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实现小型化(基板占有面积的节省空间)和低高度化,并且维持强度和连接稳定性,还能够将具有弹性的夹具作为电源使用,能够得到稳定的嵌合。本电连接器10,在连接器彼此嵌合时,通过使具有弹性的第一夹具26的第一接触构件263和第二夹具46的第二接触构件463接触,用于电源;通过将插座接触器44的倾斜部445和外壳42的插入孔421的倾斜部422制成为大致同一形状,调整插座接触器44的支撑,能够得到稳定的连接;通过插座接触器44的第一倒角部446与插头接触器24的凹部243卡合而具有插合感,并且,进行定位以及使之接触;通过由接触部421和弹性部444夹持插头接触器24,能够得到稳定的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便携终端或音频设备的通信设备、电气设备或电子设备使用的电连接器,特别涉及,实现小型化(基板占有面积的节省空间)和低高度化,并且,维持强度和连接稳定性,能够得到稳定的嵌合的构造。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连接基板与基板的电连接器包含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在各自的基板上安装各自的连接器,通过嵌合连接器彼此来连接基板间。所述插头连接器至少具有插头接触器和块,所述插座连接器至少具有插座接触器和外壳。在各自的连接器中,存在根据需要使用夹具的情况。 以下列举本申请人已经申请的连接基板与基板的电连接器的文献。作为本申请人申请了的文献,列举专利文献I (特开2009-266629)、专利文献2 (特表2009-517802)、专利文献3 (特开2010-198996)和专利文献4 (特愿2011-107743)。专利文献I根据特开2009-266629的摘要,公开了一种通过电连接器10实现的构造的电连接器,以提供即使芯数少也能够确保充分的保持力、得到稳定的连接的电连接器为目的,该电连接器10包含具有插头接触器24和块22的插头连接器20,以及具有插座接触器54和外壳52的插座连接器50 ;在插头接触器24的第一接触部26,设置使插座接触器54的第二接触部56进入的凹部36 ;使在长边间距方向的两端侧、并且相对于电连接器10的中心对称的至少2个插座接触器54成为具有与凹部36卡合接触的卡合接触部80的第二插座接触器55,通过第二插座接触器55的卡合接触部80进入插头接触器24的凹部36而进行卡合接触,从而提高两个连接器20、50的相互的拔出力,并且,获得电连接。专利文献2根据特表2009-517802的摘要,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以提供实现电连接器的低高度化,并且也能够防止倾斜嵌合的电连接器为目的,其结构为插头20包含接触器24和块22,接触器24被配置为在宽度方向两侧相对,在块22的长边方向两侧,形成比接触器24的上表面38高的突出壁32,在接触器24间设置与插座50卡止的卡止凹部34,插座50包含接触器54和外壳52,接触器54被配置为在宽度方向两则相对,在外壳52设置与卡止凹部34卡合的卡合凸部64,在长边方向两侧,设置凸部壁68和突出壁32进入的卡合槽66,在长边方向的接触器54间设置比弹性部上表面70高的侧壁A69以及与侧壁A69连接设置、并且比接触部上表面73高的侧壁B71,凸部壁68的高度比接触器54的弹性部上表面70高。专利文献3根据特开2010-198996的摘要,公开了一种能够由电连接器10实现的构造的电连接器,以提供能够维持窄间距化、小型化、以及低高度、并且对于嵌合时的扭曲进行充分的保持,能够不使用多数的端子而确保电源的电连接器为目的,该电连接器10,包含插座连接器20和插头连接器50,其特征在于在各自的连接器20、50的长边间距方向的至少一方侦牝配置第一夹具54以及第二夹具25,其具有与基板连接的连接部44、74,在第一夹具54和所述第二夹具25,具有相互卡合的至少3个位置的卡合部76、77和/或卡止部46、48,使相互卡合的卡合部76、77和/或卡止部46、48中至少一个位置电气导通,作为电源使用。专利文献4根据特愿2011-107743的摘要,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以提供实现小型化(基板占有面积的节省空间)和低高度化、并且维持强度和连接稳定性、能够得到稳定的嵌合的电连接器为目的,其结构为在连接器彼此的嵌合时,通过块22的定位凹部221和外壳42的定位凸部423卡合,进行宽度方向的定位,通过使插座接触器44的倾斜部4 45和外壳42的插入孔421的倾斜部422为大致同一形状,调整插座接触器44的支撑,得到稳定的连接,通过插座接触器44的第一倒角部446与插头接触器24的凹部243卡合而具有插合(click)感,并且定位以及使之接触,通过由接触部421和弹性部444夹持插头接触器24,能够得到稳定的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通信设备、电气设备和电子设备等的小型化的发展,连接器的小型化的发展,要求实现小型化(基板占有面积的省空间)和低高度化、并且维持强度和连接稳定性以及稳定的嵌合。但是,为了实现小型化(基板占有面积的省空间)和低高度化而尽可能的薄壁化,此举存在所说的一旦薄壁化强度就降低的相反的情况。然而,在上述列举的文献中,存在以下的问题。专利文献I的构造中,因为插头和插座的接触器在I个点连接,所以难以得到稳定的连接,为了得到稳定的连接,在插座接触器设置弯曲的弹性部,不能得到宽度方向的小型化。因为为了保持强度而增加长边间距方向两侧的壁厚,所以不能得到小型化。专利文献2的构造中,因为插头和插座的连接器在I个点连接,所以难以得到稳定的连接,为了得到稳定的连接,在插座接触器设置弯曲的弹性部,不能得到宽度方向的小型化。因为为了保持强度而增加长边间距方向两侧的壁厚,所以不能得到小型化。专利文献3的构造中,在插头以及插座连接器的长边间距方向两侧分别配置夹具,因为是各自的夹具进行卡合、导通的构造,不能得到长边间距方向的小型化。因为插座接触器的接触部垂直立起,为了确保接触部的位移量而必须增加中央部分的厚度,所以不能得到宽度方向的小型化。在专利文献4的构造中,因为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的夹具彼此不接触,所以不能作为电源使用。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以往的问题点形成的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实现小型化(基板占有面积的节省空间)和低高度化,还维持强度和连接稳定性,并且能够将具有弹性的夹具作为电源使用,能够得到稳定的嵌合。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目的由以下的电连接器实现如第一方式,是装卸自由的嵌合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电连接器,包含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具有插头接触器,其具有与插座接触器接触的接触部和安装在基板的连接部;块,其保持并排列此插头接触器,同时具有所述插座连接器的嵌合部进入的第一嵌合口 ;和第一夹具,其具有安装在基板的连接部;插座连接器,具有插座接触器,其具有与插头接触器接触的接触部和安装在基板的连接部;外壳,其保持并排列此插座接触器,具有进入所述插头连接器的第一嵌合口的嵌合部和所述插头连接器进入的第二嵌合口 ;第二夹具,其具有安装在基板的连接部;所述插头接触器,通过一体成型被保持于所述块,设置有所述插座接触器进入的凹部;在所述块,在长边间距方向两侧保持所述第一夹具,并且,配置多个所述插头接触器使其在宽度方向两侧相对;在所述第一夹具,在宽度方向两侧设置安装在基板的2个连接部,并且,在大致中央附近具有与所述第二夹具接触的第一接触构件;在所述插座接触器,在所述接触部和所述连接部之间,还具有至少弯曲一次以上的弹性部和用于保持在所述外壳的固定部,并且,按照所述接触部、所述弹性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连接部的顺序配置,在所述接触部设置第一倒角部,并且,在所述弹性部设置第二倒角部,在从所述弹性部到所述接触部之间设置倾斜的倾斜部;在所述外壳,设置插入所述插座接触器的插入孔,并且,所述插入孔形成于成为弯曲状的倾斜部,在长边间距方向两侧,在宽度方向两侧,设置凹槽,在所述第二夹具的一体成型时按压所述第二夹具的同时,使所述第一夹具的连接部进入该凹槽;成为大致“ -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是装卸自由的嵌合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电连接器,包含: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具有:插头接触器,其具有与插座接触器接触的接触部和安装在基板的连接部;块,其保持并排列此插头接触器,并且具有所述插座连接器的嵌合部进入的第一嵌合口;和第一夹具,其具有安装在基板的连接部;插座连接器,具有:插座接触器,其具有与插头接触器接触的接触部和安装在基板的连接部;外壳,其保持并排列此插座接触器,并且具有进入所述插头连接器的第一嵌合口的嵌合部和所述插头连接器进入的第二嵌合口;和第二夹具,其具有安装在基板的连接部;所述插头接触器,通过一体成型被保持于所述块,设置所述插座接触器进入的凹部;在所述块,在长边间距方向两侧保持所述第一夹具,并且,配置多个所述插头接触器使得在宽度方向两侧相对;在所述第一夹具,在宽度方向两侧,设置安装在基板的2个连接部,并且,在大致中央附近具有与所述第二夹具接触的第一接触构件;在所述插座接触器,在所述接触部和所述连接部之间,还具有至少弯曲一次以上的弹性部和用于保持在所述外壳的固定部,并且,按照所述接触部、所述弹性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连接部的顺序配置,在所述接触部设置第一倒角部,并且,在所述弹性部设置第二倒角部,在从所述弹性部到所述接触部之间设置倾斜的倾斜部;在所述外壳,设置插入所述插座接触器的插入孔,并且,所述插入孔是在成为弯曲状的倾斜部形成,在所述外壳,在长边间距方向两侧,在宽度方向两侧,设置凹槽,在所述第二夹具的一体成型时按压所述第二夹具 的同时,使所述第一夹具的连接部进入该凹槽;成为大致“コ”字形状的所述第二夹具通过一体成型被保持在所述外壳,并且,在大致中央附近具有与所述第一夹具接触的第二接触构件;通过由一体成型保持大致“コ”字形状的所述第二夹具,提高嵌合时的所述外壳的破坏强度,并且,通过使具有弹性的所述第一夹具的第一接触构件与所述第二夹具的第二接触构件接触,用于电源;通过将所述插座接触器的倾斜部和所述外壳的插入孔的倾斜部形成为大致同一形状,调整所述插座接触器的支撑,能够得到稳定的连接;通过所述插座接触器的第一倒角部与所述插头接触器的凹部卡合而具有插合感,并且,进行定位以及使之接触;通过由所述接触部和所述弹性部夹持所述插头接触器,能够得到稳定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增山仁一,平井俊彦,岩下芳则,加藤宽道,生嶋秀典,
申请(专利权)人:第一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