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LED光源装置,包括灯罩、基座、光源组件、散热器、端盖和多个导热连接件;灯罩为两端开口的壳体结构,包括透光部和安装部;光源组件安装在基座的一个安装面上,基座的另一个安装面与安装部的内壁贴合且基座和光源组件安装在灯罩内部;散热器的安装面与安装部的外壁贴合;散热器具有用于放置LED光源装置的驱动电源的凹槽,驱动电源的引线与光源组件的引线连接;灯罩的安装部开设有安装孔;多个导热连接件穿过安装孔将散热器与基座连接;端盖罩设在灯罩的两端将灯罩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LED光源装置可以防止灯罩内进水或灰尘,并且驱动电源的引线与光源组件的引线直接连接,可提高LED光源装置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LED发光技术,尤其涉及一种LED光源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家庭照明及户外装饰照明中,已经大量使用了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简称LED)光源装置,LED光源装置作为照明电器取代现有的普通白炽管灯是必然的趋势。现有的LED光源装置包括灯头、光源板、散热器和半管状的灯罩,灯罩、光源板和散热器的长度基本相同,散热器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状,外表面具有锯齿形或矩形的散热片,以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组装时,光源板固定连接在散热器的安装平面上,灯罩罩在光源板上,散热器和灯罩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灯头的壳体内,通常采用粘接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将灯头与散热器、灯罩固定连接。上述现有的LED光源装置的技术方案中,灯罩为半管状结构,灯罩罩设在光源板上,由于灯罩与光源板的接触处面积较大,不易密封,因而灯罩内容易进水或灰尘,降低LED光源装置的使用寿命和发光效果。并且,由于灯头外部的接线柱与灯座卡合,接线柱与灯座的接触处容易进水而发生短路,造成LED光源装置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LED光源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LED光源装置容易进水或灰尘、使用寿命低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的一种LED光源装置,包括灯罩、基座、光源组件、散热器、端盖和多个导热连接件;所述灯罩为两端开口的壳体结构,包括透光部和安装部;所述光源组件安装在所述基座的一个安装面上,所述基座的另一个安装面与所述安装部的内壁贴合且所述基座和光源组件安装在所述灯罩内部;所述散热器的安装面与所述安装部的外壁贴合;所述散热器具有用于放置LED光源装置的驱动电源的凹槽,所述驱动电源的引线与所述光源组件的引线连接;所述灯罩的安装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多个导热连接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将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端盖罩设在所述灯罩的两端将所述灯罩密封。如上所述的LED光源装置,所述端盖为壳体结构,所述端盖内具有两个独立的腔室;第一腔室形成于所述灯罩的侧端部,第二腔室形成于所述散热器的侧端部。如上所述的LED光源装置,所述第一腔室为密封腔室,该第一腔室的外端壁设置有能够开启或关闭的活动盖;所述第一腔室的内端壁上开设有螺栓孔,所述基座上对应的侧端面上具有螺纹孔,通过螺栓将端盖安装在所述基座上且所述第一腔室的内端壁将所述灯罩的开口密封。如上所述的LED光源装置,所述第一腔室的内端壁与所述灯罩的开口端面之间安装有密封圈。如上所述的LED光源装置,所述灯罩的安装部开设有引线孔,所述光源组件的引线穿过所述弓丨线孔与所述驱动电源的引线通过防水接线器连接。如上所述的LED光源装置,所述光源组件的引线穿过所述第一腔室的内端壁和侧壁,所述驱动电源的引线延伸至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光源组件的引线与所述驱动电源的引线通过防水接线器连接,且所述防水接线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如上所述的LED光源装置,所述散热器的截面为U型结构,所述散热器的外壁具有齿状的散热片;所述散热器的外壁和/或所述凹槽内壁上开设有卡槽,用于挂装该LED光源装置。如上所述的LED光源装置,该LED光源装置还包括挂钩,该挂钩的下部具有与所述卡槽卡合的钩体,该挂钩的上部具有用于与灯座挂接的挂耳。如上所述的LED光源装置,所述基座内部开设有沿所述基座长度方向的通孔。如上所述的LED光源装置,所述导热连接件为螺钉或铆钉或连接杆。如上所述的LED光源装置,所述导热连接件上套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灯罩的安装孔内且与该安装孔配合。如上所述的LED光源装置,所述端盖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凸起,所述散热器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凸起与所述安装槽配合安装。本技术提供的LED光源装置,由于灯罩为整体壳状结构,光源组件设置于灯罩内,灯罩的两端通过端盖密封,可以防止灯罩内进水或灰尘,提高LED光源装置的使用寿命和发光效果。并且,驱动电源的引线与光源组件的引线直接连接,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灯头的接线柱与灯座的接触处容易进水而发生短路的问题,提高LED光源装置的使用寿命O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LED光源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沿图IA-A线的剖视图;图3为图I所示LED光源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图I所示灯罩的主视图; 图5为图4所不基座的王视图;图6为图I所示灯罩的主视图;图7为图6所不基座的王视图;图8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LED光源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9为图8所示端盖的主视图;图10为图9所示端盖的左视图;图11为图8所示端盖上的活动盖的主视图;图12为图11所示活动盖的左视图;图13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的主视图;图14为图13所示散热器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7,图I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LED光源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沿图IA-A线的剖视图;图3为图I所示LED光源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图I所示灯罩的主视图;图5为图4所不基座的主视图;图6为图I所TjV灯罩的主视图;图7为图6所不基座的王视图。如图I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LED光源装置,包括灯罩I、基座2、光源组件3、散热器4、端盖5和多个导热连接件6。 如图4和5所示,灯罩I为两端开口的壳体结构,灯罩I包括透光部11和安装部12,灯罩I可以采用通明工程塑料热挤成型,具体可以采用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材料)。透光部11可以为厚度均匀的圆弧形结构,采用圆弧形结构可以提高光照范围,透光部11也可以为其他类似形状。光源组件3安装在基座2的一个安装面上,基座2的另一个安装面与安装部12的内壁贴合且基座2和光源组件3安装在灯罩I内部。具体地,光源组件3可以包括金属基板和多个LED灯珠,LED灯珠安装在金属基板上,金属基板与安装部12贴合,金属基板可以为招基板,以提闻导热性能。如图6和7所示,基座2的截面可以为梯形结构,边角处为圆弧过渡。灯罩I的安装部12的形状与基座2的外廓形状相适应且厚度均匀,以使得安装部12的内壁与基座2的安装面更紧密地贴合,减小安装部12与基座2之间的间隙。此外,基座2内部开设有沿基座长度方向的通孔21,可以减轻基座2的重量且可节省材料。基座2的端部开设有螺纹孔22,可以通过螺栓将端盖5与基座2连接,使得基座2、灯罩I和散热器3之间紧密贴合,提高散热器4的散热能力。散热器4的安装面与安装部12的外壁贴合;散热器4具有用于放置LED光源装置的驱动电源7的凹槽41,驱动电源7的第一引线71与光源组件3的第二引线31连接。灯罩I的安装部12开设有多个安装孔121 ;多个导热连接件6穿过安装孔将121与散热器4与基座2连接。导热连接件6采用导热性能较好的材料制成,例如导热连接件6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导热连接件6可以为螺钉或铆钉,导热连接件6也可以为设置与基座2或散热器4上的连接杆,连接杆可以与基座2或散热器4成一体结构。导热连接件6为螺钉时,基座2和散热器4上均开设有位置对应的螺钉孔,导热连接件6可以穿过安装孔121、以及基座2和散热器4上的螺纹孔,将散热器4与灯罩、基座2连接在一起,该LED光源装置在工作时,LED灯珠发光产生的热量传至基座2,再通过导热连接件6将热量传给散热器4,散热器4与外部空间交换热量,实现对LED光源装置散热,并且散热效果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灯罩、基座、光源组件、散热器、端盖和多个导热连接件;所述灯罩为两端开口的壳体结构,包括透光部和安装部;所述光源组件安装在所述基座的一个安装面上,所述基座的另一个安装面与所述安装部的内壁贴合且所述基座和光源组件安装在所述灯罩内部;所述散热器的安装面与所述安装部的外壁贴合;所述散热器具有用于放置LED光源装置的驱动电源的凹槽,所述驱动电源的引线与所述光源组件的引线连接;所述灯罩的安装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多个导热连接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将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端盖罩设在所述灯罩的两端将所述灯罩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洪武,侯博,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金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