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热工位余冷利用装置的液氧气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01533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8:37
带有余冷利用装置的液氧气化装置,它包括液氧气化装置1,它还有余冷利用装置,余冷利用装置由余冷收集室2、送气管3、抽气机4和环境降温风道5组成,液氧气化装置1安装在余冷收集室1内,余冷收集室2上开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抽气机4的进气口与余冷收集室2的出气口相通,送气管3的进气口与抽气机4的出气口相通,送气管3的出气口与环境降温风道5的进风口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通过本装置可以将冷气集中在余冷收集室内,然后通过抽气机将冷气抽送至需要制冷的场所,对于冷进行了再利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此处键入
描述段落。本技术涉及带有余冷利用装置的液氧气化装置。
技术介绍
在此处键入
技术介绍
描述段落。目前,液氧气化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尤其是在金属板材加工领域,例通过液氧气化装置提供的氧气输送至氧气切割机中,对金属板材进行切割,其不足之处在于,液氧气化装置在工作时,其外壁上会产生较多的冷气,目前没有对这些冷气进行再利用,造成了冷气的流失。而在氧气切割的工位属热工位,环境温度很高,需利用空调降温。
技术实现思路
在此处键入
技术实现思路
描述段落。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目前液氧气化装置在工作时,其外壁上会产生较多的冷气,目前没有对这些冷气进行再利用,造成了冷气的流失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带有余冷利用装置的液氧气化装置。本技术包括液氧气化装置,它还有热工位余冷利用装置,热工位余冷利用装置由余冷收集室、冷气输送管、抽气机、热工位冷气管和冷气罩组成,液氧气化装置安装在余冷收集室内,余冷收集室上开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抽气机的进气口与余冷收集室的出气口相通,冷气输送管进气口与抽气机的出气口相通,冷气输送管与热工位冷气管相通,在热工位冷气管设有冷气出口,冷气罩安装在热工位冷气管上,位于热工位冷气管的冷气出口处,在余冷收集室外壁及冷气输送管上涂有隔热涂料层。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本装置可以将冷气输送至热工位,对热工位的工作人员降温,无需用空调对热工位的工作人员,节约能源。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包括液氧气化装置I,其特征在于它还有热工位余冷利用装置,热工位余冷利用装置由余冷收集室2、冷气输送管3、抽气机4、热工位冷气管5和冷气罩组成,液氧气化装置I安装在余冷收集室I内,余冷收集室2上开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抽气机4的进气口与余冷收集室2的出气口相通,冷气输送管3的进气口与抽气机4的出气口相通,冷气输送管3与热工位冷气管5相通,在热工位冷气管5设有冷气出口,冷气罩安装在热工位冷气管5上,位于热工位冷气管5的冷气出口处,在余冷收集室外壁及冷气输送管3外壁上涂有隔热涂料层。权利要求1.带有热工位余冷利用装置的液氧气化装置,它包括液氧气化装置(1),其特征在于它还有热工位余冷利用装置,热工位余冷利用装置由余冷收集室(2)、冷气输送管(3)、抽气机(4)、热工位冷气管(5)和冷气罩组成,液氧气化装置(I)安装在余冷收集室(I)内,余冷收集室(2)上开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抽气机(4)的进气口与余冷收集室(2)的出气口相通,冷气输送管(3)的进气口与抽气机(4)的出气口相通,冷气输送管(3)与热工位冷气管(5)相通,在热工位冷气管(5)设有冷气出口,冷气罩安装在热工位冷气管(5)上,位于热工位冷气管(5)的冷气出口处,在余冷收集室外壁及冷气输送管(3)外壁上涂有隔热涂料层。专利摘要带有余冷利用装置的液氧气化装置,它包括液氧气化装置1,它还有余冷利用装置,余冷利用装置由余冷收集室2、送气管3、抽气机4和环境降温风道5组成,液氧气化装置1安装在余冷收集室1内,余冷收集室2上开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抽气机4的进气口与余冷收集室2的出气口相通,送气管3的进气口与抽气机4的出气口相通,送气管3的出气口与环境降温风道5的进风口相通。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本装置可以将冷气集中在余冷收集室内,然后通过抽气机将冷气抽送至需要制冷的场所,对于冷进行了再利用。文档编号F17C9/02GK202660228SQ20122021481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5日专利技术者刘文军 申请人:湖北龙星钢构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带有热工位余冷利用装置的液氧气化装置,它包括液氧气化装置(1),其特征在于它还有热工位余冷利用装置,热工位余冷利用装置由余冷收集室(2)、冷气输送管(3)、抽气机(4)、热工位冷气管(5)和冷气罩组成,液氧气化装置(1)安装在余冷收集室(1)内,余冷收集室(2)上开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抽气机(4)的进气口与余冷收集室(2)的出气口相通,冷气输送管(3)的进气口与抽气机(4)的出气口相通,冷气输送管(3)与热工位冷气管(5)相通,在热工位冷气管(5)设有冷气出口,冷气罩安装在热工位冷气管(5)上,位于热工位冷气管(5)的冷气出口处,在余冷收集室外壁及冷气输送管(3)外壁上涂有隔热涂料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龙星钢构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