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液保温包移动装置,包括承载车体,所述承载车体上设有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承载车体的底部设有滚轮,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滚轮正反转而使所述承载车体前进或后退,所述承载车体的承载表面上设有用于固定铝液保温包的卡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铝液保温包移动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操作和维修方便,非常适用于铝液保温包的转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铝液加工设备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铝液保温包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铝电解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包括了氧化铝、电解质、氟化盐、冰晶石等,使得电解铝液中难免含有大量的钠、镁、锂、钙等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以及非金属夹杂物(主要有氯化铝、电解质、氟化盐等),由于钠等碱金属含量高会导致铝合金铸造过程易产生拉裂倾向,降低其后续的加工性能,因此,目前的铝电解企业在生产电解铝液时都要对铝液进行除碱处理,以降低铝液中的碱金属含量。铝液除碱金属的工艺流程大致如下电解铝液一真空抬包一倒至铝液保温包一将 铝液保温包移至除碱装置一除碱金属一将铝液保温包吊至液压倾动平台倾倒至熔化炉内。由于在除碱金属时,除碱装置是固定不动的,而要将重达10吨以上的铝液保温包移至除碱装置,则需要设计专用的铝液保温包移动装置以满足铝液保温包转运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使用方便的铝液保温包移动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种铝液保温包移动装置,包括承载车体,所述承载车体上设有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承载车体的底部设有滚轮,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滚轮正反转而使所述承载车体前进或后退,所述承载车体的承载表面上设有用于固定铝液保温包的卡位。其中,所述驱动机构为驱动电机,所述滚轮包括主动轮、主动轮轴、从动轮与从动轮轴,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主动轮轴同轴联接,所述从动轮与所述从动轮轴同轴联接,所述主动轮轴与从动轮轴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承载车体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传动件,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联接,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并与所述主动轮轴同轴联接,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通过所述传动件同步转动。其中,所述主动轮轴位于所述承载车体的中部,所述从动轮轴位于所述承载车体的前后两端,所述主动轮轴与从动轮轴分别通过轴承与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所述承载车体上。其中,所述驱动电机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主动齿轮包括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二主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包括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带动所述主动轮轴正转,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带动所述主动轮轴反转。其中,所述卡位有两个,沿承载车体的前进方向并列设置。其中,所述卡位为突出设置在所述承载表面上的一圈凸起,凸起所围成的形状稍大于铝液保温包的外形或与铝液保温包的外形相匹配,所述凸起的内侧上部呈斜坡状。其中,所述承载车体的侧面设有定位插槽。其中,还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液压缸和插销,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插销固定连接,所述插销在活塞杆的驱动下与所述定位插槽插接或分离。其中,所述承载车体上设有限位感应装置。其中,还包括电控装置,所述电控装置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定位装置与限位感应装置电性连接并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和液压缸的运行状态。本技术的铝液保温包移动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操作和维修方便,非常适用于铝液保温包的转运。附图说明 图I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图。标号说明I、承载车体;2、第一电机;3、第二电机;4、主动轮;5、主动轮轴;6、从动轮;7、从动轮轴;8、轴承;9、轴承座;10、第一主动齿轮;11、第二主动齿轮;12、第一从动齿轮;13、第二从动齿轮;14、卡位;15、凸起;16、定位插槽;17、液压缸;18、活塞杆;19、插销;100、连接板;101、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I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承载车体1,所述承载车体I上设有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为第一电机2和第二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2和第二电机3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在与承载车体I相固定的连接板100和连接板101上而相向设置,使得第一电机2与第二电机3可以分别驱动车体前进或后退,方便操作。当然,本技术也可以采用其他电机如三相电机来同时驱动车体前进或后退,或采用现有的其他驱动机构来实现驱动。所述承载车体I的中部底部设有主动轮4和主动轮轴5,所述承载车体I的前后两端的底部设有从动轮6与从动轮轴7,所述主动轮4与所述主动轮轴5同轴联接,所述从动轮6与所述从动轮轴7同轴联接,所述主动轮轴5与从动轮轴7分别通过轴承8与轴承座9转动连接在所述承载车体I上。可以理解,主动轮4与从动轮6的分布位置并不因此而受限。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主动齿轮10、第二主动齿轮U、第一从动齿轮12、第二从动齿轮13与传动件,所述第一主动齿轮10与所述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同轴联接,所述第一从动齿轮12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10相啮合并与所述主动轮轴5同轴联接,所述第二主动齿轮11与所述第二电机3的输出轴同轴联接,所述第二从动齿轮13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11相啮合并与所述主动轮轴5同轴联接,所述传动件与主动轮4、从动轮6之间形成带传动或链传动,使主动轮4与从动轮6同步转动。可以理解,根据驱动机构或减速要求的不同,本技术可以选择一组或多组齿轮啮合机构来实现同样的传动目的。所述承载车体I的承载表面上设有用于固定铝液保温包的两个卡位14,所述卡位14沿承载车体I的前进方向并列设置,所述卡位14为突出设置在所述承载表面上的一圈凸起15,凸起15所围成的形状稍大于铝液保温包的外形或与铝液保温包的外形相匹配,所述凸起15的内侧上部呈斜坡状。在固定铝液保温包或除碱过程中,凸起15可以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防止铝液保温包晃动而使高温铝液溅出;为了更好的固定住铝液保温包,凸起15的高度和厚度可以做的高和厚一点,但同时也要考虑到铝液保温包的装入,过高则不易将铝液保温包装入卡位中;为了使装入更方便,凸起15所围成的形状稍大于铝液保温包的外形,同时将凸起15的内侧上部做成斜坡状,则更容易将铝液保温包滑入卡位中,同时降低磨损。另外,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卡位14,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不至于因车体承重过大而造成结构损坏或不能吊起,即一个卡位上的铝液保温包在除碱的同时,可以往另一个卡位上的铝液保温包中倒入铝液,节约倾倒铝液的时间,同时一次吊装就可以连贯的进行两次除碱,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当然,在车体强度足够、吊装条件允许等情况下,卡位14的数量可以设置的更多,生产效率也更高。所述承载车体I的侧面设有定位插槽16,还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液压缸17和插销19,所述液压缸17的活塞杆18与所述插销19固定连接,所述插销19在活塞杆18的驱动下与所述定位插槽16插接或分离。当车体到达预定位置时,启动液压缸17将插销19对准定位插槽16插入,则可以将车体稳定地固定在预定位置,从而避免车体在除碱过程中因晃动而使铝液溅出。为了使定位更平稳,可以在承载车体I的两侧都设置定位插槽16和定位装置,进行双侧定位。所述承载车体I上设有限位感应装置(图上未示出)。当车体运行到除碱位置前适当距离时,限位感应装置会发出信号,根据该信号停止驱动机构的运行,则车体在惯性作用下减速运行直至正好停在除碱位置上,从而使车体运行更加稳定可靠,避免包中铝液在输送时振动溢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液保温包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车体,所述承载车体上设有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承载车体的底部设有滚轮,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滚轮正反转而使所述承载车体前进或后退,所述承载车体的承载表面上设有用于固定铝液保温包的卡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华,张流锋,卢爵桂,林长兴,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南平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