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化岩壁绿化护坡方法,在岩壁(1)上每隔5-10m,开凿一个石窝形状的植坑(2),植坑(2)上下、左右间距为5-10m;底部无需设排水孔,在距外沿最高处向下L3=5?cm处设3-5个直径为1?cm的排水孔(6),每5?cm宽度设1个排水孔(6);在植坑(2)中各放入1-2个分别植入了攀爬植物凌霄或爬墙虎种子(4)的营养钵(3);然后在营养钵(3)四周及上部堆入岩石碎片或岩屑(5),岩屑(5)的最高堆放高度低于凿坑外沿L6=2cm,高出营养钵(3)顶部L7=5cm;首次布置完成后人工浇透水。岩石碎片或岩屑可以直接在风化岩壁上取,减少了从底部往上运送土壤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建筑、交通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基本建设速度加快,因实施交通、水利、矿山、电力等建设项目而形成了大量的裸露坡面。这些裸露坡面不仅影响了生态环境景观,有些还存在地质灾害隐患,影响主体工程的安全稳定。由此,很多地方开始大力开展边坡绿化。边坡绿化的环保意义十分明显,边坡绿化可美化环境,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和滑坡,净化空气。边坡绿化是一种新兴的能有效防护裸露坡面的生态护坡方式,它与传统的工程护坡相结 合,可有效实现坡面的生态植被恢复。边坡绿化主要分为土质边坡绿化和石质边坡绿化。对于石质边坡而言,边坡绿化的环保意义尤其突出。岩石边坡一般属高陡边坡,无植物生长的条件,绿化时需要客土。对于节理不发育,稳定性良好的岩坡,可考虑藤本植物绿化;方法是在边坡附近或坡底置土,在其上栽种藤本植物,藤本植物生长、攀援、覆盖坡面。对于节理发育的岩坡,应充分考虑坡面防护。一般采用植生砼绿化,方法是先在岩坡上挂网,在采用特定配方的含有草种的植生砼,用喷锚机械设备及工艺喷射到岩坡上,植生砼凝结在岩坡上后,草种从中长出,覆盖坡面。高硬度土质边坡绿化,当土壤抗压强度大于15kg /cm2时,植物根系生长受阻,植物生长发育不良,这时可采用钻孔、开沟客土改良土壤硬度,也可以用植生砼绿化。风化岩壁到处存在,陡立面往往很高,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经常垮塌、掉屑,水分及温度条件差,植物难以生长。爬墙虎等靠吸盘攀爬的植物无法攀爬,且由于种植在地面对交通有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在岩壁(I)上每隔5-10m,开凿一个石窝形状的植坑(2),植坑(2)的深度LI为20-40cm,植坑(2)总高度L5为40_60cm,植坑(2)宽度L4为10-30cm,深入岩壁的深度L2为10_30cm ;植坑(2)上下、左右间距为5_10m ;底部无需设排水孔,在距外沿最高处向下L3=5 cm处设3-5个直径为I cm的排水孔(6),每5 cm宽度设I个排水孔(6);在植坑(2)中各放入1-2个分别植入了攀爬植物凌霄或爬墙虎种子(4)的营养钵(3);然后在营养钵(3)四周及上部堆入岩石碎片或岩屑(5),岩屑(5)的最高堆放高度低于凿坑外沿L6=2cm,高出营养钵(3)顶部L7=5cm ;首次布置完成后人工浇透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I)岩石碎片或岩屑可以直接在风化岩壁上取,减少了从底部往上运送土壤的工作量。(2)岩石碎片或岩屑可以防止降雨后,岩壁下泄水流的冲刷,有效保护营养钵中的营养土,防止其大量流失,影响植物出苗及生长。(3)岩壁在太阳的照射下,特别是向阳面温度较高,水分流失很快,岩石碎片或岩屑可以有效降低温度,减少蒸发,为植物提供一个适宜生长的水分和温度。附图说明图I为岩壁上的植坑示意图;图2植坑侧面示意图;图3植坑正面示意图;图4植坑内放入营养钵既岩屑后的不意图;I岩壁,2植坑,3营养钵,4攀爬植物凌霄或爬墙虎种子,5岩屑,6排水孔;Ll=20-40cm ;L2=10_30cm ;L3=5cm ;L4=10_30cm ;L5=40_60cm ;L6=2cm ;L7=5cm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凿坑参考图I至图4,在岩壁I上每隔5-10m,开凿一个石窝形状的植坑2,植坑2的深度LI为20-40cm,植坑2总高度L5为40_60cm,植坑2宽度L4为10_30cm,深入岩壁的深度L2为10-30cm ;底部无需设排水孔,在距外沿最高处向下L3=5 cm处设3_5个直径为I cm的排水孔6, —般每5 cm宽度设I个。 如图4所示,在植坑2中各放入1-2个分别植入了攀爬植物凌霄或爬墙虎种子4的营养钵3。然后在营养钵3四周及上部堆入岩石碎片或岩屑5,岩屑5的最高堆放高度低于凿坑外沿L6=2cm,高出营养钵3顶部L7=5cm。首次布置完成后人工浇透水。本专利技术解决了风化岩壁特别是高风化岩壁的绿化难题,用很小的工程巧妙地解决了植物生长无土、无水、夏季抗暴晒、冬季抗冻的技术难题,为风化岩壁绿化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在岩壁(I)上每隔5-10m,开凿一个石窝形状的植坑(2),植坑(2)的深度LI为20-40cm,植坑(2)总高度L5为40_60cm,植坑(2)宽度L4为10-30cm,深入岩壁的深度L2为10_30cm ;植坑(2)上下、左右间距为5_10m ;底部无需设排水孔,在距外沿最高处向下L3=5 cm处设3-5个直径为I cm的排水孔(6),每5 cm宽度设I个排水孔(6);在植坑(2)中各放入1-2个分别植入了攀爬植物凌霄或爬墙虎种子(4)的营养钵(3);然后在营养钵(3)四周及上部堆入岩石碎片或岩屑(5),岩屑(5)的最高堆放高度低于凿坑外沿L6=2cm,高出营养钵(3)顶部L7=5cm ;首次布置完成后人工浇透水。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在岩壁(1)上每隔5-10m,开凿一个石窝形状的植坑(2),植坑(2)上下、左右间距为5-10m;底部无需设排水孔,在距外沿最高处向下L3=5 cm处设3-5个直径为1 cm的排水孔(6),每5 cm宽度设1个排水孔(6);在植坑(2)中各放入1-2个分别植入了攀爬植物凌霄或爬墙虎种子(4)的营养钵(3);然后在营养钵(3)四周及上部堆入岩石碎片或岩屑(5),岩屑(5)的最高堆放高度低于凿坑外沿L6=2cm,高出营养钵(3)顶部L7=5cm;首次布置完成后人工浇透水。岩石碎片或岩屑可以直接在风化岩壁上取,减少了从底部往上运送土壤的工作量。文档编号A01G1/00GK102864785SQ20121038029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9日专利技术者赵晓光, 宋世杰, 贾锐鱼, 汤波 申请人:西安科技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化岩壁绿化护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岩壁(1)上每隔5?10m,开凿一个石窝形状的植坑(2),植坑(2)的深度L1为20?40cm,植坑(2)总高度L5为40?60cm,植坑(2)宽度L4为10?30cm,深入岩壁的深度L2为10?30cm;植坑(2)上下、左右间距为5?10m;底部无需设排水孔,在距外沿最高处向下L3=5?cm处设3?5个直径为1?cm的排水孔(6),每5?cm宽度设1个排水孔(6);在植坑(2)中各放入1?2个分别植入了攀爬植物凌霄或爬墙虎种子(4)的营养钵(3);然后在营养钵(3)四周及上部堆入岩石碎片或岩屑(5),岩屑(5)的最高堆放高度低于凿坑外沿L6=2cm,高出营养钵(3)顶部L7=5cm;首次布置完成后人工浇透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光,宋世杰,贾锐鱼,汤波,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