洗内腔室12中的聚合物料或脏物。本专利技术的清洗方法在具体实施时,导热介质可以对清洗罐及罐中的清洗液4进行加热,由于采用隔层(指清洗罐的外周壁11)加热的方式,可以控制加热的温度,例如,可以控制导热介质的温度不高于清洗液4沸点的温度。该过程可以避免发生聚合物料因温度过高而导致的氧化结焦碳化,或者加热温度不够,不能达到清洗液最佳清洗状态的情况。优选的实施方式 将导管30呈螺旋状的缠绕在清洗罐的外周壁11上,该步骤可以实现隔层加热;导管30的轴线方向保持与清洗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洗装置,用于对聚合物料或脏物进行清洗,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罐,其具有的外周壁(11)围挡形成清洗内腔室(12);清洗部分,设置在所述清洗内腔室(12)的内部,用于清洗溶解聚合物料或脏物;加热部分,设置在清洗罐的外部,用于对清洗内腔室(12)及其中的清洗液(4)进行加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荣华,谢庆坚,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可逸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