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接触式打孔行程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97767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2:59
一种非接触式打孔行程控制装置,涉及打孔装订机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橡胶垫、橡胶垫底座、钻头、感应装置,橡胶垫的一侧布置橡胶垫底座,另一侧布置钻头,橡胶垫上靠近钻头的内部布置感应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结构简单,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材料和能源浪费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打孔装订机的

技术介绍
在对纸张进行装订的过程中,需要先用钻头打孔,而现行技术的打孔行程控制是用钻头刃ロ接触导电橡胶垫,以完成打孔复位的控制。在实际应用这类接触式打孔行程控制技术时,因为装订机装订过程中钻头反复切割导电橡胶垫,需要经常手动旋转橡胶垫或更换新的橡胶垫,否则橡胶垫损耗就会出现不能打穿纸张的现象,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耗材量,造成材料和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ー种结构简单,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材料和能源浪费的非接触式打孔行程控制装置。ー种非接触式打孔行程控制装置,包括橡胶垫、橡胶垫底座、钻头、感应装置,橡胶垫的ー侧布置橡胶垫底座,另ー侧布置钻头,橡胶垫上靠近钻头的内部布置感应装置。本技术目的是使用非接触式的行程控制装置,即采用光电、磁电等非接触方式将钻头位置的状态转化成电信号,再通过与其配套设计的专用电路,用此电信号来驱动装订机内的主板,从而控制钻头的打孔行程。这样,钻头不必接触橡胶垫就能实现复位,极大减少了橡胶垫的损耗。本技术通过感应装置将钻头的位置状态转换为电信号,从而控制钻头的打孔行程。结构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材料和能源浪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ー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如图I、图2、图3所示,ー种非接触式打孔行程控制装置,包括橡胶垫I、橡胶垫底座2、钻头3、感应装置,橡胶垫I的ー侧布置橡胶垫底座2,另ー侧布置钻头3,橡胶垫I上靠近钻头3的内部布置感应装置。实施例一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感应装置包括发射ニ极管11、接收三极管12、发射ニ极管输入线13、接收三极管输出线14,位于与钻头3长度方向垂直的橡胶垫I的两端分别布置发射ニ极管11、接收三极管12,发射ニ极管11上连接发射ニ极管输入线13,接收三极管12上连接接收三极管输出线14。本技术的橡胶垫I上与钻头3对应的位置设置盲孔。本技术当打孔钻头打穿纸张以后,钻头3切断了发射二极管11给接收三极管12的光源信号,这时接收三极管12通过接收三极管输出线14给装订机主板一个信号,完成打孔复位过程。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感应装置包括霍尔感应器21、霍尔感应器连接线22,与钻头3的位置相适应的橡胶垫I的内部设置霍尔感应器21,霍尔感应器21上连接霍尔感应器连接线22。本技术当打孔钻头打穿纸张以后,霍尔感应器21感应到钻头3,同时霍尔感应器21将这一信号通过霍尔感应器连接线22传递给装订机的主板,完成打孔复位过程。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感应装置包括感应线圈31、感应线圈连接线32,与钻头3的位置相适应的橡胶垫I的内部设置感应线圈31,感应线圈31上连接感应线圈连接线32。本技术当打孔钻头打穿纸张以后,感应线圈31感应到钻头3,同时感应线圈31通过感应线圈连接线32将这一信号传递给装订机的主板,完成打孔复位过程。权利要求1.一种非接触式打孔行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垫(I)、橡胶垫底座(2)、钻头(3)、感应装置,橡胶垫(I)的一侧布置橡胶垫底座(2),另一侧布置钻头(3),橡胶垫(I)上靠近钻头(3)的内部布置感应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非接触式打孔行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感应装置包括发射二极管(11)、接收三极管(12)、发射二极管输入线(13)、接收三极管输出线(14),位于与钻头(3)长度方向垂直的橡胶垫(I)的两端分别布置发射二极管(11)、接收三极管(12),发射二极管(11)上连接发射二极管输入线(13),接收三极管(12)上连接接收三极管输出线(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式打孔行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橡胶垫(I)上与钻头(3)对应的位置设置盲孔。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非接触式打孔行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感应装置包括霍尔感应器(21)、霍尔感应器连接线(22),与钻头(3)的位置相适应的橡胶垫(I)的内部设置霍尔感应器(21 ),霍尔感应器(21)上连接霍尔感应器连接线(22)。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非接触式打孔行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感应装置包括感应线圈(31)、感应线圈连接线(32 ),与钻头(3 )的位置相适应的橡胶垫(I)的内部设置感应线圈(31),感应线圈(31)上连接感应线圈连接线(32)。专利摘要一种非接触式打孔行程控制装置,涉及打孔装订机的
本技术包括橡胶垫、橡胶垫底座、钻头、感应装置,橡胶垫的一侧布置橡胶垫底座,另一侧布置钻头,橡胶垫上靠近钻头的内部布置感应装置。本技术实现了结构简单,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材料和能源浪费的目的。文档编号B26D5/00GK202656226SQ20122018181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6日专利技术者黄建, 宋莲媛, 孙德营, 王陆庄, 柏斌 申请人:南京亚润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接触式打孔行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垫(1)、橡胶垫底座(2)、钻头(3)、感应装置,橡胶垫(1)的一侧布置橡胶垫底座(2),另一侧布置钻头(3),橡胶垫(1)上靠近钻头(3)的内部布置感应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宋莲媛孙德营王陆庄柏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亚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