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密封生产磨球方法及其磨球工装箱技术

技术编号:820630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真空密封生产磨球方法及其成型模具,该方法先进行抽气并覆面膜、填砂、振实、覆背膜并进行抽气,起模分别得到磨球下模型和磨球上模型;其次进行合箱,形成磨球模型腔;最后进行浇注成型、冷却、起模得到成型的磨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点是:该真空密封生产磨球方法可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单箱生产效率提数十倍,工艺出品率达到95%,废品率大幅度降低,还可实现机械化生产;该磨球成型模具结构合理,便于操作。(*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产磨球的方法,是一种真空密封生产磨球方法,其特别适用于生产球磨机用的磨球。
技术介绍
现有生产磨球方法主要采用金属型、潮模砂造型等成型方法。潮模砂造型和金属型一箱仅能生产3-5个球,主要过程为人工操作,工艺出品率在70%以下,投入人员多,工艺过程可控性较差,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废品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供了一种真空密封生产磨球方法,其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出品率,并且废品率大幅度降低。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述真空密封生产磨球方法中的磨球成型模具。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一即真空密封生产磨球方法是这样来实现的第一步,首先对磨球模具下模箱进行抽气,其次在磨球模具下模箱的模具面覆面膜,然后将磨球工装下箱置于磨球模具下模箱上,向磨球工装下箱内填砂并进行振实,在振实的磨球工装下箱面覆背膜并进行抽气,最后起模得到磨球下模型;同理,首先对磨球模具上模箱进行抽气,其次在磨球模具上模箱的模具面覆面膜,然后将磨球工装上箱置于磨球模具上模箱上,向磨球工装上箱内填砂并进行振实,在振实的磨球工装上箱面覆背膜并进行抽气,最后起模得到磨球上模型;第二步,将上述制得磨球下模型的磨球工装下箱与上述制得磨球上模型的磨球工装上箱进行合箱,形成磨球模型腔;第三步,进行浇注成型、冷却、起模得到成型的磨球。在上述覆面膜或背膜之前可先对需要覆的膜进行加热。上述加热的膜面温度控制在50℃至80℃。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二即一种用于真空密封生产磨球方法中的磨球成型模具是这样来实现的该磨球成型模具可包括磨球模具下模箱、磨球模具上模箱和磨球工装箱;上述磨球模具下模箱包括下模箱体,在下模箱体的正面有磨球下模、内浇道和浇口窝,在下模箱体的正面有与下模箱体内相通的通气孔,在下模箱体的侧面或底面有与下模箱体内相通的抽气管。在上述下模箱体的表面外侧可有用于定位的自扣或/和定位销孔。上述磨球模具上模箱包括上模箱体,在上模箱体的正面有磨球上模、内浇道、主横浇道和付横浇道,在上模箱体的正面有与上模箱体内相通的通气孔,在上模箱体的侧面或底面有与上模箱体内相通的抽气管。在上述上模箱体的表面外侧有用于定位的自扣或/和定位销孔。上述磨球工装箱包括磨球工装下箱或/和磨球工装上箱,在工装箱体内有用于抽气的通气管道,在通气管道上有通气孔,工装箱体的侧面有与通气管道相通的抽气管。在上述通气管道上可有能防止砂被吸入通气管道的过滤网。上述工装箱体的侧面可有挂耳或/和挂扣。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该真空密封生产磨球方法可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单箱生产效率提数十倍,工艺出品率达到95%,废品率大幅度降低,还可实现机械化生产;该磨球成型模具结构合理、便于操作的优点。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磨球模具下模箱的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半剖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磨球模具上模箱的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半剖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附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磨球工装箱的最佳实施例在使用状态时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磨球工装箱的磨球工装上箱的最佳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下模箱体,2为磨球下模,3为内浇道,4为浇口窝,5为通气孔,6为抽气管,7为自扣,8为定位销孔,9为上模箱体,10为磨球上模,11为主横浇道,12为付横浇道,13为磨球工装下箱,14为磨球工装上箱,15为通气管道,16为挂耳,17为挂扣及紧固螺栓,18为磨球模型腔,19为浇口杯,20为竖浇道,21为背膜,22为面膜,23为型腔。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该真空密封生产磨球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首先对磨球模具下模箱进行抽气,其次在磨球模具下模箱的模具面覆面膜,然后将磨球工装下箱置于磨球模具下模箱上,向磨球工装下箱内填砂并进行振实,在振实的磨球工装下箱面覆背膜并进行抽气,最后起模得到磨球下模型;同理,首先对磨球模具上模箱进行抽气,其次在磨球模具上模箱的模具面覆面膜,然后将磨球工装上箱置于磨球模具上模箱上,向磨球工装上箱内填砂并进行振实,在振实的磨球工装上箱面覆背膜并进行抽气,最后起模得到磨球上模型;第二步,将上述制得磨球下模型的磨球工装下箱与上述制得磨球上模型的磨球工装上箱进行合箱,形成磨球模型腔; 第三步,进行浇注成型、冷却、起模得到成型的磨球。其中面膜或/和背膜一般最好采用塑料膜,在覆面膜或背膜之前最好先对需要覆的膜进行加热,加热的膜面温度控制在50℃或60℃或70℃或80℃,加热方式可采用电热管加热或/和石英管加热或/和热风加热,或者其它能加热膜的加热方式。在上述真空密封生产磨球方法中,除了根据需要而采用现有公开的磨球模具下模箱、磨球模具上模箱和磨球工装箱外,磨球模具下模箱、磨球模具上模箱和磨球工装箱还可采用以下的结构的磨球模具下模箱包括下模箱体1,如附图1和2所示,在下模箱体1的正面有磨球下模2、内浇道3和浇口窝4,在下模箱体1的正面有与下模箱体1内相通的通气孔5,在下模箱体1的侧面或底面有与下模箱体1内相通的抽气管6,下模箱体1的表面外侧最好有用于定位的自扣7或/和定位销孔8;磨球模具上模箱包括上模箱体9,如附图3和4所示,在上模箱体9的正面有磨球上模10、内浇道3、主横浇道11和付横浇道12,在上模箱体9的正面有与上模箱体9内相通的通气孔5,在上模箱体9的侧面或底面有与上模箱体9内相通的抽气管6;上模箱体的表面外侧最好有用于定位的自扣7或/和定位销孔8;磨球工装箱包括磨球工装下箱13或/和磨球工装上箱14,如附图5和6所示,在工装箱体内有用于抽气的通气管道15,在通气管道15上有通气孔5,磨球工装下箱13或/和磨球工装上箱14的侧面有与通气管道15相通的抽气管6,当通气管道15上的通气孔5较大时,为了有效防止砂被吸入通气管道15,在通气管道上最好有过滤砂的过滤网。如附图5和6所示,在磨球工装下箱13或/和磨球工装上箱14的侧面有挂耳16或/和挂扣及紧固螺栓17,以便于使用操作。如附图5所示,上述制得磨球下模型的磨球工装下箱13与上述制得磨球上模型的磨球工装上箱14进行合箱,形成磨球模型腔18,并从磨球工装上箱14的浇口杯19和竖浇道20进行浇注。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采用本专利技术生产磨球可实现机械化生产,一箱可同时生产70至80个磨球,单箱生产效率提数十倍,工艺出品率达到95%,废品率大幅度降低,浇注可由行车起吊浇注。以下以日生产10吨Φ100的磨球为例的数据对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密封生产磨球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首先对磨球模具下模箱进行抽气,其次在磨球模具下模箱的模具面覆面膜,然后将磨球工装下箱置于磨球模具下模箱上,向磨球工装下箱内填砂并进行振实,在振实的磨球工装下箱面覆背膜并进行 抽气,最后起模得到磨球下模型;同理,首先对磨球模具上模箱进行抽气,其次在磨球模具上模箱的模具面覆面膜,然后将磨球工装上箱置于磨球模具上模箱上,向磨球工装上箱内填砂并进行振实,在振实的磨球工装上箱面覆背膜并进行抽气,最后起模得到磨球上 模型;第二步,将上述制得磨球下模型的磨球工装下箱与上述制得磨球上模型的磨球工装上箱进行合箱,形成磨球模型腔;第三步,进行浇注成型、冷却、起模得到成型的磨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密封生产磨球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首先对磨球模具下模箱进行抽气,其次在磨球模具下模箱的模具面覆面膜,然后将磨球工装下箱置于磨球模具下模箱上,向磨球工装下箱内填砂并进行振实,在振实的磨球工装下箱面覆背膜并进行抽气,最后起模得到磨球下模型;同理,首先对磨球模具上模箱进行抽气,其次在磨球模具上模箱的模具面覆面膜,然后将磨球工装上箱置于磨球模具上模箱上,向磨球工装上箱内填砂并进行振实,在振实的磨球工装上箱面覆背膜并进行抽气,最后起模得到磨球上模型;第二步,将上述制得磨球下模型的磨球工装下箱与上述制得磨球上模型的磨球工装上箱进行合箱,形成磨球模型腔;第三步,进行浇注成型、冷却、起模得到成型的磨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密封生产磨球方法,其特征在于覆面膜或背膜之前先对需要覆的膜进行加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密封生产磨球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的膜面温度控制在50℃至80℃。4.一种用于真空密封生产磨球方法中的磨球模具下模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箱体,在下模箱体的正面有磨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仁全谢建姚晓平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机床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