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成张佳宁专利>正文

成品塑料检查井在室外排水系统中的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88795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成品塑料检查井在室外排水系统中的应用,包括井坑与基础施工、检查井接管安装、井筒安装、回填、井盖安装、闭水试验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施工方便、施工质量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成品塑料检查井在室外排水系统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现有检查井施工速度慢,对环境和城市交通的影响大,不符合文明施工、快速施工的要求。质量稳定性差,砖砌体強度低,特别在塑料管与检查井接合处,容易渗漏。上海的ー项研究报告显示,造成流沙地区管道坍塌的原因首先是接ロ渗漏,其次是检查井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施工方便、施工质量好的成品塑料检查井在室外排水 系统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ー种成品塑料检查井在室外排水系统中的应用,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施工步骤 (一)井坑与基础施工 (1)井坑与管沟同时开挖,开挖时井座主管线与管沟中管道在同一轴线;井坑边坡与管沟边坡一致;井坑开挖吋,不扰动基土超挖;如基土受到扰动,则按现行的《给排水管道エ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的有关规定,采取补救措施; (2)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或雨季施工,实行排水、降低水位措施; (3)检查井基础根据检查井基础图施工; (ニ)检查井接管安装 (1)检查井井座与管道连接安装顺序,先从接户管上游段开始安装,以井-管-井-管顺序安装,并逐渐向下游支管、干管延伸; (2)井座接头与管道连接施工方法,与同类型接头的管道连接的施工方法一致; (3)井座与汇入管、排出管连接需要变径,采用异径接头时,当汇入管径小于井座接ロ管径时,管顶平接;井座排出管接ロ大于下游管道时,管内底平接; (4)附加接头的安装,根据井筒尺寸和连接管道的直径,在井壁上开孔,孔洞圆周边缘平整,安装附加接头不倒坡; (5)在地下水位较高或雨季施工期间,在管道安装完成,但尚未进行灌水试验时,采取防止井体上浮的技术措施; (三)井筒安装 (1)井筒的长度为井座连接井筒的承ロ底部至设计地面的高度,再减去井筒顶至地面的净距;当地面或路面标高难以精确确定时,井筒长度可预留余量; (2)井筒插入井座保持垂直; (四)回填 (O回填在排水管线验收合格后进行,并与管道沟槽的回填同时进行; (2)回填前用砂土袋、钢钎、木支撑将井座、井筒固定,并排除基坑、沟槽内积水;(3)回填材料从管底基础面至管顶以上O.5m范围内的沟槽回填材料用碎石屑、粒径小于40_的砂硕、高钙粉煤灰、中粗砂或沟槽开挖出的良质土 ; (4) 在当地最大冻土深度大于等于I.Om时,在冰冻层范围内,在井筒周围不少于IOOm范围内回填中粗砂; (5)回填采用人工分层对称回填,其密实度与管道回填一致; (五)井盖安装 (1)井盖安装前精确测量井筒的长度,切割井筒的多余部分; (2)有防护盖座的污水检查井的井筒上ロ安装内盖; (六)闭水试验 按现行的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进行闭水试验。本专利技术各个管ロ连接处均采用柔性连接,连接灵活方便,有优越的水密性,彻底杜绝雨污水渗漏、泄漏,防止对地下水的二次污染。安全环保;管道与井座柔性连接,管土和井土共同运动、均匀沉降,很好的解决了传统砖砌井与塑料管道连接所产生的不均匀沉降问题,有效防止地面塌陷;采用分体组装结构、施工方便、提高工作效率、可全天候施工,砖砌和其他水泥模块砌筑井与之无法相比。井筒可现场切割、调整,适应各种安装深度要求,有效降低成本,大大提高施工进度,缩短エ期是传统检查井的10-20倍以上;高效排水内壁光滑流畅,设有导流槽,污物不易滞留,減少了堵塞的可能,有着出色的排水性能,雨污排放率是传统检查井的I 3倍;重量轻,易于运输和安装,性能可靠,承载能力强;适配性强,品种齐全,可任意调节井筒高度及在筒体上打孔,调节方向,满足工程安装的一切需求;综合造价低,维护费用少,比传统检查井更具优势;可以回收循环利用,有着巨大的社会效益。柔性连接的优点灵活方便,能克服风尘、沙灰的恶劣施工环境。还可克服因路面增高而不能重复插入的困难。以高分子树脂为加工原料,可节省宝贵的粘土资源,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ー种成品塑料检查井在室外排水系统中的应用(也就是成品塑料检查井应用于室外排水系统时的施工方法),包括下列施工步骤 (一)井坑与基础施工 (1)井坑与管沟同时开挖,开挖时井座主管线与管沟中管道在同一轴线;井坑边坡与管沟边坡一致;井坑开挖吋,不扰动基土超挖;如基土受到扰动,则按现行的《给排水管道エ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的有关规定,采取补救措施; (2)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或雨季施工,实行排水、降低水位措施; (3)检查井基础根据检查井基础图施工; (ニ)检查井接管安装 (1)检查井井座与管道连接安装顺序,先从接户管上游段开始安装,以井-管-井-管顺序安装,并逐渐向下游支管、干管延伸; (2)井座接头与管道连接施工方法,与同类型接头的管道连接的施工方法一致; (3)井座与汇入管、排出管连接需要变径,采用异径接头时,当汇入管径小于井座接ロ管径时,管顶平接;井座排出管接ロ大于下游管道时,管内底平接; (4)附加接头的安装,根据井筒尺寸和连接管道的直径,在井壁上开孔,孔洞圆周边缘平整,安装附加接头不倒坡; (5)在地下水位较高或雨季施工期间,在管道安装完成,但尚未进行灌水试验时,采取防止井体上浮的技术措施; (三)井筒安装 (1)井筒的长度为井座连接井筒的承ロ底部至设计地面的高度,再减去井筒顶至地面的净距;当地面或路面标高难以精确确定时,井筒长度可预留余量; (2)井筒插入井座保持垂直; (四)回填 (O回填在排水管线验收合格后进行,并与管道沟槽的回填同时进行; (2)回填前用砂土袋、钢钎、木支撑将井座、井筒固定,并排除基坑、沟槽内积水; (3)回填材料从管底基础面至管顶以上O.5m范围内的沟槽回填材料用碎石屑、粒径小于40_的砂硕、高钙粉煤灰、中粗砂或沟槽开挖出的良质土 ; (4)在当地最大冻土深度大于等于I.Om时,在冰冻层范围内,在井筒周围不少于IOOm范围内回填中粗砂; (5)回填采用人工分层对称回填,其密实度与管道回填一致; (五)井盖安装 (1)井盖安装前精确测量井筒的长度,切割井筒的多余部分; (2)有防护盖座的污水检查井的井筒上ロ安装内盖; (六)闭水试验 按现行的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进行闭水试验。权利要求1.一种成品塑料检查井在室外排水系统中的应用,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施工步骤 (一)井坑与基础施工 (1)井坑与管沟同时开挖,开挖时井座主管线与管沟中管道在同一轴线;井坑边坡与管沟边坡一致;井坑开挖时,不扰动基土超挖;如基土受到扰动,则按现行的《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的有关规定,采取补救措施; (2)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或雨季施工,实行排水、降低水位措施; (3)检查井基础根据检查井基础图施工; (二)检查井接管安装 (1)检查井井座与管道连接安装顺序,先从接户管上游段开始安装,以井-管-井-管顺序安装,并逐渐向下游支管、干管延伸; (2)井座接头与管道连接施工方法,与同类型接头的管道连接的施工方法一致; (3)井座与汇入管、排出管连接需要变径,采用异径接头时,当汇入管径小于井座接口管径时,管顶平接;井座排出管接口大于下游管道时,管内底平接; (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品塑料检查井在室外排水系统中的应用,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施工步骤:(一)井坑与基础施工(1)井坑与管沟同时开挖,开挖时井座主管线与管沟中管道在同一轴线;井坑边坡与管沟边坡一致;井坑开挖时,不扰动基土超挖;如基土受到扰动,则按现行的《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的有关规定,采取补救措施;?(2)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或雨季施工,实行排水、降低水位措施;(3)检查井基础根据检查井基础图施工;(二)检查井接管安装(1)检查井井座与管道连接安装顺序,先从接户管上游段开始安装,以井?管?井?管顺序安装,并逐渐向下游支管、干管延伸;(2)井座接头与管道连接施工方法,与同类型接头的管道连接的施工方法一致;(3)井座与汇入管、排出管连接需要变径,采用异径接头时,当汇入管径小于井座接口管径时,管顶平接;井座排出管接口大于下游管道时,管内底平接;(4)附加接头的安装,根据井筒尺寸和连接管道的直径,在井壁上开孔,孔洞圆周边缘平整,安装附加接头不倒坡;(5)在地下水位较高或雨季施工期间,在管道安装完成,但尚未进行灌水试验时,采取防止井体上浮的技术措施;(三)井筒安装??(1)井筒的长度为井座连接井筒的承口底部至设计地面的高度,再减去井筒顶至地面的净距;当地面或路面标高难以精确确定时,井筒长度可预留余量;??(2)井筒插入井座保持垂直;?(四)回填?(1)回填在排水管线验收合格后进行,并与管道沟槽的回填同时进行;?(2)回填前用砂土袋、钢钎、木支撑将井座、井筒固定,并排除基坑、沟槽内积水;?(3)回填材料:从管底基础面至管顶以上0.5m范围内的沟槽回填材料用碎石屑、粒径小于40mm的砂硕、高钙粉煤灰、中粗砂或沟槽开挖出的良质土;?(4)在当地最大冻土深度大于等于1.0m时,在冰冻层范围内,在井筒周围不少于100m范围内回填中粗砂;?(5)回填采用人工分层对称回填,其密实度与管道回填一致;(五)井盖安装(1)井盖安装前精确测量井筒的长度,切割井筒的多余部分;(2)有防护盖座的污水检查井的井筒上口安装内盖;(六)闭水试验按现行的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进行闭水试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张佳宁
申请(专利权)人:成张佳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