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型造型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748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铸模造型方法,至少由模板、砂箱、压缩装置划分成造型空间,在设置于造型空间上方并盛装型砂的型砂吹入装置的型砂喷出口附近处,喷出第一压缩空气并使的型砂吹入装置内部盛装的喷出口附近的型砂浮动化的同时,通过向型砂吹入装置内盛装的型砂的上表面上供给第二压缩空气的方式,将型砂吹入造型空间后,压缩装置向模板一侧移动并且对型砂进行压缩,通过调整第一压缩空气的压力值和喷出时间可以制造出较好的砂型。第一压缩空气的喷出时间对压缩装置相模板一侧移动的距离进行测定的同时计算出其与目标值的差异,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缩短或延长第一压缩空气的喷出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砂型造型方法。
技术介绍
日本特许厅公开的No.2002-346697号公报公开了现有的铸模的造型方法中的一种。通过模板上承载的砂箱、邻接于该砂箱上的填砂框和由上方插入填砂框内对铸模进行分割的压头而划分成造型空间,向型砂吹入装置的型砂喷出口附近的型砂上喷射压缩空气,使型砂浮动化后,向型砂的上表面供给一定时间的压缩空气,由上述型砂吹入装置向上述造型空间内吹入型砂进行填充,上述压头分别下降对型砂进行压缩,铸模的上表面与砂箱的上表面处于同一高度上。然而现有的此种构成的铸模造型方法中,根据描述型砂性状的CB值(紧实度)的变化,型砂被压缩的长度各不相同,结果出现了铸模的上表面从砂箱上表面上突起或凹陷的问题。为了消除此种问题,上述压头的高度发生了变化从而引起上述造型空间的容积也发生了变化,但是如果变化后的容积过大,压缩空气供给到型砂上表面的型砂吹入时间不足,使得型砂填充不充分。因此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开发了一种铸模造型装置,其通过型砂吹入机构的喷沙嘴从型砂吹入口将型砂吹入上下造型空间进行填充,其中该上下造型空间由侧壁上分别设有型砂吹入口的上下砂箱、设置于该上下砂箱之间的双面模板、具有嵌入设置于上下砂箱上双面模板所处位置的相反一侧的开口部上的压缩脚的压缩装置划分而成。填充后,上下压缩脚相互靠近对上下造型空间内的型砂进行压缩对铸模进行造型。然而此种构成的铸模造型装置中,虽然使用对上下造型空间内填充状态相对良好的较高压的压缩空气对型砂进行填充,此种做法却使得型砂吹入机构的喷砂嘴较易于堵塞,引起型砂填充不佳的状况,并且除去堵塞的型砂,操作也非常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止上述型砂阻塞填充不良的情况发生并制造出良好砂型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铸模造型方法,至少由模板、砂箱、压缩装置划分成一造型空间,在设置于该造型空间上方并盛装型砂的型砂吹入装置的型砂喷出口附近处,喷出第一压缩空气并使上述的型砂吹入装置内部盛装的上述喷出口附近的型砂浮动化的同时,向上述型砂吹入装置内盛装的型砂的上表面上供给第二压缩空气的方式,将上述型砂吹入上述造型空间后,上述压缩装置向上述模板一侧移动并且对该型砂进行压缩,通过调整第一压缩空气的压力值和喷出时间可以制造出较好的砂型。第一压缩空气的压力值适当的话,可以同样使第二压缩空气的压力值适当。造型空间的型砂压缩后,对压缩装置向模板一侧移动的距离进行测定的同时计算出其与目标值的差异,根据该计算结果可以缩短或延长第一压缩空气的喷出时间。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在下文中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来进行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使用实施例一所述方法的铸模造型装置的部分剖面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铸模造型装置的主要部位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所述方法的铸模造型装置的部分剖面的主视图。图4为实施例二中供给型砂吹入装置的各种压缩空气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如图1和图2所示的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造型方法进行铸模造型的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图示的铸模造型机包括有安装在长方形搬运部件1上的模板2,承载在模板2上的砂箱3,安装在砂箱3上方并可升降的填砂框4,可升降地设置于上述砂箱3的上方并且下部嵌合在填砂框4上并可自由移动的型砂填充装置5,以及设置在型砂填充装置5的下部并可通过气缸6实现升降的多个压缩脚7、7。上述搬运部件1可以通过2个水平旋转臂8、8出入于上述填砂框4的正下方,并且通过装置于下文所述的机台14上的定位汽缸9的伸长,将定位汽缸9的活塞杆嵌入搬运部件1的凹陷部位进行定位。上述搬运部件1、1上分别装有可以在上述模板2上自由上下移动的环绕设置的环状的拔模框架10,拔模框架10、10分别可以通过设置于下文所述的机台14上的向上的汽缸11、11的伸长动作上升。上述砂箱3通过其上带有把手的滚轴式输送机12进入上述模板2的正上方,并且通过上述滚轴式输送机12升降。滚轮式输送机12垂直设置于升降框架13的下表面上。升降框架13设置于立设在机台14左右的两个向上汽缸15、15的活塞杆上端之间,通过汽缸15、15的伸缩动作进行升降。汽缸15、15的液压循环管路19上设置有检测作用在上述压缩脚7上的反作用力的检测装置压力传感器20,压缩脚上负荷的压力大于设定值的话,通过来自压力传感器20的信号使得伸长的气缸6、6收缩。上述填砂框4可以通过装设于上述型砂吹入装置5左右外侧面上的多个汽缸16、16进行升降,并且上述填砂框4上穿设有与排气控制室(图未示)相连通的通气孔17、17。上述型砂吹入装置5上下贯通地设置在升降支架13上,并且型砂吹入装置5的下部设置有左右两个岔开成两条支路的型砂喷出口18、18。上述型砂吹入装置5如图2所示,喷出压缩空气并使型砂喷出口附近的型砂浮动化的压缩空气喷出装置21设置于型砂喷出口的附近位置上。下面对此种结构装置的操作进行说明。定位汽缸9动作将搬运部件1定位在机台14上,通过向上汽缸11、11的伸长使得拔模框架10上升,汽缸15、15收缩,砂箱3承载在拔模框架10上,汽缸15、15伸长,使得填砂框4与砂箱3上方相邻接,中央部位的气缸6伸长使得压缩脚7下降,由此使得模板2、拔模框架10、砂箱3、填砂框4、型砂吹入装置5和上述多个压缩脚7、7划分出造型空间。多个压缩脚7、7与上述模板2的模型部分成一定间隔设置。也就是说假设型砂压缩前压缩脚和与其相对的上述模板2的模型部分所形成的多个间隔为A、B,压缩后该间隔成为a、b时,其比例a/A、b/B大约成a/A=b/B的关系。由型砂吹入装置5的空气喷出装置喷出压缩空气并使型砂喷出口附近的型砂浮动化的同时,型砂上表面上由供给压缩空气的型砂吹入装置5向造型空间内吹入型砂进行填充,接着汽缸15、15收缩,型砂吹入装置5、压缩脚7、7等下降,对造型空间内的型砂进行预备压缩。气缸6、6收缩,压缩脚7、7上升后,汽缸15、15进一步收缩,型砂吹入装置5、压缩脚7、7等下降,对于预备压缩后的型砂进行压缩。造型空间内的型砂压缩结束时,压缩脚7、7下降的距离通过图中未显示的通用装置进行测试的同时计算出其与目标值的差异,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缩短或延长向型砂吹入装置5中型砂喷出口附近的型砂上喷压缩空气的时间,使得向造型空间内填充的型砂的填充状态发生改变。由此在其后的铸模造型过程中,利用随着CB值(紧实度)的变化,型砂的压缩长度也利用不同的原理对造型空间内的型砂进行填充。之后,汽缸15、15伸长,砂箱3等上升进行铸模的分离,汽缸16、16伸长,填砂框4回复到原来的位置,接着通过滚轴式输送机12将内有铸模的砂箱3搬出的同时将空的砂箱3搬入,结束一个循环。实施例一中的造型空间是由模板2、模板2上承载的砂箱3和邻接于砂箱3上的填砂框4、由上方插入填砂框4内部的作为上述压缩装置来分割铸模的(多个)压缩脚7、7所划分而成,但也不限定于此,例如如下文所述的实施例二中,由双面模板、对该双面模板进行夹持的上下砂箱、插入该上下砂箱上与双面模板所处侧相对一侧的开口部中的压缩装置,即上下压缩脚划分成造型空间也是可以的。结合图3、图4对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二(无砂箱的上下铸模)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该无砂箱的上下铸模造型装置包括有分别在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铸模的造型方法,其至少由模板、砂箱和压缩装置划分成一造型空间,在设置于该造型空间上方并盛装型砂的型砂吹入装置的型砂喷出口附近,喷出第一压缩空气并使上述型砂吹入装置内部盛装的上述型砂喷出口附近的型砂浮动化的同时,借助于向上述型砂吹入装置内盛装的型砂的上表面上供给第二压缩空气的方式,将上述型砂吹入上述造型空间后,上述压缩装置向上述模板一侧移动并且对该型砂进行压缩,其特征为,上述造型空间的型砂压缩结束时,对上述压缩装置向上述模板一侧移动的距离进行测量的同时计算出其与目标值的差异,在此结果的基础上缩短或延长向上述型砂喷出口附近的型砂喷出压缩空气的时间,对向上述造型空间内填充型砂的状态进行改变。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4-4-21 125529/2004;JP 2004-5-20 150485/20041.一种铸模的造型方法,其至少由模板、砂箱和压缩装置划分成一造型空间,在设置于该造型空间上方并盛装型砂的型砂吹入装置的型砂喷出口附近,喷出第一压缩空气并使上述型砂吹入装置内部盛装的上述型砂喷出口附近的型砂浮动化的同时,借助于向上述型砂吹入装置内盛装的型砂的上表面上供给第二压缩空气的方式,将上述型砂吹入上述造型空间后,上述压缩装置向上述模板一侧移动并且对该型砂进行压缩,其特征为,上述造型空间的型砂压缩结束时,对上述压缩装置向上述模板一侧移动的距离进行测量的同时计算出其与目标值的差异,在此结果的基础上缩短或延长向上述型砂喷出口附近的型砂喷出压缩空气的时间,对向上述造型空间内填充型砂的状态进行改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模的造型方法,其特征为,上述造型空间由模板、承载在模板上的砂箱和邻接在该砂箱上的填砂框、由上方向填砂框内插入的作为上述压缩装置的多重压头划分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模的造型方法,其特征为,上述造型空间由双面模板、夹持该双面模板的上下砂箱、插入位于该上下砂箱的上述双面模板所处侧相对一侧的开口部中的作为压缩装置的上下正压板而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模的造型方法,其特征为,上述第一压缩空气为0.05-0.18MPa。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铸模的造型方法,其特征为,上述第二压缩空气为0.05-0.18MPa。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铸模的造型方法,其特征为,上述双面模板上设置有透气孔,并且上述上下砂箱上设置有可以自由开关的排气孔,在向上述上下造型空间内吹入型砂的初期将上述排气孔关闭,由上述双面模板的透气孔排出压缩空气,使得上述透气孔部分的型砂紧密地进行填充,在向上述上下造型空间内吹入型砂的末期,将上述排气孔打开,上述上下造型空间内的压缩空气由上述排气孔排出,使得上述上下造型空间内上部的型砂紧密地进行填充的同时促进上述上下造型空间内压缩空气的排出。7.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铸模的造型方法,其特征为,为了对上述上下造型空间内尽可能充分地进行型砂的填充,根据造型后铸模高度的测量结果,随着上述上下造型空间的容积的改变,分别对供给上述型砂吹入机构的第一压缩空气和第二压缩空气的压力和供给时间进行调整。8.一种铸模造型方法,其由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型砂吹入口的上下砂箱、设置于该上下砂箱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田实金藤公一
申请(专利权)人: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