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金属材料的热加工的
,涉及金属材料的铸造成形加工技术,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化铸造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在国内,应用于粉体工程的研磨介质,如铸球、段型产品的生产规模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然而在其铸造工艺技术中,大多数企业的生产方式仍采用传统的人工金属模具生产,这种生产方式十分落后,因为在传统的手工金属模具在静态浇注过程中,为能满足铸造工艺的需要,均采用了保温衬芯(或称之为敷砂工序),其衬芯大多采用手工捣制粘土砂或机器射芯树脂砂,并且都是上模具和下模具对应敷砂。由于敷砂工序繁琐(因为上、下模具均要敷砂)以及手工作业的劳动强度的限制,使得模具组合局限于单组合结构,制约了功效发挥。由于手工模具或者传统敷砂工艺必须经过上、下模具分别制芯,其制芯操作时间远大于浇注时间(制芯操作时间根据不同规格每付在30 100秒,而单付模具浇注时间在10 25秒),难以满足机械化动作的连续制芯、连续浇注条件,虽然有一些生产企业或各科研院校自主研发出了所谓的生产线,但均因不能满足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目的而夭折,也有极少可以勉强运行的,但终因运行生产成本过高而不能得到市场认可和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化铸造模具,包括上下两个模具体(1)并形成结合面,该模具中设有与铸造件外形相应的铸件型腔(12),其特征在于:在该模具中设上模具(2)和下模具(3)并分别镶嵌在上、下模具体(1)内,形成一个铸型结构单元;所述的铸件型腔(12)是在上模具(2)和下模具(3)的结合面上形成;所述的模具体(1)的外形为矩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铸造模具,包括上下两个模具体(1)并形成结合面,该模具中设有与铸造件外形相应的铸件型腔(12),其特征在于在该模具中设上模具(2)和下模具(3)并分别镶嵌在上、下模具体(1)内,形成一个铸型结构单元;所述的铸件型腔(12)是在上模具(2)和下模具(3)的结合面上形成;所述的模具体(1)的外形为矩形。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铸型结构 单元的数量多于一个,沿所述的模具体(1)的水平方向呈单排或多排分布;在 每一个铸型结构单元中,所述的铸件型腔(12)的数量多于一个;所述的上下 两个模具体(1)的结构相同并互换通用。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体化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每个铸型 结构单元中,所述的上、下模具体(1)与上模具(2)和下模具(3)的配合面 均为圆形且同轴;所述的上模具(2)和下模具(3)的结合面即铸件型腔(12) 的分型面,该分型面与所述的两个模具体(1)的结合面相交或重合。4、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每个铸型结构 单元中,所述的铸件型腔(12)的中心沿着与上模具(2)和下模具(3)同轴 线的圆周均布。5、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一体化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上模具(2)上设上模具芯腔(11);所述的上模具芯腔(11)为圆孔型,该圆 孔与上模具(2)的外圆同轴,其孔径大于所述的铸件型腔(12)中心分布圆的 直径;所述的上模具芯腔(11)内设置芯砂。6、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道宏,周利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宁国新宁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