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微通道压力降测量牛顿流体粘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53154 阅读:4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8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泊肃叶定理提供一种牛顿流体粘度的测算方法,测量步骤为:将毛细管盘管及一直微通道串接并置于恒温槽内,液体通过泵注入盘管后进入0.1~1mm微通道中,以传感器测量已知粘度流体A及待测流体B在微通道内两定点间的压力降,按本发明专利技术比值算法公式获得待测流体B的粘度,其中,μ为粘度,ΔP为压力降,U为牛顿流体在直微通道内的线速度,i为流速改变的次数,为压力降与流速的统计学线性值。本发明专利技术特点是:测量设备结构简单、待测液体用量少、算法简单可靠,能够方便、快速、精确地获得牛顿流体粘度及其随温度的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牛顿流体粘度的获得方法,具体涉及通过测定已知粘度和未知粘度牛顿流体流过微通道两定点间的压力降值,采取比值算法推算牛顿流体粘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测定牛顿流体粘度的商品化仪器,包括旋转粘度计、毛细管粘度计、落球粘度计等。旋转粘度计应用广泛,其基本原理为当圆柱、圆盘等轴对称物体在液体中转动时,液体作用于其表面的剪切力将形成摩擦力矩,根据力矩的大小即可测量出液体的粘度。旋转粘度计法测量精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单,然而,此方法在测量粘度较高的液体时通常耗时很长,以达到稳定的温度状态。毛细管粘度计的基本原理基于泊肃叶定理用已知运动粘度的某种流体作为标准 流体,流过已知内径和长度的毛细管(通常采用L型检测管),以金属丝为电开关检测标准流体流经毛细管所需的时间,从而求得粘度计常数(即标准流体运动粘度与测得时间的比值),再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测得待测流体通过毛细管所需的时间,则被测流体的运动粘度即为测得时间与粘度计常数的乘积,日本生产的VMS系列和德国LAU-DA公司生产的PVS系列,都是根据这一原理设计制作的自动毛细管粘度计。此类仪器金属丝与液面接触部分不易立即断开,时间测量误差较大。中国专利88217310. 3公开了一种红外毛细管粘度计,采用红外传感器替代水银压差部件,并用电子秒表替代计时电路,干电池供电,此仪器结构简单、耗电量小。Guillot 等(Langmuir,2006(22) :6438-6445)利用高速摄像系统确定 T-型微通道内油-水两相形成稳定并流时两相界面的位置,然后根据流体连续性方程推导出两相粘度与界面位置的关系,通过其中一相的已知粘度即可计算出另一相的粘度,与文献值相比,粘度测量的相对偏差在 I 10%之间。Lan 等(Microfluid NanofIuid, 2010 (8) =687-693)采用同心共轴式微通道,利用类似的方法确定待测体系的粘度,粘度的测量值在0.6 40mPa*s,相对偏差±10%。微通道油-水两相界面法能够实现粘度的快速测量,待测样品用量少。此方法采用可视材料为基体,微通道内流体温度控制受限,较难测量流体粘度随温度的变化,公知的是,当温度偏差为0. 5°C时,有些液体的粘度偏差超过5%,所以被测流体的温度控制精度一般不超过0. 1°C。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牛顿流体粘度的简约、精确测算方法,为此,基于层流流动的泊肃叶(Poiseuille)定律,利用传感器测量流体流过微通道内两定点间的压力降,来测算流体的粘度值,实现流体粘度的快速测量。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将已知粘度流体A及待测流体B分别独立先后流过一恒温毛细管盘管、和一直微通道,测量流过该直微通道内两定点间的已知粘度流体A及待测流体B的压力降,相应的流速由计量泵读出,按比值算法公式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将已知粘度流体A及待测流体B分别独立先后流过一毛细管盘管、和一直微通道,测量流体流速和流过该直微通道内两定点间的已知粘度流体A及待测流体B的压力降,按比值算法公式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P可通过压力传感器测量,U可通过计量泵计量或经称量法计算。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盘管和直微通道置于一恒温槽、恒温箱或恒温浴内,毛细管盘管与直微通道按前后顺序连接,控制相同温度,温度精度0. I°C以上,即温度差异彡0. TC ; 流过直微通道两定点间的已知粘度流体A及待测流体B满足无滑移、等温、不可压缩及处于充分发展层流流动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槽、恒温箱或恒温浴与一个恒温控制器电路连接,通过恒温控制器控温; 所述的恒温控制器为超低温加热制冷循环器,控温范围在-95 200°C,温度精度0.I°C,即温度差异彡0. 1°C。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更为精确地流体粘度,可通过改变流体流速多次测量后对压力降与流速求和后进行计算,按比值算法公式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微通道内压力降测量段两定点间长度> 10mm,压力降测量段前后两定点至直微通道进出口的距离均为> 10mm,两定点间长度误差彡1_。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毛细管盘管内径为0.I 3mm;直微通道当量直径为0. 100 I. OOOmm,当量直径误差小于10 u m。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基于泊肃叶定理提供一种牛顿流体粘度的测算方法,测量步骤为将毛细管盘管及一直微通道串接并置于恒温槽内,液体通过泵注入盘管后进入0.1~1mm微通道中,以传感器测量已知粘度流体A及待测流体B在微通道内两定点间的压力降,按本专利技术比值算法公式获得待测流体B的粘度,其中,μ为粘度,ΔP为压力降,U为牛顿流体在直微通道内的线速度,i为流速改变的次数,为压力降与流速的统计学线性值。本专利技术特点是测量设备结构简单、待测液体用量少、算法简单可靠,能够方便、快速、精确地获得牛顿流体粘度及其随温度的变化。文档编号G01N11/08GK102768169SQ20111011557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5日专利技术者焦凤军, 苏远海, 陈光文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微通道压力降测量牛顿流体粘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已知粘度流体A及待测流体B分别独立先后流过一毛细管盘管、和一直微通道,测量流体流速和流过该直微通道内两定点间的已知粘度流体A及待测流体B的压力降,按比值算法公式:计算得待测流体B的粘度,其中,μ为粘度,ΔP为压力降,U为与压力降相对应的流体流速。FDA0000059361020000011.tif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文苏远海焦凤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