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庆森专利>正文

复合旋转物料混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7884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6 2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旋转物料混合机。该装置包括支座、电动机、转轴和混合缸,其中,电动机固定在支座上。转轴通过轴承与所述的支座相连接,转轴包括外轴和设于外轴内部的内轴。混合缸包括外缸和设于外缸内部的内缸。内缸内部具有混料腔。外轴和内轴为同心轴。外缸与内缸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外轴与外缸固定连接,内轴与内缸通过转动机构相连接。外轴通过传动装置与电动机相连接。该装置混料缸内的物料受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的运动的作用,不会产生死角的问题,混合效果更好,而且更加适合于粉状物料的混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滚筒式物料混合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复合旋转物料混合机
技术介绍
滚筒旋式混料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混合设备,也可作为粉碎使用。它设有密闭的旋转筒,不设置搅拌桨,当筒旋转时,筒内物料发生翻滚和撞击,达到磨细物料或混合物料的目的。然而一般的混料机工作效率并不高,在混料的时候经过长时间的混合还是达不到混合均匀的要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混料机的混合效率。人们对普通的滚筒式混料机进行了改进,设计出了包括V形混料机,双锥混料机和行星混料机等多种新型滚筒混料机。V形混料机一端装有电机与减速机,电机功率通过皮带传给减速机,减速机再通过联轴器传给V型桶。使V型桶连续运转,带动桶内物料在桶内上、下、左、右进行混合。双锥型混料机 同V型混料机的功能相似。其工作原理为将粉末或料状物料加入到双锥容器中,随着容器的不断旋转,物料在容器中进行复杂的撞击运动,达到均匀的混合。行星混料机在同一转盘上装有四个混合罐,当转盘转动时,混合罐在绕转盘轴公转的同时又围绕自身轴心自转,作行星式运动。行星混料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混合罐高速翻滚,对物料产生强力剪切、冲击、碾压达到粉碎、研磨、分散、乳化物料的目的。然而,上述新型混料机还是存在混合效率不高,对粉状物料很难混合均匀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旋转物料混合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复合旋转物料混合机,包括支座、电动机、转轴和混合缸,其中,电动机固定在支座上。转轴通过轴承与所述的支座相连接,转轴包括外轴和设于外轴内部的内轴。混合缸包括外缸和设于外缸内部的内缸。内缸内部具有混料腔。外轴和内轴为同心轴。外缸与内缸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外轴与外缸固定连接,内轴与内缸通过转动机构相连接。外轴通过传动装置与电动机相连接。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复合旋转物料混合机,外轴通过传动装置与电动机连接。内轴可以与支架固定,也可以通过传动装置与电动机连接。复合旋转物料混合机的转轴通常沿水平方向设置,在工作时,混合缸以外轴的中心线为轴线进行转动。同时,内轴通过转动机构使内缸在外缸内部发生滚动。在混合缸转动的过程中,物料在自身的重力的作用下在混料缸内上下翻滚。与此同时,内缸滚动的过程中,物料被混料缸内壁翻动,进行左右混合。由此,物料在混料缸内受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的运动的作用,不会产生死角的问题,混合效果更好,而且更加适合于粉状物料的混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动机构包括设于内轴顶端的伞齿轮和沿内缸外缘圆周设置的内缸齿轮。内缸齿轮的轴线与内缸的轴线重合。内缸齿轮与伞齿轮相咬合。伞齿轮,即锥形齿轮(Bevel),分为直齿伞齿轮和螺旋伞齿轮,常用于相交轴间的传动。伞齿轮是一种常见的传动机构,其单级传动比可达6 8,传动效率一般为O. 94 O. 9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混料腔中间具有收缩口,即混料腔呈亚腰状。混合腔中的物料在上下翻滚的过程中,进过收缩口时,受收缩口侧壁的影响,物料先受到挤压,然后再扩张。由此,物料在混合的过程中,其中心部分和外围部分发生交换,混合效果更加充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混料腔内壁具有凸出部。凸出部可以为叶片,也可以为凸棱。在内缸发生滚动时,凸出部可以不断地将混料腔内的物料带起和扬下,使物料混合更加均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突出部沿内缸的轴线方向设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缸两端具有用于投料或者出料的内缸口。内缸口设有内缸盖。内缸沿内缸口圆周设有卡沿,卡沿与内缸组成环形凹槽。卡沿设有缺口。内缸盖包括横梁、盖板和顶柱。横梁两端与缺口相对应,横梁上设有螺孔。顶柱包括主体和手持部,主体穿过螺孔与盖板相顶触。主体设有与螺孔的螺纹相配的外螺纹。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内 缸盖,在关闭时,先将盖板置于内缸口上,然后使横梁两端通过卡沿上的缺口进入卡沿与内缸组成环形凹槽内,再转动横梁,使横梁两端卡在环形凹槽内,最后向内旋动顶柱,使顶柱顶触并压紧盖板,由此将盖板紧锁在内缸口上。在开启内缸盖时,先向外旋动顶柱,使顶柱离开盖板,等横梁松动时再转动横梁,使横梁两端通过卡沿上的缺口离开环形凹槽,由此可以使盖板离开内缸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轴通过传动装置与电动机连接,外轴与内轴之间通过轴承连接。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复合旋转物料混合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复合旋转物料混合机内缸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I所示复合旋转物料混合机的内缸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复合旋转物料混合机的内缸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I图I至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复合旋转物料混合机。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支座5、转轴2和混合缸1,其中,转轴2通过轴承7与支座5相连接。转轴2包括外轴21和设于外轴21内部的内轴22。混合缸I包括外缸11和设于外缸11内部的内缸12。外轴21和内轴22分别通过皮带4与电动机31和电动机32连接。电动机31和电动机32分别固定在支座5上.外轴21和内轴22为同心轴,外轴21与内轴22之间通过轴承7转动连接。内缸12内部具有混料腔13。混料腔13中间具有收缩口 131,即混料腔13呈亚腰状。外缸11与内缸12之间通过轴承7转动连接。外轴21与外缸11固定连接,内轴22顶端设有直形伞齿轮221,直形伞齿轮221与内轴22固定连接。内缸12外缘沿圆周设置有内缸齿轮121。内缸齿轮121与直形伞齿轮221相咬合。内缸齿轮121轴线与内缸12轴线重合。内缸12两端具有用于投料或者出料的内缸口 122。内缸口 122设有内缸盖6。内缸12沿内缸口 122圆周设有卡沿9,卡沿9与内缸12内表面组成环形凹槽92。卡沿9设有缺口 91。内缸盖6包括横梁61、盖板63和顶柱62。横梁61两端与缺口 91相对应,横梁61上设有螺孔。顶柱62包括主体622和手持部621,主体622穿过螺孔与盖板63相顶触。主体622设有与螺孔的螺纹相配的外螺纹。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复合旋转物料混合机的转轴2通常沿水平方向设置。在工作时,混合缸I以外轴21的中心线为轴线进行转动。同时,内轴22通过直形伞齿轮221和内缸齿轮121使内缸12在外缸11内部以自身的中心线为轴线进行转动。在混合缸I转动的过程中,物料在自身的重力的作用下在混料缸13内上下翻滚。与此同时,内缸12以自身中心线为轴线进行转动的过程中,物料被混料缸13内壁翻动,进行左右混合。混合腔13中的物料在上下翻滚的过程中,进过收缩口 131时,受收缩口 131侧壁的影响,物料先受到挤压,然后再扩张,其中心部分和外围部分发生交换。内缸盖6在关闭时,先将盖板63置于内缸口122上,然后使横梁61两端通过卡沿9上的缺口 91进入卡沿9与内缸12外表面组成环形凹槽92内,再转动横梁61,使横梁61两端卡在环形凹槽92内,最后向内旋动顶柱62,使 顶柱62顶触并压紧盖板63,由此将盖板63紧锁在内缸口 122上。在开启内缸盖6时,先向外旋动顶柱62,使顶柱62离开盖板63,等横梁62松动时再转动横梁62,使横梁62两端通过卡沿9上的缺口 91离开环形凹槽92,由此可以使盖板63离开内缸口 122。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外轴21和内轴22与电动机31和电动机32之间的传动装置还可以为齿轮或者链条。在另外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复合旋转物料混合机,包括支座、电动机、转轴和混合缸,其中,所述的电动机固定在所述的支座上,所述转轴通过轴承与所述的支座相连接,所述转轴包括外轴和设于所述外轴内部的内轴,所述的混合缸包括外缸和设于所述外缸内部的内缸,所述内缸内部具有混料腔,所述外轴和内轴为同心轴,所述外轴与内轴之间和所述外缸与内缸之间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外轴与外缸固定连接,所述内轴与所述内缸通过转动机构相连接,所述外轴通过传动装置与所述电动机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庆森
申请(专利权)人:方庆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