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尖晶石钛酸锂基锂离子二次电池胀气的电解液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91952 阅读:4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2:38
一种防止尖晶石钛酸锂基锂离子二次电池胀气的电解液体系,在有机电解液体系中加入添加剂,该添加剂在电池循环过程中由于有机电解液体系自身的还原反应在Li4Ti5O12电极表面形成一层固体电解质界面膜,阻止钛酸锂电极和有机电解液的直接接触,从而防止产生胀气;添加剂为有机硼酸锂盐或作为阴离子受体的硼基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组成,添加剂的添加量为电解液体系总重量的0.001-30wt%。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有机硼酸锂盐作为有机电解液的成膜添加剂,使得其在电池循环过程中由于电解液体系自身的还原反应在活性物质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SEI膜,从而防止由于电解液和活性材料副反应产生胀气现象,提高了电池的循环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防止负极材料钛酸锂或改性钛酸锂在循环及贮存过程中产生胀气的电解液体系。在常用二次锂离子电池、动力能源电池以及储能电池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 景。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由于其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无污染以及自放电小等优点,自专利技术以来,倍受推崇,目前已经广泛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摄像机等便携式电器。随着电子设备小型化和便携化,以及绿色环保的电动汽车的出现和蓬勃发展,锂离子电池应用市场不断扩大,未来,伴随着清洁能源以及智能电网的飞速发展,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绿色经济环保的储能方式将在电网谷电和新能源(如光伏电、风电等)储存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负极采用的主要是以石墨为主的碳系负极材料,由于其嵌锂电位非常接近锂的沉积电位,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锂离子电池体系的工作电压和能量密度,但是也正是由于这种特性,碳基负极材料在高倍率充放电条件下在碳基材料表面会出现金属锂的沉积,从而严重影响了其倍率性能,使得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电池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如何能开发一种非碳基负极材料成为了关键。在众多非碳基负极材料中,尖晶石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尖晶石钛酸锂基锂离子二次电池胀气的电解液体系,在有机电解液体系中加入添加剂,该添加剂在电池循环过程中由于有机电解液体系自身的还原反应在Li4Ti5O12电极表面形成一层固体电解质界面膜,阻止钛酸锂电极和有机电解液的直接接触,从而防止产生胀气;添加剂为有机硼酸锂盐或作为阴离子受体的硼基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组成,添加剂的添加量为电解液体系总重量的0.001?30wt%。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索鎏敏胡勇胜李泓陈立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