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回收装置用板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89729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余热回收装置用板片,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分为分布区及传热区,所述分布区及传热区上分别设有波纹,所述波纹包括分布在板体两端分布区的第一组波纹和分布在板体传热区的第二组波纹,其中,所述传热区的第二组波纹相邻波纹之间的间距t1、t2、t3、t4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由于所述传热区的波纹相邻波纹之间的间距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介质进入传热区后,在波纹中流通,通过从小到大的间距,使介质的压力逐渐释放,减小了波纹板承受的压力,从而,大大提高了波纹板的承压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余热回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余热回收装置用的板片,属于热交换设备的

技术介绍
余热回收装置是一种通过热量交换而将热量回收利用的装置。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节约能源,余热回收装置使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壳体、余热回收器;壳体上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余热回收器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余热回收器是余热回收装置中的关键部件。现有技术中的余热回收器由多张板片连接组成,板片通过 螺钉或其他方式连接成一体,该结构的余热回收器,板片是单一软波纹或单一硬波纹,不能很好的兼顾传热及承压,且对于侧向进料,介质的分布均匀性较差,容易出现死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传热性能好,承压能力强且结构简单的余热回收装置用板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专利技术了一种余热回收装置用板片,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分为分布区及传热区,所述分布区及传热区上分别设有波纹,所述波纹包括分布在板体两端分布区的第一组波纹和分布在板体传热区的第二组波纹,其中,所述传热区的第二组波纹相邻波纹之间的间距tl、t2、t3、t4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由于所述传热区的波纹相邻波纹之间的间距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介质进入传热区后,在波纹中流通,通过从小到大的间距,使介质的压力逐渐释放,减小了波纹板承受的压力,从而,大大提高了波纹板的承压能力。上述的余热回收装置用板片,其中,所述传热区的第二组波纹的波纹角α为45°,由于所述传热区的波纹角α为45°,使用时,介质从相应的波纹中进出,避免出现死区。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技术了一种余热回收装置用板片,包括板体1,所述板体I分为分布区3及传热区4,所述分布区3及传热区4上分别设有波纹2,所述波纹2包括分布在板体I两端分布区3的第一组波纹2-1和分布在板体I传热区4的第二组波纹2-2,其中,所述传热区4的波纹2-2相邻波纹之间的间距tl、t2、t3、t4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由于所述传热区4的波纹2-2相邻波纹之间的间距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介质进入传热区后,在波纹中流通,通过从小到大的间距,使介质的压力逐渐释放,减小了波纹板承受的压力,从而,大大提高了波纹板的承压能力。传热区4的波纹2-2相邻波纹之间的间距tl、t2、t3、t4分别为 tl 为 O. 553 ;t2 为 O. 998 ;t3 为 I. 455 ;t4 为 I. 986。为了使介质分布均匀,所述传热区4的第二组波纹2-2的波纹角α (即波纹侧面之间的夹角)为45°,采用波纹角α为45°的波纹结构,使用时,介质从相应的波纹中进出,避免出现死区。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 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权利要求1.一种余热回收装置用板片,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分为分布区及传热区,所述分布区及传热区上分别设有波纹,所述波纹包括分布在板体两端分布区的第一组波纹和分布在板体传热区的第二组波纹,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区的第二组波纹相邻波纹之间的间距tl、t2、t3、t4从小到大依次排列。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用板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区的第二组波纹的波纹角α为45°,由于所述传热区的波纹角α为45°,使用时,介质从相应的波纹中进出,避免出现死区。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余热回收装置用板片,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分为分布区及传热区,所述分布区及传热区上分别设有波纹,所述波纹包括分布在板体两端分布区的第一组波纹和分布在板体传热区的第二组波纹,其中,所述传热区的第二组波纹相邻波纹之间的间距t1、t2、t3、t4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由于所述传热区的波纹相邻波纹之间的间距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介质进入传热区后,在波纹中流通,通过从小到大的间距,使介质的压力逐渐释放,减小了波纹板承受的压力,从而,大大提高了波纹板的承压能力。文档编号F28F3/02GK102865767SQ201210362460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5日专利技术者金正风, 张仁涛, 吴剑, 叶平 申请人:江苏巴威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余热回收装置用板片,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分为分布区及传热区,所述分布区及传热区上分别设有波纹,所述波纹包括分布在板体两端分布区的第一组波纹和分布在板体传热区的第二组波纹,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区的第二组波纹相邻波纹之间的间距t1、t2、t3、t4从小到大依次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正风张仁涛吴剑叶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巴威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