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生态复合型抗滑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99906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7:41
生态复合型抗滑桩,包括桩帽(1)、桩身(2)、桩尖(3)、中孔(4)、排水孔(5)与绿化壳(6),其特征在于:桩帽(1)、桩身(2)、桩尖(3)由钢筋混凝土灌注而成,桩身(2)与桩尖(3)实为一体,桩帽(1)安装在桩身(2)上部;桩帽(1)与桩身(2)顶部设计有绿化壳(6);中孔(4)位于桩身(2)内部,并与桩身(2)上的排水孔(5)连通,主要起排水、引水功能,将水引到绿化壳(6)供植物生长所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钢筋混凝土为骨架的带孔桩身能起到很好的锚固、抗剪与排水作用,而绿化壳能将坡体中的地下水加以利用供植物生长,既美化了环境又充分发挥出植物对边坡的修复功能,从而使边坡达到自稳的效果。总体来讲,生态复合型抗滑桩能起到对边坡的防护、绿化与生态平衡的综合效应。(*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土建类
,涉及一种抗滑防护与绿化装置,是一种专业用于边坡防治与绿化的生态复合型抗滑桩。技术背景目前,在各类边坡抗滑与防护工程中所采用的抗滑桩基本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主要起锚固、抗剪作用。这种抗滑桩对边坡的稳定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对于边坡的绿化却始终未能涉及,总体来讲还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并未考虑利用植物对边坡的修复功能,从而使边坡达到自稳的效果,没能起到对边坡的防护、绿化与生态平衡的综合效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复合型抗滑桩,它能弥补现有抗滑桩只能单一防护而不能绿化的缺陷,既能起到抗剪、锚固作用,又能起到排水、绿化和维护生态平衡的综合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生态复合型抗滑桩,包括桩帽、桩身、桩尖、中孔、排水孔与绿化壳,桩身、桩尖实为一体,桩帽安装在桩身的上部;桩帽与桩身顶部设计有绿化壳;中孔位于桩身内部,并与桩身上的排水孔连通,将水引到绿化壳供植物生长所需;桩尖(3)插入坡体土层中。进一步地,桩帽与桩身可拆合。进一步地,绿化壳由存土育种格室、培养液球、毛细培养管、植物吸水管组成,存土育种格室放置培养土和植物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生态复合型抗滑桩,包括桩帽(1)、桩身(2)、桩尖(3)、中孔(4)、排水孔(5)与绿化壳(6),其特征在于:桩帽(1)、桩身(2)、桩尖(3)由钢筋混凝土灌注而成,桩身(2)与桩尖(3)实为一体,桩帽(1)安装在与桩身(2)的上部;桩帽(1)与桩身(2)顶部设计有绿化壳(6);中孔(4)位于桩身(2)内部,并与桩身(2)上的排水孔(5)连通,将水引到绿化壳(6)供植物生长所需;桩尖(3)插入坡体土层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海清陈子玉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