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体育运动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教学与训练铅球装置。该教学与训练铅球装置,包括伪真铅球,其特殊之处在于:伪真铅球经弹力绳与固定在地面上的直杆连接形成一体。伪真铅球包括球体A及与之组成一体的球体B,球体A上设有上部带螺纹的凹槽,球体B下面安装有与凹槽上部螺纹相适配的螺杆,螺杆上开有贯穿球体B的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操作方便、可有效缩短教学与训练周期,提高练习效率,免去练习者捡球的麻烦,有效缓解目前铅球教学场地不足等问题也可实现在较小空间地域内实现练习铅球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体育运动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教学与训练铅球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学校教学与训练过程中缺乏铅球专用器材和场地,在投掷过程中需要不断捡铅球,不但费时费力,严重影响投掷铅球密度和强度,而且易发生伤害事故,严重影响教学与训练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大幅提高教学与训练课程设计 质量及练习密度、强度、无需来回捡球的教学与训练铅球装置。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教学与训练铅球装置,包括伪真铅球,其特殊之处在于伪真铅球经弹力绳与固定在地面上的直杆连接形成一体。本技术的教学与训练铅球装置,伪真铅球包括球体A及与之组成一体的球体B,球体A上设有上部带螺纹的凹槽,球体B下面安装有与凹槽上部螺纹相适配的螺杆,螺杆上开有贯穿球体B的孔。本技术的教学与训练铅球装置,直杆上部设有固定环。本技术的教学与训练铅球装置,弹力绳一端穿过球体B上的孔在凹槽内打结固定,另一端连接固定环。本技术的教学与训练铅球装置,固定环和弹力绳之间设置挂钩。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伪真铅球经弹力绳与固定在地面上的直杆连接形成一体,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操作方便、可有效缩短教学与训练周期,提高练习效率,免去练习者捡球的麻烦,有效缓解目前铅球教学场地不足等问题也可实现在较小空间地域内实现练习铅球的目的,具有节省时间提高授课安全系数,可自动回弹并迁回伪真铅球能大幅提高专项技术和运动成绩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伪真铅球,2弹力绳,3直杆,4球体A,5球体B,6凹槽,7螺杆,8固定环,9挂钩。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的一种教学与训练铅球装置,它包括伪真铅球1,伪真铅球I经弹力绳2与固定在地面上的直杆3连接形成一体。伪真铅球I包括球体A4及与之组成一体的球体B5,球体A4上设有上部带螺纹的凹槽6,球体B5下面安装有与凹槽6上部螺纹相适配的螺杆7,螺杆7上开有贯穿球体B5的孔。直杆3上部设有固定环8。弹力绳2—端穿过球体B5上的孔在球体A4的凹槽6内打结固定,另一端连接固定环8。固定环8和弹力绳2之间设置挂钩9,挂钩9既便于固定弹力绳2与挂钩9之间的连接,又方便投掷伪真铅球I时,弹力绳2的放置,如为避免投掷过程中,弹力绳2缠住手造成伤害,将挂钩9及与弹力绳2连接端置于手背外侧。男子铅球标准重量为7. 26kg,直径为ll_13cm,女子铅球标准重量为4kg,直径为9. 5-llcm,伪真铅球I按上述标准分别制备,伪真铅球I由球体B5与球体A4组成,在球体A4上钻一个直径为15mm的凹槽6,凹槽6长为30mm,该凹槽6上部前IOmm为螺纹,球体B5下面的螺杆7长10mm,螺杆7内开孔,该孔穿过球体B5,孔的内径为6-8 mm,在组装时,将弹力绳2穿过球体B5及螺杆7上的孔,打结,然后将螺杆7伸入凹槽6,通过与螺杆7相适配的螺纹将球体A4与球体B5组装成伪真铅球1,弹力绳2另一端通过挂钩9固定在直杆3上的固定环8上,该直杆3固定在抛掷的投掷圈边上,弹力绳2长为10-15m,直径为6_8mm,弹力绳2的长度还可以根据需要不断变化。手持伪真铅球1,然后将伪真铅球I投掷出手,弹力绳2会限定伪真铅球I向前过远滚动,并借弹力绳2的回弹力,将伪真铅球2回弹和迁回到投掷圈,避免了传统投掷铅球练习时,捡铅球时费时费力的麻烦,提高练习效率,缩短教学与训练周期,结构简单、使用安全、而且有效缓解目前铅球教学场地不足等问题也可实现在较小空间地域内实现练习铅球的目的,具有节省时间提高授课安全系数,可自动回弹并迁回铅球能大幅提高专项技术和 运动成绩等优点。本装置还适用于训练运动员爆发力的伪真铅球I的前抛、后抛训练。权利要求1.一种教学与训练铅球装置,包括伪真铅球(1),其特征在于伪真铅球(I)经弹力绳(2)与固定在地面上的直杆(3)连接形成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教学与训练铅球装置,其特征在于伪真铅球(I)包括球体A(4)及与之组成一体的球体B (5),球体A (4)上设有上部带螺纹的凹槽(6),球体B (5)下面安装有与凹槽(6)上部螺纹相适配的螺杆(7),螺杆(7)上开有贯穿球体B (5)的孔。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教学与训练铅球装置,其特征在于直杆(3)上部设有固定环(8)。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教学与训练铅球装置,其特征在于弹力绳(2)—端穿过球体B (5)上的孔在凹槽(6)内打结固定,另一端连接固定环(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教学与训练铅球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环(8)和弹力绳(2)之间设置挂钩(9)。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体育运动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教学与训练铅球装置。该教学与训练铅球装置,包括伪真铅球,其特殊之处在于伪真铅球经弹力绳与固定在地面上的直杆连接形成一体。伪真铅球包括球体A及与之组成一体的球体B,球体A上设有上部带螺纹的凹槽,球体B下面安装有与凹槽上部螺纹相适配的螺杆,螺杆上开有贯穿球体B的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操作方便、可有效缩短教学与训练周期,提高练习效率,免去练习者捡球的麻烦,有效缓解目前铅球教学场地不足等问题也可实现在较小空间地域内实现练习铅球的目的。文档编号A63B69/00GK202654647SQ20122033836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3日专利技术者尹建业 申请人:山东轻工业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教学与训练铅球装置,包括伪真铅球(1),其特征在于:伪真铅球(1)经弹力绳(2)与固定在地面上的直杆(3)连接形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建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轻工业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