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和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91445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2:18
一种显示装置和电子装置,其中由于环境温度的改变和随时间改变导致的光发射元件的电流变化的影响可抑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具有光发射元件,串联至光发射元件的驱动晶体管,监视光发射元件,串联至监视光发射元件的限制晶体管,用于供应恒流至监视光发射元件的恒流源,和用于输出等于输入电势的电势的电路。光发射元件的第一电极经驱动晶体管连接至电路的输出端,经限制晶体管连接至电路输入端的监视光发射元件的第一电极。驱动晶体管的沟道长度L1和沟道宽度W1,和限制晶体管的沟道长度L2和沟道宽度W2满足L1/W1∶L2/W2=1∶2到1∶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光发生元件的显示装置和电视装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涉及使用具有光发生元件的显示装置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积极开发具有通常为EL (电致发光)的光发射元件的显示装置,并且通过 利用光发射元件的优点如高图像质量,广视角,并降低了的厚度和质量而有望被广泛利用。光发射元件特征为其电阻(内阻)随周围温度(以下称为环境温度)改变。特别地,当温度超过室温时电阻减小,而当温度小于室温时电阻增加。光发射元件这样的特征示于图IOA中的曲线,图IOA示出光发射元件的电压一电流特征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光发射元件也具有这样的特征,即其电流随时间减小。光发射元件这样的特征示于图IOB的曲线中,图IOB不出光发射兀件的电压一电流特征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技术实现思路
光发射元件的前述特征引起亮度随环境温度改变或随时间改变的变化。考虑到前面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其中由于环境温度改变和随时间的改变而导致的光发射元件的电流的变化的影响能够被抑制。考虑到前述原因,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具有校正环境温度改变的功能和校正随时间改变的功能(以下统称为校正功能)。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具有光发射元件,驱动串联至光发射元件的晶体管,监视光发射元件,串联以监视光发射元件的限制晶体管,用于供应恒流以监视光发射元件的恒流源,和缓冲放大器。光发射元件的第一电极通过驱动晶体管连接至缓冲放大器的输出终端。监视光发射元件的第一电极经限制晶体管连接至缓冲放大器的输入端。驱动晶体管的沟道长度(LI)和沟道宽度(W1),和限制晶体管的沟道长度(L2)和沟道宽度(W2)满足L1/W1:L2/W2=l:2到1:10。限制晶体管总是导通。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具有光发射元件,监视光发射元件,串联至监视光发射元件的AC晶体管,用于供应恒流至监视光发射元件的恒流源,缓冲放大器。光发射元件的第一电极电连接至缓冲放大器的输出端。监视光发射元件的第一电极,AC晶体管的栅电极,和AC晶体管的源电极及漏电极中的一个连接至缓冲放大器的输入端。AC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的另一个连接至AC电源。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具有光发射元件,监视光发射元件,用于供应恒流以监视光发射元件的恒流源,缓冲放大器,连接至缓冲放大器的输入端的电容器,提供于光发射元件的第一电极和缓冲放大器的输出端之间的第一开关,提供于光发射兀件的第一电极和AC电源之间的第二开关,提供于监视光发射元件的第一电极和缓冲放大器的输入端之间的第三开关,和提供于监视光发射元件的第一电极和AC电源之间的第四开关。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具有用于施加正向偏压至光发射元件和监视光发射元件同时使第一开关和第三开关为导通状态而第二开关和第四开关为非导通状态的控制电路。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具有控制电路,其用于施加反偏电压至光发射元件和监视光发射元件同时使第一开关和第三开关为非导通状态而第二开关和第四开关为导通状态。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具有光发射元件,监视光发射元件,串联至监视光发射元件的电流源晶体管,缓冲放大器。光发射元件的第一电极电连接至缓冲放大器的输出端。监视光发射元件的第一电极和电流源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中的一个连接至缓冲放大器的输入端。电流源晶体管的栅电极连接至第一电源,电流源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的另一个连接至第二电源。电流源晶体管工作于饱和区域。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具有光发射元件,监视光发射元件,用于供应恒流至监视光发射元件的恒流源,缓冲放大器,和提供于监视光发射元件的第一电极和缓冲放大器的输入端中间的电阻器。光发射元件的第一电极电连接至缓冲放大器的输出端。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具有光发射元件,开关晶体管,监视光发射元件,串联至监视光发射元件的正偏晶体管,用于供应恒流至监视光发射元件的恒流源,和缓冲放大器。光发射元件的第一电极电连接至缓冲放大器的输出端。监视光发射元件的第一电极连接至缓冲放大器的输入端。开关晶体管的栅电极和正偏晶体管的栅电极连接至栅极线。正偏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中的一个连接至缓冲放大器的输入端而另一个连接至正偏电源。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具有包括多个像素的像素区域,源极驱动器,第一栅极驱动器,和第二栅极驱动器。每个像素具有光发射元件,用于控制视频信号输入至像素的第一晶体管,用于控制光发射元件的光发射或非光发射(non-light emission)的第二晶体管。电容器具有形成于第一和第二晶体管的栅电极同一层上的第一导电层,形成于和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布线同一层第二导电层,和形成于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的绝缘层。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具有包括多个像素的像素区域,源极驱动器,第一栅极驱动器,和第二栅极驱动器。每个像素具有光发射元件,用于控制视频信号输入至像素的第一晶体管,用于控制光发射元件的光发射或非光发射的第二晶体管,和用于保持视频信号的电容器。电容器具有形成于和第一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布线同一层的第一导电层,形成于和光发射兀件的像素电极同一层的第二导电层,形成于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的绝缘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显示白光发射元件(发射白色光的光发射元件)和监视白光发射元件的显示装置。环境温度的改变和随时间的改变由监视白光发射元件监视,且其结果反应在显示白光发射元件的电源电势上。更具体地,显示白光发射元件用恒压驱动工作而监视白光发射元件用恒流驱动工作。在恒压驱动中,恒压施加至光发射元件,然而,在恒流驱动中,恒流供应至光发射元件。当监视白光发射元件用恒流驱动工作时,环境温度的改变和随时间的改变是作为监视白光发射元件的势差示出的。当监视白光发射元件势差中这样的改变反应在显示白光发射元件的电源电势中,可校正环境温度的改变和随时间的改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中白光发射元件具有45 %到80 %的占空比,而监视白光发射元件具有45%到100%的占空比。白光发射元件的占空比是所有提供于像素区域中白光发射元件的平均占空比。占空比是发光周期对发光周期和非光发射周期如当所有输入视频信号显示白色时的写入周期的比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中白光发射元件在某些周期总的电流量小于监视白光发射元件中总的电流量。在该方式中,白光发射兀件的负载不同于监视白光发射兀件上的负载,且基于流过白光发射元件的电荷量考虑亮度衰减。因此,可执行恒亮度驱动,其中白光发射元件中电荷的量和监视白光发射元件中的电荷的量相比较,且校正白光发射元件的亮度为常数。 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具有白光发射元件,串联至白光发射元件的驱动晶体管,监视白光发射元件,串联至监视白光发射元件的限制晶体管,用于供应恒流至监视白光发射元件的恒流源,缓冲放大器,和有色层。白光发射元件的第一电极经驱动晶体管连接至缓冲放大器的输出端。监视白光发射元件的第一电极经限制晶体管连接至缓冲放大器的输入端。驱动晶体管的沟道长度(LI)和沟道宽度(Wl)和限制晶体管的沟道长度(L2)和沟道宽度(W2)满足L1/W1:L2/W2=1:2到1:10。提供白光发射元件以便与有色层交叠。限制晶体管总是开通。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具有白光发射元件,监视白光发射元件,串联至监视白光发射元件的AC晶体管,用于供应恒流至监视白光发射元件的恒流源,缓冲放大器,和有色层。白光发射元件的第一电极电连接至缓冲放大器的输出端。监视白光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置,包括:第一光发射元件;第二光发射元件;用于向所述第二光发射元件供应恒定电流的恒流源;用于输出电势的电路,输出的电势等于输入至所述电路的电势;和提供于所述第二光发射元件的第一电极和所述电路的输入端之间的电阻器;其中所述第一光发射元件的第一电极电连接至所述电路的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早川昌彦山崎优安藤由香里宮川恵介小山润纳光明安西彩山崎舜平瀬尾哲史安部宽子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