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吸风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97917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3:05
一种气动吸风台,包括作为支撑平台的工作台,内置气动吸风装置,工作台面上有个与气动吸风装置连通的吸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口下面直接连接的是有多向导通风路的回气装置,所述回气装置具有一个通气口与一个进气孔,所述通气口对接一个活动送风装置,所述活动送风装置活动式切换于两种状态,为通气口内送风状态/让通气口保持气动自由,所述回气装置的通气口与工作台面的吸风口贯通,侧面具有一个进气孔,所述进气孔通过细孔连通导向通气口,气体流通的方向沿着从吸风口指向通气口方向。(*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震包装材料领域,尤其涉及发泡包装中使用聚氨酯发泡包装预制成模的应用。
技术介绍
I960年由马克·沙瓦纳专利技术了气泡膜并成立了希悦尔公司,产品涉及食品包装、保护包装、医药包装、收缩包装和特殊材料包装的生产。自从1969年聚氨酯发泡技术被应用于缓冲包装领域并产生了第一代发泡包装设备以来,包装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发泡包装技术是一种应用前景更为广阔包装技术,可以按照特定的产品发泡成型包装材料,能实现量身定做的效果,更加稳固而密致保护好需要包装保护的产品。发泡包装可以显著降低包装成本和管理成本,而不会损失保护产品的性能;更加快捷的包装流程,能在数秒内膨胀成型形成贴合保护性包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能简化包装运作,整体成型不需 要多种组合搭配拼接;满足各种个性化需求,不论是需要精确缓冲包装还是高速空隙填充或者是高强度的支撑定位,都能完成达到目标。这种发泡包装技术具体应用之一是需要配合模具使用,通过往模具中填充发泡胶来获得成型发泡包装缓冲垫,预制包装就是发泡包装的主要应用方式之一,发泡包装制作流程如下1、确定需要采用预制模发泡的产品;2、设计制造简单的木制模具以生产现场成型缓冲包装,此时木质模具就是一个能稳定固定住产品并将产品合适地装进去的匣子;3、将用于隔离木质模具和发泡材料的薄膜铺进模具腔内,技术要点在于薄膜需要完整地平整地紧贴着模具铺好,然后注入软质的发泡材料,等待其硬化定型;4、最后将塑形完成的发泡材料完整地从模具中取出来,才算完成了包装材料的制作过程。在步骤3中需要薄膜紧密贴在模具内部,一般行业内操作手法都是将模具放置在吸风台上,底部配合抽风机,从模具底部往外抽风,让薄膜在气体作用下铺平贴紧,这样才能让垫在模具内部的衬垫更加平整光滑,但是目前的问题是,这种吸风台不仅需要吸风,也需要送风,在发泡模具定型之后往外送风,将塑形的发泡材料往往吹出来,一吸一吹的操作就需要同时配备两台电机完成朝向不同的风动,完成抽风和送风两个不同过程。两台电机频繁启动停止,并且工作持续时间长,导致电机容易损坏,寿命短,影响工作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的问题特别提出了一种不需要一个工作流程中交替提供送风和吸风两个方向抽风的电机,仅靠压缩空气源提供一个送风就可以完成工作平台吸风和吹气动作的气动吸风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动吸风台,包括作为支撑平台的工作台,内置气动吸风装置,工作台面上有个与气动吸风装置连通的吸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口下面直接连接的是有多向导通风路的回气装置,所述回气装置具有一个通气口与一个进气孔,所述通气口对接一个活动送风装置,所述活动送风装置活动式切换于两种状态,为向通气口内送风状态/让通气口保持气动自由,所述回气装置的通气口与工作台面的吸风口贯通,侧面具有一个进气孔,所述进气孔通过细孔连通导向通气口,气体流通的方向沿着从吸风口指向通气口方向。所述回气装置包括两个部件组成,管状部件一套在管状部件二内,管状部件一上接吸风口,管状部件二下部为通气口,外侧管壁上有一个进气孔,所述管状部件一外壁与管状部件二内壁之间具有管径差形成一个环壁空间,在所述环壁空间的上方有密封环下方有具有细孔的阶梯环,从侧面管壁进气孔流入的空气通过细孔急速流向通气口,其中细孔直径l-5mm,圆周均布8个细孔。所述活动送风装置是一个具有通气滑块的气缸,通气滑块上面具有通气孔道,当通气滑块在气缸作用下移动时,当通气滑块移动到对接通气口时,通气孔道连通通气口并往内送气,当通气滑块脱离通气口位置,通气口对外空置。所述通气滑块与气缸都通过空气压缩机送气,所述通气滑块与气缸通气回路并列为一路通过一台空气压缩机送气,构成活动送风装置的送气回路。 所述进气孔送气回路连通到空气压缩机,通过空气压缩机送气。所述进气孔送气回路与所述活动送风装置的送气回路通过两个脚踏开关分别并列连通到一台空气压缩机。 在通气滑块对接通气口的位置具有一个柔性胶垫,在通气滑块接通通气口形成送气回路时为送气回路形成密封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回气装置,可以将一个方向的气体转换成送气和吸气两个不同气体流动方向,最优配置的情况下一台空气压缩机就可以完成这个工作过程的吸风和送风动作。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例的回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工作台;2、吸风口 ;3、回气装置;3. I、管状部件一 ;3. 2、管状部件二 ;4、活动送风装置;5、通气口 ;6、柔性胶垫;7、进气孔;8、环壁空间;9、密封环;10、细孔;11、阶梯环;12、通气滑块;13、气缸;14、通气孔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气动吸风台,包括作为支撑平台的工作台1,这种工作台I 一般是用来放置模具,下面内置气动吸风装置,通过吸风道为模具送风抽风,工作台I面上有个与气动吸风装置连通的吸风口 2,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口 2下面直接连接的是有多向导通风路的回气装置3,回气装置3的之所以需要有多向导通风路功能是能够以一件装置来转换风向,将空气压缩机送来的一个方向的风力,转换为工作台所需要的抽风动作和送风动作。所述回气装置3具有一个通气口 5与一个进气孔7,所述通气口 5在回气装置3下方,而进气孔7在回气装置3侧面,所述通气口 5对接一个活动送风装置4,所述活动送风装置4活动式切换于两种状态,为向通气口 5内送风状态/让通气口保持气动自由,所述回气装置4的通气口 5与工作台面的吸风口 2贯通,侧面具有一个进气孔7,所述进气孔7通过细孔10连通导向通气口 5,气体流通的方向沿着从吸风口指向通气口的方向。所述活动送风装置4根据不同的工作状况,处于不同工作位置,其要实现的主要目的是,在工作状态为送风过程时,对接上通气口 5为通气口送风,而工作状态为抽风时,让通气口 5保持风动自由,可以从该口随意抽风出去。所述回气装置3包括两个部件组成,管状部件一 3. I套在管状部件二 3. 2内,管状部件一 3. I上接吸风口 2,管状部件二 3. 2下部为通气口 5,外侧管壁上有一个进气孔7,所述管状部件一 3. I外壁与管状部件二 3. 2内壁之间具有管径差形成一个环壁空间8,在所述环壁空间8的上方有密封环9下方有具有细孔10的阶梯环11,从侧面管壁进气孔7流入的空气通过细孔10急速流向通气口 5。细孔在阶梯环11上均布,细孔的形状为圆形,其中细孔直径l_5mm,圆周均布8个 细孔。。所述活动送风装置4是一个具有通气滑块12的气缸13,通气滑块12上面具有通气孔道14,当通气滑块12在气缸13作用下移动时,通气滑块可以移动到对接通气口 5,通气孔道14连通通气口 5并往内送气,当通气滑块12脱离通气口 5位置,通气口 5对外空置。所述通气滑块12与气缸13都通过空气压缩机送气,所述通气滑块12与气缸13通气回路并列为一路通过一台空气压缩机送气,构成活动送风装置的送气回路。所述进气孔7送气回路连通到空气压缩机,通过空气压缩机送气。进气孔送气回路与所述活动送风装置的送气回路通过两个脚踏开关分别并列连通到一台空气压缩机。在通气滑块12对接通气口的位置具有一个柔性胶垫6,在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动吸风台,包括作为支撑平台的工作台,内置气动吸风装置,工作台面上有个与气动吸风装置连通的吸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口下面直接连接的是有多向导通风路的回气装置,所述回气装置具有一个通气口与一个进气孔,所述通气口对接一个活动送风装置,所述活动送风装置活动式切换于两种状态,为向通气口内送风状态/让通气口保持气动自由,所述回气装置的通气口与工作台面的吸风口贯通,侧面具有一个进气孔,所述进气孔通过细孔连通导向通气口,气体流通的方向沿着从吸风口指向通气口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太银
申请(专利权)人:希悦尔包装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