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体式翻板闸门(11),设置于开口部或出入口。在水流入时,为了将开口部或出入口予以阻断,闸门体(12)的前端能够向流入的水(w)的方向,在高度方向的平面内,以基端为支点而立起摇动。杆(13)安装于闸门体(12)的前端部。钢索(14)的一端安装于杆(13),另一端经由定滑轮(16、17)而安装于平衡物(20)。当立起或倒伏途中的闸门体(12)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θ)为10度~80度时,使平衡物(20)处于最下点,以对定滑轮(16)进行设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浮体式翻板闸门(flap gate),该浮体式翻板闸门例如设置于防波堤的开口部,在涨潮时,使闸门体上浮而将所述开口部予以阻断,使得上涨的水不会流入至生活空间或地下空间。
技术介绍
已有如下的浮体式翻板闸门,该浮体式翻板闸门在涨潮时,为了不使上涨的水流入至生活空间或地下空间,利用想要流入的水的浮力来使闸门体上浮,例如将防波堤的开口部予以阻断(例如专利文献I)。然而,专利文献I中所揭示的浮体式翻板闸门存在如下的问题,即,当流入初期的速度快时,闸门体I的上浮动作迟缓,而导致溢流至生活空间或地下空间(参照图11(a))。另外,当水位下降时,闸门体I会表现出如下的危险的举动,即,维持立起状态直至闸门体I的1/3左右的高度的水位为止,然后急剧地倒伏(参照图11 (b))。为了防止所述问题点中的流入初期的溢流,已提出了如下的浮体式翻板闸门,该浮体式翻板闸门是将绳索(rope)的另一端经由滑轮而绑在闸门体上,所述绳索在一端安装有平衡物(counterweight)(例如专利文献2)。所述专利文献2中所提出的浮体式翻板闸门是利用平衡物的重量来弥补浮体式翻板闸门浮力的不足,借此,解决流入初期的闸门体的上浮动作的迟缓。然而,当像专利文献2中所提出的浮体式翻板闸门那样,总是使平衡物的重量作用于如下的方向时,在水位下降时难以倒伏,所述方向是对闸门体的上浮动作进行辅助的方向。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特开2001-21442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3-25391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点在于当为了解决浮体式翻板闸门的问题而设置如下的装置时,在水位下降时难以倒伏,所述浮体式翻板闸门的问题是指在流入初期,闸门体的上浮动作迟缓,而导致溢流至生活空间或地下空间,所述装置是总是对闸门体的上浮动作进行辅助的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使得在流入初期,闸门体的上浮动作不会迟缓,而不会向生活空间或地下空间溢流,另外,即使在水位下降时,也不会难以倒伏,且也不会有急剧地倒伏之类的危险的举动。本技术的浮体式翻板闸门设置于开口部或出入口,在水流入时,为了将所述开口部或所述出入口予以阻断,闸门体的前端侧能够向所述流入的水的方向,在高度方向的平面内,以基端侧为支点而立起摇动,在所述闸门体的前端部安装绳索的一端,所述绳索的另一端至少经由定滑轮而安装于平衡物或弹簧,以如下的方式来对定滑轮进行设置,即,当立起或倒伏途中的闸门体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10度 80度时,使所述平衡物处于最下点,或使弹簧达到自然长度。换言之,本技术的一种浮体式翻板闸门,所述浮体式翻板闸门设置于开口部或出入口,在水流入时,为了将所述开口部或所述出入口予以阻断,闸门体的前端侧能够向所述流入的水的方向,在高度方向的平面内,以基端侧为支点而立起摇动,在所述闸门体的前端部安装绳索的一端,所述绳索的另一端至少经由定滑轮而安装于平衡物,当立起或倒伏途中的所述闸门体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10度 80度时,以使所述平衡物处于最下点的方式,来对所述定滑轮进行设置。所述的浮体式翻板闸门,其中,代替所述平衡物,将弹簧安装于所述绳索的另一端,当所述倾斜角为10度 80度时,以使弹簧达到自然长度的方式,来对所述定滑轮进行 设置。在所述本技术中,当闸门体立起时,直至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10度 80度为止,借由平衡物或弹簧,向立起方向牵拉闸门体,从而帮助该闸门体立起。接着,若闸门体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超过10度 80度,则平衡物或弹簧成为阻力而使闸门体的立起速度减慢。另一方面,当闸门体倒伏时,直至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10度 80度为止,借由平衡物或弹簧,向倒伏方向牵拉闸门体,从而帮助该闸门体追随水位的下降。接着,若闸门体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小于10度 80度,则平衡物或弹簧成为阻力而使闸门体的倒伏速度减慢。技术的效果在本技术中,以立起或倒伏途中的闸门体相对于水平面的设定倾斜角为分歧点,帮助闸门体立起或倒伏,或者成为立起或倒伏的阻力,因此,在流入初期可防止溢流,并且在倒伏完成之前,可防止急剧的倒伏。另外,可使立起完成时的冲击缓和,并且在倒伏初期,对于水位的追随性变得良好。附图说明图I (a)、图I (b)、图I (C)是本技术的浮体式翻板闸门的概略构成图,图I (a)是从侧面所见的图,图1(b)是从正面所见的图,图1(c)是从平面所见的图。图2 (a)、图2 (b)、图2 (C)、图2 (d)、图2 (e)是对本技术的浮体式翻板闸门的动作原理进行说明的图,图2(a)是表示流入初期的图,图2(b)是表示立起或倒伏中期的图,图2(c)是表示立起后期的图,图2(d)是表示倒伏初期的图,图2(e)是表示倒伏后期的图。图3是表示本技术的浮体式翻板闸门中的闸门体的倾斜角度与由平衡物产生的闸门体立起方向的旋转力的一例的图。图4是从侧面对将平衡物连接于动滑轮时的本技术的浮体式翻板闸门的概略构成进行观察所见的图。图5是从侧面对使用线性压缩螺旋弹簧来代替平衡物的本技术的浮体式翻板闸门的概略构成进行观察所见的图。图6 (a)、图6 (b)是对相对于闸门体的倾斜角的线性压缩螺旋弹簧的动作状态进行说明的图,图6(a)是表示倾斜角为45度的情况的图,图6(b)是表示倾斜角为0度及90度的情况的图,图6 (c)是表示本技术的浮体式翻板闸门中的闸门体的倾斜角度与由弹簧产生的闸门体立起方向的旋转力的关系的一例的图。图7 (a)、图7 (b)是对相对于闸门体的倾斜角的线性张力螺旋弹簧的动作状态进行说明的图,图7 (a)表示倾斜角为45度的情况,图7 (b)表示倾斜角为O度及90度的情况。图8是对非线性组合螺旋弹簧进行说明的图。图9是表示本技术的浮体式翻板闸门中的闸门体的倾斜角度与由弹簧产生的闸门体立起方向的旋转力的关系的其他例子的图。图10是在闸门体的两侧安装有杆的本技术的浮体式翻板闸门的相关部分的说明图。图11(a)、图11(b)是对以往的浮体式翻板闸门的问题点进行说明的图,图11 (a)是表示流入初期的图,图11(b)是表示水位下降时的图。附图标记I、12:闸门体11:浮体式翻板闸门12a :基端侧12b :前端侧13 :杆14 :钢索15:门挡16 :第一定滑轮17 :第二定滑轮18 :动滑轮19:固定构件20 :平衡物22 :压缩螺旋弹簧23 :第三定滑轮24 :张力螺旋弹簧25 :组合螺旋弹簧25a :第一压缩弹簧/压缩弹簧25b :第二压缩弹簧/压缩弹簧25c :第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rs :路面w :水Θ :倾斜角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以立起或倒伏途中的闸门体相对于水平面的设定倾斜角为分歧点,帮助闸门体立起或倒伏,或者成为立起或倒伏的阻力,借此来实现如下的目的,即,使得在流入初期,不会向生活空间或地下空间溢流,另外,即使在水位下降时,也不会难以倒伏,且不会急剧地倒伏。实施例以下,使用图1(a) 图1(c)至图10来详细地说明用以实施本技术的方式。图1(a) 图1(c)是表示本技术的浮体式翻板闸门的概略构成的图。在图1(a) 图1(c)中,11是本技术的浮体式翻板闸门,该本技术的浮体式翻板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浮体式翻板闸门,所述浮体式翻板闸门设置于开口部或出入口,在水流入时,为了将所述开口部或所述出入口予以阻断,闸门体的前端侧能够向所述流入的水的方向,在高度方向的平面内,以基端侧为支点而立起摇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闸门体的前端部安装绳索的一端,所述绳索的另一端至少经由定滑轮而安装于平衡物,当立起或倒伏途中的所述闸门体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10度~80度时,以使所述平衡物处于最下点的方式,来对所述定滑轮进行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保京一,山川善人,森井俊明,乾真规,木村雄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