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补给种植容器装置及其组装的容器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94555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补给种植容器装置及其组装的容器架,包括一底盆,其还包括有水土分隔网,其设置于所述底盆下部,所述水土分隔网将所述底盆分隔为密闭容器下腔和培土盆体两层,所述水土分隔网上设置有通孔;底盆罩,所述底盆罩设置于所述培土盆体上,与所述培土盆体形成隔离空间;养分输送条,其设置于所述通孔内,其一端穿过通孔设置于密闭容器下腔内另一端设置于培土盆体内;所述自动补给种植容器装置架设置有滚轮。还公开了一种自动补给种植容器装置架,该容器架包括有多个层叠在一起的自动补给种植容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适用群体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小型种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补给种植容器装置及其组装的容器架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植物种植容器内为圆形、方形等等形状的罐体,在其内种植植物时,需要对植物进行悉心照料,无论是浇水还是送料输送均需要定时定量,而无法进行自动补给植物水分和养料,给种植带来繁琐。一旦需要外出数天,可能带来植物的损失等。有鉴于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自动补给的自动补给种植容器装置成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补给种植容器装置,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为植物自动补给。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补给种植容器装置,包括一底盆,其还包括有水土分隔网,其设置于所述底盆下部,所述水土分隔网将所述底盆分隔为密闭容器下腔和培土盆体两层,所述水土分隔网上设置有通孔;底盆罩,所述底盆罩设置于所述培土盆体上,与所述培土盆体形成隔离空间;养分输送条,其设置于所述通孔内,其一端穿过通孔设置于密闭容器下腔内另一端设置于培土盆体内。进一步,所述水土分隔网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若干通孔内均设置有养分输送条。进一步,所述底盆罩为防虫罩。进一步,所述底盆罩为保温罩。进一步,所述密闭容器下腔设置有尺标。一种自动补给种植容器装置架,包括有多个自动补给种植容器装置,多个所述自动补给种植容器装置层叠设置于容器架上,任意所述自动补给种植容器装置均包括有一底盆,任意所述自动补给种植容器装置均还包括有水土分隔网,其设置于所述底盆下部,所述水土分隔网将所述底盆分隔为密闭容器下腔和培土盆体两层,所述水土分隔网上设置有通孔;底盆罩,所述底盆罩设置于所述培土盆体上,与所述培土盆体形成隔离空间;养分输送条,其设置于所述通孔内,其一端穿过通孔设置于密闭容器下腔内另一端设置于培土盆体内;所述自动补给种植容器装置架设置有滚轮。进一步,所述水土分隔网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若干通孔内均设置有养分输送条。进一步,所述底盆罩为防虫罩。进一步,所述底盆罩为保温罩。进一步,所述密闭容器下腔设置有尺标。与现在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自动供水的一种自动补给种植容器装置,其包括底盆、将底盆分隔为两层的水土分隔网、用于产生温室效应或防止虫蛾类小昆虫的底盆罩以及连通于密闭容器下腔和培土盆体之间用于供应水分或养料的养分输送条,其中密闭容器下腔用于蓄积浇灌时过量的水及养料,培土盆体用于装载供植物生长的土壤,养分输送条具有自动慢性输送水分及溶解于水分中的养料的为布带、海绵等。本技术通过上述结构实现植物水分和养料的自动输送,当浇灌水及养料时,将过量的水及养料蓄积在密闭容器下腔内,避免了在种植容器底部开设将水排到外界的孔洞,避免了浪费水及养料,且可保持良好干净的环境,通过养分输送条将过量的水及养料通过输送回到底盆的培土盆体内,为植物提供水分及养料。该自动补给种植容器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合放置于阳台、通光平台等地方,为家庭种植花草、蔬菜等提供便利。附图说明附图用于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I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补给种植容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的一种自动补给种植容器装置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一种自动补给种植容器装置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其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通过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原理,本技术的其他方面,特征及其优点通过该详细说明将会变得一目了然。如图I所示,一种自动补给种植容器装置,包括一底盆1,其还包括有水土分隔网,其设置于所述底盆I下部,所述水土分隔网将所述底盆I分隔为密闭容器下腔11和培土盆体12两层,所述水土分隔网上设置有通孔;底盆罩2,所述底盆罩2设置于所述培土盆体12上,与所述培土盆体12形成隔离空间;养分输送条13,其设置于所述通孔内,其一端穿过通孔设置于密闭容器下腔11内另一端设置于培土盆体12内。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自动供水的一种自动补给种植容器装置,其包括底盆I、将底盆I分隔为两层的水土分隔网、用于产生温室效应或防止虫蛾类小昆虫的底盆罩2以及连通于密闭容器下腔11和培土盆体12之间用于供应水分或养料的养分输送条13,其中密闭容器下腔11用于蓄积浇灌时过量的水及养料,培土盆体12用于装载供植物生长的土壤,养分输送条13具有自动慢性输送水分及溶解于水分中的养料的为布带、海绵等。本技术通过上述结构实现植物水分和养料的自动输送,当浇灌水及养料时,将过量的水及养料蓄积在密闭容器下腔11内,避免了在种植容器底部开设将水排到外界的孔洞,避免了浪费水及养料,且可保持良好干净的环境,通过养分输送条13将过量的水及养料通过输送回到底盆I的培土盆体12内,为植物提供水分及养料。该自动补给种植容器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合放置于阳台、通光平台等地方,为家庭种植花草、蔬菜等提供便利。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土分隔网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若干通孔内均设置有养分输送条13。通过设置多个通孔和多个养分输送条13,为种植植物提供均匀的水分及养料供给。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盆罩2为防虫罩。通过于底盆I上设置防虫罩,防止虫害,同时避免使用药性除虫。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盆罩2为保温罩。为培育植物幼苗或需要特殊温度的植物品种提供生长环境,为植物的种植提供更大的便利。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密闭容器下腔11设置有尺标。在密闭容器上设置尺标,为密闭容器内储存的水的量提供依据,用户可根据各种植物用水的量及预计下一次浇水的时间提供依据,该刻有标记处或密闭容器下腔11整体为透明或半透明的可观察水位的腔体。—种自动补给种植容器装置架,包括有多个自动补给种植容器装置,多个所述自动补给种植容器装置均包括一底盆I,任意所述自动补给种植容器装置均包括还包括有水土分隔网,其设置于所述底盆I下部,所述水土分隔网将所述底盆I分隔为密闭容器下腔11和培土盆体12两层,所述水土分隔网上设置有通孔;底盆罩2,所述底盆罩2设置于所述培土盆体12上,与所述培土盆体12形成隔离空间;养分输送条13,其设置于所述通孔内,其一端穿过通孔设置于密闭容器下腔11内另一端设置于培土盆体12内;所述自动补给种植容器装置架设置有滚轮3。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自动补给种植容器装置架,其将多个自动补给种植容器装置层叠在一起,多个自动补给种植容器装置分别独立,通过将多个种植容器装置层叠设置在一起,尤佳地,提升使用者的空间利用率,使家庭的花草、蔬果种植更优化,更能美化环境、空气。该自动补给种植容器装置架的自动补给种植容器装置,其包括底盆I、将底盆I分隔为两层的水土分隔网、用于产生温室效应或防止虫蛾类小昆虫的底盆罩2以及连通于密闭容器下腔11和培土盆体12之间用于供应水分或养料的养分输送条13,其中密闭容器下腔11用于蓄积浇灌时过量的水及养料,培土盆体12用于装载供植物生长的土壤,养分输送条13具有自动慢性输送水分及溶解于水分中的养料的为布带、海绵等。本技术通过上述结构实现植物水分和养料的自动输送,当浇灌水及养料时,将过量的水及养料蓄积在密闭容器下腔11内,避免了在种植容器底部开设将水排到外界的孔洞,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补给种植容器装置,包括一底盆,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有水土分隔网,其设置于所述底盆下部,所述水土分隔网将所述底盆分隔为密闭容器下腔和培土盆体两层,所述水土分隔网上设置有通孔;底盆罩,所述底盆罩设置于所述培土盆体上,与所述培土盆体形成隔离空间;养分输送条,其设置于所述通孔内,其一端穿过通孔设置于密闭容器下腔内另一端设置于培土盆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苗欣园艺作物种植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