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重量的训练铅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61539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1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重量的训练铅球,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间扣合后通过螺杆相接形成该训练铅球,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结构相同、大小一致,且所述第一、二壳体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与该第一、二壳体的弧形面的弧度相一致的弧形腔体,该弧形腔体具有至少一个铅砂注入孔,该铅砂注入孔内螺装有封口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向该弧形腔体注入铅砂,实现对训练球重量调整,从而可以适应不同重量需要的铅球训练者进行渐近训练的需要,且由于不改变训练球的外径,避免了使用外径不同的训练球对训练者造成原训练干扰。(*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重量的训练铅球,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间扣合后通过螺杆相接形成该训练铅球,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结构相同、大小一致,且所述第一、二壳体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与该第一、二壳体的弧形面的弧度相一致的弧形腔体,该弧形腔体具有至少一个铅砂注入孔,该铅砂注入孔内螺装有封口塞。本技术可以通过向该弧形腔体注入铅砂,实现对训练球重量调整,从而可以适应不同重量需要的铅球训练者进行渐近训练的需要,且由于不改变训练球的外径,避免了使用外径不同的训练球对训练者造成原训练干扰。【专利说明】—种可调节重量的训练铅球
本技术属于训练铅球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重量的训练铅球。
技术介绍
目前,在练习推铅球时,推低于标准重量铅球可以提高出子的速度,推超过标准重量铅球可以提高力量,这是提高推铅球成绩的常用手段。目前,推大于或小于标准重量的铅球,由于铅球直径不等于标准重量铅球的直径,会使手型的大小、子所处位置与己形成持标准直径的铅球感觉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对己形成的持标准铅球动力运型构成了干扰。 因此,开发一种训练铅球,其可以通过不改变训练球的外径的情况下,实现对训练球的重量进行大小调节,以满足训练时根据需要加工训练重量的需要,同时,又可避免不同外径的训练球使用下会对训练人员造成训练干扰,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与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调节重量的训练铅球,其可以通过不改变训练球的外径的情况下,实现对训练球的重量进行大小调节,以满足训练时根据需要加工训练重量的需要,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与现实意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节重量的训练铅球,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间扣合后通过螺杆相接形成该训练铅球,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结构相同、大小一致,且所述第一、二壳体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与该第一、二壳体的弧形面的弧度相一致的弧形腔体,该弧形腔体具有至少一个铅砂注入孔,该铅砂注入孔内螺装有封口塞。 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的弧形腔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内部的弧形腔体的相对端各自封闭成一个独立单元。 所述弧形腔体内设有至少一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流砂孔。 本技术可调节重量的训练铅球,通过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间扣合后通过螺杆相接形成该训练铅球,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结构相同、大小一致,且所述第一、二壳体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与该第一、二壳体的弧形面的弧度相一致的弧形腔体,该弧形腔体具有至少一个铅砂注入孔,该铅砂注入孔内螺装有封口塞,可以通过向该弧形腔体注入铅砂,实现对训练球重量调整,从而可以适应不同重量需要的铅球训练者进行渐近训练的需要,且由于不改变训练球的外径,避免了使用外径不同的训练球对训练者造成的训练干扰。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重量的训练铅球的外形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重量的训练铅球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技术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f 2,该图示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重量的训练铅球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本技术有关的部分。 参阅图f 2,一种可调节重量的训练铅球100,包括第一壳体I以及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I与所述第二壳间2扣合后通过螺杆3相接形成该训练铅球100,所述第一壳体I与所述第二壳体2的结构相同、大小一致,且所述第一、二壳体1-2的内部具有两个与该第一、二壳体1、2的弧形面的弧度相一致的第一弧形腔体11、第二弧形腔体12,第一弧形腔体11、第二弧形腔体12分别具有至少一个铅砂注入孔13、14,该铅砂注入孔内螺装有封口塞,其中铅砂注入孔14与第二腔体相通。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弧形腔体也可各个壳体各设有一个,也可以是三个,甚至多个。 本技术可以在不改变铅球标准直径的前提下,实现了标准重量与大于或小于标准重量铅球的互换,使用该铅球手型的大小及子所处位置的无变化,避免了传统推大于或小于标准直径重量的铅球干扰正确的动力运型问题,通过设有同样弧度的内腔,保证了球体内重量分布的均匀性,不会使注入的铅砂在第一、二壳体内出现窜动干扰正常练习。 进一步的,所述的螺杆3的一端包在第一壳体I的内螺纹孔17中,另一端外露,并具有与训练球的弧形面相适应弧面端,该弧面端的端面上具有十字形或其它几何形状的用于紧固装置,如螺丝刀旋拧的刀槽。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封口塞具有与所述螺杆相同的结构,只不过在长度上小而罢了。 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I内部的弧形腔体与所述第二壳体2内部的弧形腔体的相对端15各自封闭成一个独立单元。这样,可以通过设有的对应一个腔体的至少一个铅砂注入孔,向该的弧形腔体内注入铅砂,当然了,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的弧形腔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内部的弧形腔体的相对端也可以互通。 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弧形腔体内可以设有至少一个支撑板16或支撑件,所述支撑板16上可以设有流砂孔或不设。通过在该弧形腔体内支撑板,可以保证腔体在外力作用下不会形变,保证了训练球处于最初的非变形的状态。 当然,如果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采用优质的材料铸造成,并具有足够的强度的话,或者说是,形成该弧形腔体的腔壁有一定的厚度,足以支撑形变的话,也可以省略不设该支撑件,直接通过弧形腔体的封闭相对端进行支撑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训练球也可以是一个整体,不再分为第一、二壳体,直接通过铸工艺在一个圆形壳中形成圆形的腔体,本技术实施例中,所以米用分体式结构,分为第一壳休一、第二壳体,目的在于减少铸造麻烦,方便生产与制造,但并不限于所述第一、二壳体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训练球的材质可以是由铸钢材料制成,也可以是铅质材料制成,具体可以根据使用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材质。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调节重量的训练铅球,通过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间扣合后通过螺杆相接形成该训练铅球,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结构相同、大小一致,且所述第一、二壳体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与该第一、二壳体的弧形面的弧度相一致的弧形腔体,该弧形腔体具有至少一个铅砂注入孔,该铅砂注入孔内螺装有封口塞,可以通过向该弧形腔体注入铅砂,实现对训练球重量调整,从而可以适应不同重量需要的铅球训练者进行渐近训练的需要,且由于不改变训练球的外径,避免了使用外径不同的训练球对训练者造成的训练干扰。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节重量的训练铅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间扣合后通过螺杆相接形成该训练铅球,所述第一壳体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重量的训练铅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间扣合后通过螺杆相接形成该训练铅球,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结构相同、大小一致,且所述第一、二壳体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与该第一、二壳体的弧形面的弧度相一致的弧形腔体,该弧形腔体具有至少一个铅砂注入孔,该铅砂注入孔内螺装有封口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海静汪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