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血压积测量方法,使用加样毛细管路流体粘度测量装置、基于微处理器装置的自动控制电路及匹配程序:将待测量的血样处理后注入样本管中,使红细胞和血浆完全分离;启动加样毛细管路流体粘度测量装置,加样针底端接触到血浆的液面时,即时采集第一高度位置数据;注射泵启动按恒定流速抽取血浆,即时采集与该血浆粘度相对应的压力信号,当所述的加样针底端接触到红细胞的液面时,即时采集第二高度位置数据;微处理器装置根据第一高度位置数据、第二高度位置数据计算出静脉血样的血压积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加样毛细管路流体粘度测量装置、基于微处理器装置的自动控制电路及匹配程序,根据第一高度位置数据、第二高度位置数据计算出静脉血样的血压积结果。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200520104155. 6公开了一种基于加样毛细管路的流体粘度测量装置,有一个机架,该机架上设有加样针安装架,所述加样针安装架上固定一个毛细管式加样针,该加样针通过一个加样管路与一个加样泵连通,在所述加样针体或者所述加样管路上设置一个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通过数据线与一个解算处理器电连接,所述解算处理器通过控制线与所述加样泵输入端电连接,在所述的毛细管式加样针下方设置样本杯固定器,所述样本杯固定器中设有参照液样本杯和被测液样本杯。本专利技术具有在线检测、可即时获得检测结果、数据准确可靠的优点。但是,该专利仅能测量血浆粘度或者全血粘度。无法一机测定血浆粘度、全血粘度和血红细胞压积,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血压积测量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使用加样毛细管路流体粘度测量装置、基于微处理器装置的自动控制电路及匹配程序,根据第一高度位置数据、第二高度位置数据计算出静脉血样的血压积结果。本专利技术利用红细胞流动静压力值与血浆流动静压力值的差异,检测红细胞成分在样本管中的高度值并计算出红细胞压积。本专利技术操作简便,测量的数据精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使用加样毛细管路流体粘度测量装置、基于微处理器装置的自动控制电路及匹配程序,血压积测量的步骤是 a、将待测量的静脉血样抗凝处理后注入一个样本管中,生成抗凝全血,对所述样本管标记处理,将所述抗凝全血离心处理,使红细胞和血浆完全分离并保存在所述的样本管中; b、将所述的保存有红细胞和血浆的样本管放入样品管架中,启动加样毛细管路流体粘度测量装置,所述流体粘度测量装置中的加样针与所述的样本管的管口对正; C、令所述的加样针沿所述的样本管向下匀速移动,当所述的加样针底端接触到血浆的液面时,所述的自动控制电路即时采集第一高度位置数据并保存到微处理器装置中;当所述的加样针底端接触到血浆的液面时,所述的加样毛细管路流体粘度测量装置中的注射泵启动,从所述的样本管中按恒定流速抽取血浆; d、当抽取的血浆沿所述的加样针和加样管路到达所述的加样毛细管路流体粘度测量装置中的压力传感器位置时,所述的压力传感器输出与该血浆粘度相对应的压力信号,所述的自动控制电路即时采集该压力信号并保存到微处理器装置中;e、当所述的加样针底端接触到红细胞的液面时,所述的自动控制电路即时采集第二高度位置数据并保存到微处理器装置中;令所述的注射泵停止工作; f、启动所述的微处理器装置中的计算程序,根据第一高度位置数据、第二高度位置数据计算出所述的静脉血样的血压积结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I、本专利技术利用红细胞流动静压力值与血浆流动静压力值的差异,检测红细胞成分在样本管中的高度值并计算出红细胞压积。本专利技术操作简便,测量的数据精确。2、本专利技术能同时测定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提高了测量效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I是加样毛细管路流体粘度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2是加样毛细管路流体粘度测量装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 参见图I、图2,本专利技术的血压积测量方法,使用加样毛细管路流体粘度测量装置、基于微处理器装置的自动控制电路及匹配程序,血压积测量的步骤是 a、将待测量的静脉血样抗凝处理后注入一个样本管中,生成抗凝全血,对所述样本管标记处理,将所述抗凝全血离心处理,使红细胞和血浆完全分离并保存在所述的样本管中;本实施例中,静脉血样一般取4ml,离心成血浆与红细胞。离心可采用3000rpm,30分钟;样本管可采用BD的血流变抗凝管;本实施例中,红细胞是液体状态的红细胞,血浆是液体状态的血浆;红细胞和血浆完全分离是指液体状态的血浆、液体状态的红细胞分成上下两层; b、将所述的保存有红细胞和血浆的样本管放入样品管架中,启动加样毛细管路流体粘度测量装置,所述流体粘度测量装置中的加样针与所述的样本管的管口对正;样品管架属于现有技术,附图中没有显示; C、令所述的加样针沿所述的样本管向下匀速移动,当所述的加样针底端接触到血浆的液面时,所述的自动控制电路即时采集第一高度位置数据并保存到微处理器装置中;当所述的加样针底端接触到血浆的液面时,所述的加样毛细管路流体粘度测量装置中的注射泵启动,从所述的样本管中按恒定流速抽取血浆;本实施例中,血浆的液面高度检测采用电容法检测,电容法检测液位的高度属于现有技术,不详细描述;检测到的血浆液面高度就是样本管中的样本总高度,第一高度位置数据是指样本管中的红细胞和血浆叠加在一起的总高度值;加样针向下匀速移动的速度是I毫米/秒,在血压积测量过程中,加样针连续向下移动,并且移动速度保持不变,血浆的流速是I毫升/秒; d、当抽取的血浆沿所述的加样针和加样管路到达所述的加样毛细管路流体粘度测量装置中的压力传感器位置时,所述的压力传感器输出与该血浆粘度相对应的压力信号,所述的自动控制电路即时采集该压力信号并保存到微处理器装置中;由于该压力信号与血浆粘度有相关联和相对应的关系,微处理器装置自动将该压力信号转换成血浆粘度值(该转换属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从加样针底端到压力传感器入口的容积是140ul (微升); e、加样针沿所述的样本管向下匀速移动,当所述的加样针底端接触到红细胞的液面时,所述的自动控制电路即时采集第二高度位置数据并保存到微处理器装置中;令所述的注射泵停止工作; 本实施例中,由于血浆的粘度值与红细胞粘度值大不相同,当所述的加样针底端接触到红细胞的液面时,红细胞随即进入加样针,该红细胞进入加样针的瞬间,压力传感器输出的压力信号随即发生跃变,微处理器装置根据跃变的压力信号得知加样针底端接触到红细胞的液面,自动控制电路即时采集该高度位置数据(第二高度位置数据);第二高度位置数据是指样本管中的红细胞的高度值;本实施例中,第一高度位置数据和第二高度位置数据的测量都是以样本管底端为基准面(样本管底端是竖直坐标原点);血压积测量的环境温度是 25°C— 35°C ; f、启动所述的微处理器装置中的计算程序,根据第一高度位置数据、第二高度位置数 据计算出所述的静脉血样的血压积结果。本实施例中,血压积是第二高度数值与第一高度数值的比值。参见图I、图2,所述加样毛细管路流体粘度测量装置中有一个加样针2,加样针的顶端(出口)与加样管路201的一端连接,加样管路另一端与三通管件202入口连接,三通管件上安置一个压力传感器3,三通管件出口通过抽液管路301与电磁阀6入口连接,电磁阀上设置注射泵连接口、洗液瓶连接口,洗液瓶5通过排放管路501与电磁阀上的洗液瓶连接口连接,注射泵7通过管路与电磁阀上的注射泵连接口连接,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微处理器装置连接,自动控制电路与微处理器装置连接,自动控制电路与微处理器装置属于现有技术,不详细描述。本实施例中,三通管件为一三通阀,其型号为SMC LVM102R;压力传感器型号为Honeywell的26pca,注射泵是伊藤注射泵,其型号是1_2586。本实施例中,加样毛细管路流体粘度测量装置中有一个升降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血压积测量方法,使用加样毛细管路流体粘度测量装置、基于微处理器装置的自动控制电路及匹配程序,血压积测量的步骤是:a、将待测量的静脉血样抗凝处理后注入一个样本管中,生成抗凝全血,对所述样本管标记处理,将所述抗凝全血离心处理,使红细胞和血浆完全分离并保存在所述的样本管中;?b、将所述的保存有红细胞和血浆的样本管放入样品管架中,启动加样毛细管路流体粘度测量装置,所述流体粘度测量装置中的加样针与所述的样本管的管口对正;?c、令所述的加样针沿所述的样本管向下匀速移动,当所述的加样针底端接触到血浆的液面时,所述的自动控制电路即时采集第一高度位置数据并保存到微处理器装置中;当所述的加样针底端接触到血浆的液面时,所述的加样毛细管路流体粘度测量装置中的注射泵启动,从所述的样本管中按恒定流速抽取血浆;?d、当抽取的血浆沿所述的加样针和加样管路到达所述的加样毛细管路流体粘度测量装置中的压力传感器位置时,所述的压力传感器输出与该血浆粘度相对应的压力信号,所述的自动控制电路即时采集该压力信号并保存到微处理器装置中;e、当所述的加样针底端接触到红细胞的液面时,所述的自动控制电路即时采集第二高度位置数据并保存到微处理器装置中;令所述的注射泵停止工作;?f、启动所述的微处理器装置中的计算程序,根据第一高度位置数据、第二高度位置数据计算出所述的静脉血样的血压积结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生,谢凡,董成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普利生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