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荧光检测的光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89885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荧光检测的光学检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发射光源、光电倍增管、第一滤光片、第二滤光片、光纤;发射光源和光电倍增管安装在结构A上,第一滤光片、第二滤光片为一组滤光片安装在结构B上,结构B上有多组滤光片;光纤由两根小光纤并拢而成,小光纤并拢的一端作为检测端,另一端分别为发射端和检测端;发射端将发射光源传递到检测端,接收端将来自检测端的光传递给光电倍增管。光纤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安装在不能绕Z轴转动的结构C上,所述的光纤有多根,多根光纤的检测端并成一排同时对与光纤并排垂直的方向进行扫描。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A、B可绕Z轴作不同步的转动;结构B上安装有多组滤光片,结构C上有多根光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配合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荧光检测的光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检测荧光的光学检测装置有多种,一种是CXD成像原理进行面状检测,一种是PMT直接对样品跟踪检测。其中对于PMT的检测方式中,为了达到对多个样品进行跟踪检测,一般会让整个装置做X向及Y向的扫描运动,从而达到在同一面方向上对多个样品进行跟踪检测;还有一种方法是检测装置不做面方向上的运动,用一根光纤连接到整个装置上,让光纤做X向及Y向的扫描运动,这样做的优点在于检测装置上的PMT不做运动,从而减小了 PMT在运动过 程中的抖动,使检测过程更加平稳。该检测形式结构分布如图I所示,其中a部分包含I个发射光源I和I个接收检测信号的光电倍增管(ΡΜ 2,其结构固定不动,;b部分包含若干对用于过滤出需要波段的光的第一滤光片、第二滤光片,b部分结构可以绕Z轴转动来实现滤光片的切换;(部分包含用于传递发射光源和接收荧光的光纤(由5、6和7部分组成)的发射端5和接收端6,其结构和a部分一样固定不动; 上述方法存在的问题为保证光纤的检测端7的面方向上(X向和Y向)的运动轨迹,则在面方向(X向及Y向)上不能有阻碍其运动结构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荧光检测的光学检测装置,当光纤做扫描运动时在X向或Y向的某一个方向上存在结构上的障碍,无法做面方向上的运动。此时让光纤只在X向或Y向的另一个方向做扫描运动,而不能做扫描的方向则根据检测的需要用多根光纤的检测来替代。即多根光纤同时做一个方向(X向或Y向)上的扫描运动对样品进行跟踪检测,而光纤上激光的发射和检测信号的接收通过光源和PMT的转动切换来实现。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专利技术包括发射光源、光电倍增管(PMT)、第一滤光片、第二滤光片、光纤; 发射光源和光电倍增管(PMT)安装在结构A上,结构A可以实现绕Z轴的转动; 第一滤光片、第二滤光片为一组安装在结构B上,结构B可以实现绕Z轴的转动,但与结构A的转动不同步;同时,结构B上安装有多组滤光片,实现不同通道的切换;且每组滤光片过滤出不同波段的光,方便多种染料的试剂使用; 用于传递光源和接收突光的光纤由两根小光纤并拢而成,其中两根小光纤的一端并作一根作为检测端,两根小光纤的另一端分别为发射端和检测端。其中,发射端将发射光源传递到检测端,接收端将来自检测端的光传递给光电倍增管。光纤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安装在结构C上,结构C固定不能绕Z轴转动;所述的用于传递光源和接收突光的光纤多根,多根光纤的检测端并成一排同时对与光纤并排垂直的方向进行扫描。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本专利技术结构A固定在Z轴上,可实现绕Z轴的转动;且结构B上安装有多组滤光片,实现不同通道的切换;用于传递光源和接收荧光的光纤也有多根。附图说明图I为传统光学检测装置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示意 图3为本专利技术检测端排布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A俯视 图5为本专利技术结构B俯视 图6为本专利技术结构C俯视 图7为本专利技术检测端排布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图2、图4所示,一种用于荧光检测的光学检测装置,包括发射光源I、光电倍增管(PMT) 2、第一滤光片3、第二滤光片4、光纤发射端5、光纤接收端6、光纤检测端7 ; 发射光源I和光电倍增管(PMT) 2安装在结构A上,结构A可以实现绕Z轴的转动;如图5所示,第一滤光片3、第二滤光片4为一组安装在结构B上,结构B可实现绕Z轴的转动,但与结构A的转动不同步;同时,结构B上安装有多组滤光片,实现不同通道的切换;且每组滤光片过滤出不同波段的光,方便多种染料的试剂使用; 用于传递光源和接收突光的光纤由两根小光纤并拢而成,其中小两根光纤的一端并作一根作为光纤检测端7,两根小光纤的另一端分别为光纤发射端5和光纤检测端6。其中,光纤发射端5将发射光源传递到光纤检测端7,光纤接收端6将来自光纤检测端7的光传递给光电倍增管2。光纤发射端5和光纤接收端6分别安装在结构C上,结构C固定不能绕Z轴转动; 如图3、图6、图7所示,所述的用于传递光源和接收荧光的光纤有多根,多根光纤的光纤检测端7并成一排同时对与光纤并排垂直的方向进行扫描。本专利技术装置工作过程如下 对结构A和结构B绕Z轴转动,切换到需要的通道,第一滤光片3对来自发射光源的光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的光传递给指定光纤的光纤发射端5,光纤发射端5将过滤后的光信号传递给光纤检测端7,光纤检测端7对外物进行扫描后将检测信号传递给该指定光纤的光纤接收端6,光纤接收端6将该检测光传递给第二滤光片4,经第二滤光片4滤光后传递给光电倍增管(PMT)。权利要求1.ー种用于荧光检测的光学检测装置,包括发射光源、光电倍增管、第一滤光片、第二滤光片、光纤; 发射光源和光电倍增管安装在结构A上,结构A可以实现绕Z轴的转动; 第一滤光片、第二滤光片为ー组安装在结构B上,结构B可以实现绕Z轴的转动,但与结构A的转动不同歩;同时,结构B上安装有多组滤光片,实现不同通道的切換;且每组滤光片过滤出不同波段的光,方便多种染料的试剂使用; 用于传递光源和接收突光的光纤由两根小光纤并拢而成,其中两根小光纤的一端并作一根作为检测端,两根小光纤的另一端分别为发射端和检测端;其中,发射端将发射光源传递到检测端,接收端将来自检测端的光传递给光电倍增管;光纤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安装在结构C上,结构C固定不能绕Z轴转动; 所述的用于传递光源和接收突光的光纤多根,多根光纤的检测端并成一排同时对与光纤并排垂直的方向进行扫描。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荧光检测的光学检测装置,本专利技术包括发射光源、光电倍增管、第一滤光片、第二滤光片、光纤;发射光源和光电倍增管安装在结构A上,第一滤光片、第二滤光片为一组滤光片安装在结构B上,结构B上有多组滤光片;光纤由两根小光纤并拢而成,小光纤并拢的一端作为检测端,另一端分别为发射端和检测端;发射端将发射光源传递到检测端,接收端将来自检测端的光传递给光电倍增管。光纤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安装在不能绕Z轴转动的结构C上,所述的光纤有多根,多根光纤的检测端并成一排同时对与光纤并排垂直的方向进行扫描。本专利技术结构A、B可绕Z轴作不同步的转动;结构B上安装有多组滤光片,结构C上有多根光纤。文档编号G01J1/42GK102865923SQ20121034913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9日专利技术者胡军荣 申请人:杭州博日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荧光检测的光学检测装置,包括发射光源、光电倍增管、第一滤光片、第二滤光片、光纤;发射光源和光电倍增管安装在结构A上,结构A可以实现绕Z轴的转动;第一滤光片、第二滤光片为一组安装在结构B上,结构B可以实现绕Z轴的转动,但与结构A的转动不同步;同时,结构B上安装有多组滤光片,实现不同通道的切换;且每组滤光片过滤出不同波段的光,方便多种染料的试剂使用;用于传递光源和接收荧光的光纤由两根小光纤并拢而成,其中两根小光纤的一端并作一根作为检测端,两根小光纤的另一端分别为发射端和检测端;其中,发射端将发射光源传递到检测端,接收端将来自检测端的光传递给光电倍增管;光纤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安装在结构C上,结构C固定不能绕Z轴转动;所述的用于传递光源和接收荧光的光纤多根,多根光纤的检测端并成一排同时对与光纤并排垂直的方向进行扫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军荣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博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