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割方法和气割装置及切割喷嘴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93433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割方法、气割装置和切割喷嘴,所述气割方法的特征在于,将氢气与烃类气体混合以获得燃料气体,从切割喷嘴的前端喷射将所述燃料气体和预热用氧气混合并点火所形成的预热火焰以加热工件,对所述被加热的工件喷射切割用氧气以切割工件,在所述燃料气体中烃类气体的含有量为超过0体积%且4体积%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气割方法和气割装置及切割喷嘴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割方法和气割装置及切割喷嘴的改良。本申请基于2010年4月20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0-097258号主张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技术介绍
切割钢板等工件时,通过预热火焰将工件的切割开始点加热至能够氧化反应的温度,向被加热的部分喷射高纯度的氧气使被加热的部分燃烧并熔化,由此切割工件的气割方法被广泛使用。为了在该气割方法中形成预热火焰,通常在预热孔中使用烃类气体(LPG、LNG、城市煤气、乙炔、丙烷、甲烷、乙烯、丙烯、丁烷等,或它们的混合气体)作为燃料气体以及用于使该燃料气体有效燃烧的预热氧气。近年来,为了形成预热火焰,使用以氢气为主要成分的燃料气体替代烃类气体。作为使用以氢气为主要成分的燃料气体的气割方法,已知有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在此,对比文件1中记载有以成为不到爆炸下限的浓度的方式将烃类气体混合到氧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氢氧气体)中的切割方法。具体地,公开了为了不到氢氧气体的爆炸下限,需要使燃料气体中的烃类气体的比率在30%以上。此外,对比文件2记载有使用以氢氧气体对液化石油气的流量比为25:1~35:1的范围将液化石油气加入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气割方法和气割装置及切割喷嘴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4.20 JP 2010-0972581.一种气割方法,将氢气与烃类气体混合以获得燃料气体,从切割喷嘴的前端喷射将所述燃料气体和预热用氧气混合并点火所形成的预热火焰以加热工件,对所述加热的工件喷射切割用氧气以切割工件,在所述燃料气体中烃类气体的含有量为超过0.2体积%且4体积%以下,所述气割方法的特征在于,从所述切割喷嘴的前端对工件喷射所述预热火焰时,使用气割装置的切割喷嘴,使所述预热火焰向所述切割喷嘴的轴向中心倾斜,所述切割喷嘴具备:切割用氧气流动通路,贯通所述切割喷嘴的轴向中央;预热气体流动通路,为燃料气体流动通路与预热用氧气流动通路汇合而形成的流动通路,设置在所述切割用氧气流动通路的外侧;切割氧气孔,设置在所述切割用氧气流动通路的前端;和预热孔,设置在所述预热气体流动通路的前端,所述预热气体流动通路的前端侧向所述切割用氧气流动通路的延长线以倾斜角α倾斜,所述倾斜角α为连接预热气体流动通路的折曲部和预热孔的直线与在切割喷嘴的轴向中心线上设置的切割用氧气流动通路所成的角度,从所述预热气体流动通路的前端侧的延长线与所述切割用氧气流动通路的延长线的交叉点到切割喷嘴前端的距离为10~20mm,所述倾斜角α设置成使得从所述预热气体流动通路的前端侧的延长线与所述切割用氧气流动通路的延长线的交叉点到切割喷嘴前端的距离为10~20mm,所述切割喷嘴的位置设定成所述交叉点为所述工件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烃类气体为丙烷,在所述燃料气体中丙烷的含有量为0.4体积%以上且4体积%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烃类气体为甲烷,在所述燃料气体中甲烷的含有量为3体积%以上且4体积%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烃类气体为丁烷,在所述燃料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丰幸山本康之加藤隆长堀正幸上木原洋丘武田隆志
申请(专利权)人:大阳日酸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