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氧化铜矿提供铜离子的超声除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88266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23:56
一种用氧化铜矿提供铜离子的超声除氯方法,采用氧化铜矿配料含氯锌矿物的方法,获得含有足够二价铜离子的含氯溶液;通过控制含氯溶液液温和pH,阻止含氯溶液中有碱式硫酸锌晶粒生成;让均匀加入锌粉的含氯溶液单向流经超声波声场,利用超声波作用,使锌粉在含氯溶液中呈均质化分布,强化二价铜离子还原过程产生的一价铜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氯化亚铜晶粒的除氯反应过程,尤其是消除除氯反应空白区域,并阻止氯化亚铜晶粒在锌粉表面沉积。所述的含氯锌矿物,包括氧化锌矿、次氧化锌、含锌烟尘和锌焙砂。所述的超声波声场,其超声波声强≥1w/cm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脱除硫酸锌溶液中氯离子的净化方法,尤其是一种,属净化

技术介绍
湿法炼锌电积过程要求电积新液(净化后硫酸锌溶液)含氯< O. 2g/L,以阻止氯离子腐蚀锌电积阳极板和电锌产品含铅超标,所以一般湿法炼锌电积过程都需要进行前置除氯处理;在先除氯方法有很多种,包括火法除氯法、水洗除氯法、氢氧化银除氯法、氧化亚铜除氯法、树脂除氯法和铜渣除氯法等。其中,火法除氯法和水洗除氯法,因污染环境而被淘汰;氢氧化银除氯法和氧化亚铜除氯法,因除氯成本高而难以应用;树脂除氯法,因解吸后液为高氯浓酸废液,环保处理成本较高,且除氯效果难以达到0#电锌产品要求,多为中小型湿法炼锌厂应用;铜渣除氯法,利用含铜渣配料提供铜离子,在锌粉置换除铜过程除氯,因其除氯成本低,正被越来越多的湿法炼锌厂关注和应用。铜渣除氯法的技术原理是利用在二价铜离子还原过程产生的一价铜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氯化亚铜晶粒而实现除氯过程。其优点是在除铜过程同步除氯,除氯成本低;氯化亚铜晶粒(即氯化亚铜渣)作为铜精矿售给火法炼铜厂处理,可以实现氯元素环保开路。其缺点是除氯效率低,因此用于含氯较高的锌矿物除氯时,只能作为辅助除氯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铜渣除氯法的不足,提出一种提高铜离子除氯效率的方法及其实施工艺。本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导致铜渣除氯法除氯效率低的原因包括 I)锌粉粒度。锌粉置换反应,是在锌粉表面进行的。锌粉粒度大时,参与置换反应的锌粉比表面积就小。现有除铜工艺都是采用粗锌粉,因此降低了除氯效率。2)锌粉分布。在含氯溶液中,氯离子和二价铜离子的分布是均质化的,锌粉的分布却不是均质化的。锌粉粒度越大,非均质化分布就越显著,导致含氯溶液中形成大量除氯反应空白区域。3)锌粉质量。有效锌含量越低,锌粉参与有效置换反应的表面积就越小,沉积氯化亚铜晶粒的表面积就越大。4)脱附速率。在二价铜离子还原过程产生的一价铜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的氯化亚铜晶粒,粒度很细,优先沉积在锌粉表面。在常规机械搅拌条件下,含氯溶液线速度在5m/s以下,所有锌粉颗粒呈同步流动,氯化亚铜晶粒脱附锌粉表面的脱附速率较低,以至形成包裹锌粉表面的氯化亚铜晶粒包层。5)温度和PH。锌粉置换除铜过程的工艺条件是液温60_68°C,起始PH5. 2-5. 4。在除铜过程同步除氯后,工艺条件没有进行优化调整,导致含氯溶液中生成大量碱式硫酸锌晶粒。这些碱式硫酸锌晶粒,粒度很细,优选沉积在锌粉表面,以至形成包裹锌粉表面的碱式硫酸锌晶粒包层。根据上述研究,尽管铜渣除氯法存在诸多缺陷,但经过改进,仍不失为一种很有工业化应用前景的除氯方法。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所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其特征是采用氧化铜矿配料含氯锌矿物的方法,获得含有足够二价铜离子的含氯溶液;通过控制含氯溶液液温和PH,阻止含氯溶液中有碱式硫酸锌晶粒生成;让均匀加入锌粉的含氯溶液单向流经超声波声场,利用超声波作用,使锌粉在含氯溶液中呈均质化分布,强化二价铜离子还原过程产生的一价铜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氯化亚铜晶粒的除氯反应过程,尤其是消除除氯反应空白区域,并阻止氯化亚铜晶粒在锌粉表面沉积。进一步地,所述的含氯锌矿物,包括氧化锌矿、次氧化锌、含锌烟尘和锌焙砂。进一步地,所述的超声波声场,超声波声强> lw/cm2。 进一步地,所述的氧化铜矿,可以用含铜渣或硫酸铜代替。一种的实施工艺,包括氧化铜矿磨矿一含氯锌矿物配料调浆一密闭超声浸出一超声浸出后液过滤一密闭超声除氯一超声除氯后液过滤一产出氯化亚铜晶粒和超声除氯后液滤液等过程,其特征是 1)采用氧化铜矿配料含氯锌矿物的方法,获得含有足够二价铜离子的含氯溶液,其中,二价铜离子氯离子=2 I (重量比),氧化铜矿粒度为-O. 043mm占100% ; 2)设置除氯终点液温>68°C、除氯终点PH彡5. 2的除氯环境,阻止含氯溶液中有碱式硫酸锌晶粒生成; 3)按锌粉二价铜离子=0.5-2 2重量比,将粒度-O. 074mm占80-100%的锌粉均匀加入含氯溶液; 4)在含氯溶液中设置声强>lw/cm2的超声波声场,利用超声波作用,使锌粉在含氯溶液中呈均质化分布,强化二价铜离子还原过程产生的一价铜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氯化亚铜晶粒的除氯反应过程,尤其是消除除氯反应空白区域;并阻止氯化亚铜晶粒在锌粉表面沉积形成氯化亚铜晶粒包层,使锌粉始终裸露自身包层(即锌粉新鲜表面)。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是采用氧化铜矿配料含氯锌矿物的方法,获得含有足够二价铜离子的含氯溶液;通过液温和PH控制,阻止含氯溶液中有碱式硫酸锌晶粒生成;让均匀加入锌粉的含氯溶液单向流经超声波声场,利用超声波作用,使锌粉在含氯溶液中呈均质化分布,强化二价铜离子还原过程产生的一价铜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氯化亚铜晶粒的除氯反应过程,尤其是消除除氯反应空白区域,并阻止氯化亚铜晶粒在锌粉表面沉积形成氯化亚铜晶粒包层。由此实现用氧化铜矿提供铜离子的超声除氯过程。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 I)通过研究除氯过程机理,应用超声波清除溶液中颗粒表面包层,有效解决了同步除铜除氯过程锌粉利用效率低和除氯效率低的问题。2)采用氧化铜矿提供铜离子除氯,为含氯锌矿物、尤其是高含氯锌矿物的低成本高效处理,完善了用杂质铜除杂质氯的工业化方案,尤其是为氯元素环保开路提供了低成本工业化方案。附图说明图I为一种用氧化铜矿提供铜离子的超声除氯工艺。图I中,I、氧化铜矿;2、球磨机;3、磨矿后矿浆;4、含氯锌矿物;5、硫酸溶液(或电积废液);6、蒸汽;7、调浆后矿浆;8、废气;9、超声浸出后液;10、过滤机;11、含氯溶液(即超声浸出后液滤液);12、锌粉;13、超声除氯后液;14、过滤机;15、新水;16、超声浸出后液滤渣;17、氯化亚铜晶粒(即超声除氯后液滤渣);18、超声除氯后液滤液;19、调浆槽;20、密闭超声浸出机;21、密闭超声除氯机。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所描述的范围。从图I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包括氧化铜矿I磨矿一含氯锌矿物4配料调浆一密闭超声浸出一超声浸出后液9过滤一密闭超声除氯一超声除氯后液13过滤一产出氯化亚铜晶粒17和超声除氯后液滤液18 等过程。含氯锌矿物4,包括氧化锌矿、次氧化锌、含锌烟尘和锌焙砂。氧化铜矿I可以是原矿,但最好是氧化铜精矿,氧化铜矿I还可以用含铜渣、固态或液态硫酸铜代替。氧化铜矿I与锌矿物4按总铜总氯=2:1重量比配料。技术原理和工作过程是 氧化铜矿I与新水15按固液比2:1进入球磨机2。基于氧化铜矿I的超声浸出时间比含氯锌矿物4要长,磨矿后矿浆3的氧化铜矿粒度为-O. 043mm占100%。磨矿后矿浆3与含氯锌矿物4在调浆槽19内按铜氯=2:1混合(氧化铜矿I也可以与含氯锌矿物4在球磨机2内混合),加入硫酸溶液(或电积废液)5和蒸汽6调浆,调浆固液比为 1:3-5,温度 70-90°C, PH2-3. 50调浆后矿浆7单向流经超声波声强> lw/cm2的闭超声浸出机20,超声浸出1_5分钟,产出超声浸出后液9和废气8 (废气8可由水喷射真空系统抽走进行回收处理),铜以二价铜离子形态进入超声浸出后液9。超声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氧化铜矿提供铜离子的超声除氯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氧化铜矿配料含氯锌矿物的方法,获得含有足够二价铜离子的含氯溶液;通过控制含氯溶液液温和PH,阻止含氯溶液中有碱式硫酸锌晶粒生成;让均匀加入锌粉的含氯溶液单向流经超声波声场,利用超声波作用,使锌粉在含氯溶液中呈均质化分布,强化二价铜离子还原过程产生的一价铜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氯化亚铜晶粒的除氯反应过程,尤其是消除除氯反应空白区域,并阻止氯化亚铜晶粒在锌粉表面沉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兴民曾三信汪旭明刘琴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市兴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