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放线滑轮及放线滑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92080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2:44
一种组装式放线滑轮,包括滑轮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滑轮本体上的橡胶衬里,所述滑轮本体主要由至少两个滑轮块组成,相邻的滑轮块通过螺纹联接,所述橡胶衬里与所述滑轮本体的滑轮槽过盈配合,且所述滑轮槽与橡胶衬里的接触面为具有粗糙度的结合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橡胶衬里与滑轮本体为过盈配合,橡胶衬里套装在滑轮本体上,而不是通过热压粘接而成,使橡胶衬里被损坏后,更换方便,可进行人工更换,无需借助相关设备,避免了委托专业厂家更换的麻烦,更主要的是可在施工现场完成滑轮的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输电线路的放线滑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设有所述导线放线滑轮的放线滑车。
技术介绍
放线滑轮是构成放线滑车的主要部件之一。放线滑车主要包括导线放线滑轮、牵引钢丝绳滑轮和承力框架等。放线滑车是架线施工中使用最多的工器具,动辄上百套、几百套同时使用。在输电线路张力架线过程中,导线由牵引机通过放线滑车经张力机被牵引展放,即以牵引机作为牵引动力,张力机提供可调阻力矩,构成牵引绳、走板、连接器等与导线的连接系统,通过多个放线滑车来完成导线的展放,导线(地线)在展放过程中始终与地面或障碍物处于所要求的张紧状态。由于张力放线过程中,导线处于一定的张紧状 态,通过放线滑车时,与放线滑轮间产生较大的接触应力和冲击力,导线的内层铝线会有不同程度磨损或结构变化。现有的放线滑车均使用整体滑轮(如图I所示),例如专利号为200810105399. 4的专利技术专利,由滑毂、轮辐和轮槽组成,这种放线滑车具有如下不足1、橡胶衬里局部被损坏后,需要将原有衬里清除后重新挂胶,由于橡胶是在热压的同时粘接而成,清除非常困难,通常采用机加工完成。有些时候被迫直接更换滑轮;2、由于轮体结构尺寸大,需要两套大型专用设备,造成资源浪费;3、重新挂胶使用单位不能自己解决,要到专业厂家完成,时间长,工作量大,运输等成本高;4、由于轴承采用热装或压力安装,维修时拆装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装式放线滑轮及放线滑车及放线滑车,该放线滑轮结构简单,橡胶衬里更换容易,维修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组装式放线滑轮,包括滑轮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滑轮本体上的橡胶衬里,所述滑轮本体主要由至少两个滑轮块组成,相邻的滑轮块通过螺纹联接,所述橡胶衬里与所述滑轮本体的滑轮槽过盈配合,且所述滑轮槽与橡胶衬里的接触面为具有粗糙度的结合面。进一步的,所述滑轮本体由2-4个滑轮块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联接。进一步的,所述滑轮块为中部具有空腔的扇形框架,所述滑轮块的侧边设有通孔,所述螺栓顺次穿过相邻滑轮块侧边上的通孔,与所述螺母配合,将所述相邻滑轮块紧固。进一步的,所述滑轮块侧边间隔设有不少于2个通孔,所述相邻滑轮块通过不少于两组螺栓与螺母配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滑轮块轮辐结合面外侧与所述螺栓和/或与所述螺母之间设有金属补强板。进一步的,所述金属补强板的厚度不小于3_。进一步的,所述滑轮本体的轮毂设置有金属轴套,所述金属轴套与所述轮毂过渡配合。进一步的,所述轮毂外侧同轴设置有金属挡盖。进一步的,所述滑轮块的滑轮槽内径上设有凹槽,所述橡胶衬里内侧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镶嵌在所述凹槽内。一种放线滑车,包括组装式导线放线滑轮、钢丝绳滑轮以及承力框架,所述组装式导线放线滑轮与钢丝绳滑轮同轴设置在所述承力框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式放线滑轮为上述权利要求I至9任一所述的组装式导线放线滑轮。与现有技术比,本专利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是I、本专利技术的橡胶衬里与滑轮本体为过盈配合,橡胶衬里套装在滑轮本体上,而不 是通过热压粘接而成,使橡胶衬里被损坏后,更换方便,可进行人工更换,无需借助相关设备,避免了委托专业厂家更换的麻烦,更主要的是可在施工现场完成滑轮的更换。2.本专利技术的滑轮节省了除胶、再热压挂胶的工作量,减少了运输费用和时间。3.本专利技术的滑轮由多个滑轮块组装而成,易拆卸,解决了滑车维修时轴承拆装困难的问题。4.本专利技术的滑轮结构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5.节省了工程开支,提高了工效。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整体滑轮的剖视图;图2是图I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滑轮的A-A剖视图;图4是图3的侧视图;图5是图4的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滑轮块与螺栓的连接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橡胶衬里的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橡胶衬里的正视图;图9是图8的侧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中轮毂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橡胶衬里一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橡胶衬里另一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3、图4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放线滑轮,主要由3个相同的滑轮块I通过螺纹联接通过螺纹联接而成,橡胶衬里2套装在由滑轮块I螺纹联接成的滑轮本体上,且橡胶衬里2与滑轮本体过盈配合,其配合公差小于-1mm。滑轮块I为一扇形框架,每个滑轮块I的圆心角均相同为120°,3个滑轮块I组装成360°的滑轮本体;滑轮本体也可以由2个圆心角为180°的滑轮块I或4个圆心角为90°的滑轮块I组成,滑轮块I间结合表面光滑,且各滑轮块I的直径同心度不大于O. 5mm ;在滑轮块I中轴线的两侧各设有一个空腔,滑轮块I的侧边设有通孔,该通孔将空腔与滑轮块I外相通,如图6所示,将两滑轮块I对齐,螺栓6从空腔内顺次穿过相邻两滑轮块I侧边上的通孔,与螺母配合,将两滑轮块I紧固成一体;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是如图4所示,滑轮块I每个侧边优选设有2个通孔,通过两组螺栓6与螺母配合连接成一体;在滑轮块I的侧边外侧设有金属补强板7,其厚度不小于3mm,金属补强板7上设有通孔,并与设置在滑轮块I侧边上的通孔对应设置,螺栓6顺次穿过设置在一滑轮块I侧边上的金属补强板7、相邻滑轮块I的两侧边、另一滑轮块I侧边上的金属补强板7,通过与螺母配合,将两滑轮块I紧固,在侧边安装金属补强板7,可以将螺栓6与螺母配合的压力,由点通过金属补强板7覆盖到面,使滑轮块I受力均匀。 如图8和图9所示,橡胶衬里2内侧设有定位销9,在本实施例中,橡胶衬里2在内环上设有3个定位销9,分别设置在橡胶衬里2内环180°、120°、90°上,定位销9为直径大于10_的圆柱体,用于橡胶衬里2的定位及连接,3个滑轮块I的滑轮槽内分别径向设有凹槽10,每个滑轮块I的滑轮槽设有一个凹槽10,橡胶衬里2上的定位销9与凹槽10一一对应,镶嵌在凹槽10内,使橡胶衬里2在滑轮块I上套装的更加牢固;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凹槽10设置在相邻两滑轮块I的交界处,如图5所示,在滑轮块I滑轮槽的两端各设有1/2长度的凹槽,两个相邻的滑轮块I联接,组成一个完整的凹槽10,拆换橡胶衬里2时,先将滑轮块I拆分,橡胶衬里2便自然脱落;当滑轮块I的数量为2或4时,凹槽10相对应的设有2或4个,对应的橡胶衬里2在0°和180°、或在0°、90°、180°、270°设有定位销9,镶嵌在凹槽10内。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橡胶衬里2的材料符合DL/T《架空输电线路放线滑车》的要求,其具有一定的强度、韧性及弹性,达到增加滑轮整体承载能力的效果,这是保证整体承载能力的措施之一。如图11和图12所示,橡胶衬里2套装在滑轮块I的滑轮槽内,可以有多种覆盖形式,一种是挂胶层覆盖槽形底部区域,另一种是挂胶层覆盖整个槽形至边缘上部,挂胶衬里2与滑轮块I的滑轮槽表面的结合力需要克服导线通过滑车时,牵引力在滑轮的接触表面上产生一个与牵引方向相同的摩擦力,为了防止胶衬里2随着摩擦力移动,将滑轮块I的滑轮槽与橡胶衬里2的接触面设置成粗糙面,如图7所示,将滑轮块I的滑轮槽A面和C面设置成粗糙面,增加与橡胶衬里2摩擦阻力,使橡胶衬里2不会产生相对滑移,达到滑车摩阻系数不会增加的目的;不需要通过在挂胶衬里2与滑轮块I滑轮槽接触面使用胶粘剂,达到使橡胶衬里2安装的更加紧固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装式放线滑轮,包括滑轮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滑轮本体上的橡胶衬里(2),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本体主要由至少两个滑轮块(1)组成,相邻的滑轮块(1)通过螺纹联接,所述橡胶衬里(2)与所述滑轮本体的滑轮槽过盈配合,且所述滑轮槽与橡胶衬里(2)的接触面为具有粗糙度的结合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裘雅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