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i-Cu层状复合材料金相显示样品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90010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Ti-Cu层状复合材料金相显示样品的制备方法,经过截取及处理样品、用胶粘剂将聚四氟乙烯材料粘接在整个处理后的Ti-Cu层状复合材料表面、从粗、中到细逐步进行磨制需要显示组织的表面、用抛光布粗抛光、再进行细抛光,并侵蚀液处理,经吹干即得到Ti-Cu层状复合材料的金相显示样品。本发明专利技术采取有机械线切割方法截取试样、多道磨制、金相抛光等工序结合,并优选两种侵蚀液,解决了传统抛光膏中硬质颗粒污染、划伤表面的缺陷,制备出的试样可供金相观察及扫描电镜显微组织观察,其方法简便,且能有效地显示了Ti-Cu层状复合材料结合界面的显微组织,样品清晰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相样品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针对基体力学性质差别较大的Ti-Cu层状复合材料的金相显示样品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相对许多其它有色金属,钛(或钛合金)、铝(或铝合金)为强度、硬度、耐磨性等力学性质差别较大的金属(合金)材料,给试样金相制样制备带来很大困难。I、传统制备钛及钛合金试样时易发生的主要问题 (1)钛及钛合金的金相样品制备比钢更困难,其磨光和抛光效率非常低; (2)过度剧烈的切割和磨光过程都会在α相中产生形变孪晶; (3)对于纯度相对较高的纯钛采用冷镶嵌的方法比热压力镶嵌更为适合,因为热压力镶嵌有可能改变纯钛中氢元素的含量和分布; (4)特别对于纯钛而言,在样品制备过程中想要去除划痕和塑性流变非常困难。2、传统制备铝及铝合金试样时易发生的主要问题 (O由截取和研磨引起的变形较深; (2)在较低温度下,如18(T250°C就会发生回复和沉淀过程,而在制样过程中很容易升到这样的温度; (3 )难以消除抛光道痕及易于第二相质点间出现浮雕。3、基于铝相对钛及钛合金的重量轻、导电好、成本低,而钛及钛合金在有色金属电积提取的硫酸盐及氯酸盐介质溶液中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Ti?Cu层状复合材料金相显示样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各步骤:A、截取及处理样品:将Ti?Cu层状复合材料切割成所需尺寸,再用无水乙醇浸泡清洗样品表面10~20分钟,然后用丙酮擦拭,直至表面油污祛除干净,再用蒸馏水冲净,在空气中自然晾干,然后将横断面锉平,用胶粘剂将聚四氟乙烯材料粘接在整个处理后的Ti?Cu层状复合材料表面,最后置于光滑面上于空气中自然固化6~8小时;B、磨制:以水作润滑剂和冷却剂,依次使用400#、800#、1000#、1200#和1500#五个等级的金相水砂纸,将步骤A固化后的试样从粗、中到细逐步进行磨制需要显示组织的表面,每个等级磨制完成后均用超声清洗一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i-Cu层状复合材料金相显示样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各步骤 A、截取及处理样品将Ti-Cu层状复合材料切割成所需尺寸,再用无水乙醇浸泡清洗样品表面10 20分钟,然后用丙酮擦拭,直至表面油污祛除干净,再用蒸馏水冲净,在空气中自然晾干,然后将横断面锉平,用胶粘剂将聚四氟乙烯材料粘接在整个处理后的Ti-Cu层状复合材料表面,最后置于光滑面上于空气中自然固化6 8小时; B、磨制以水作润滑剂和冷却剂,依次使用400#、800#、1000#、1200#和1500#五个等级的金相水砂纸,将步骤A固化后的试样从粗、中到细逐步进行磨制需要显示组织的表面,每个等级磨制完成后均用超声清洗一次; C、粗抛光以水为作润滑剂和冷却剂,将步骤B磨制后的试样用抛光布抛光40 60分钟; D、细抛光以水为作润滑剂和冷却剂,将步骤C粗抛光后的试样用新的抛光布在转速1000 1500r/min下进行抛光,每抛光2 8分钟,就用脱脂棉蘸取H2O 40 60mL+HN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生刚竺培显梁方段永华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