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玻璃封接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87120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玻璃封接方法以及应用该方法的封接装置,封接装置包括底板、环形侧壁、盖板、隔板、加热装置,环形侧壁下端坐落在底板上,并与底板气密相接,盖板气密封盖在环形侧壁上端,隔板设置在环形侧壁高度方向中部,其周边与环形侧壁内表面气密相接后,将底板、环形侧壁、盖板所包围的空间分隔成第一、第二两个密闭空间,两个密闭空间各自带有用于抽真空的抽气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真空玻璃封接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早先,本申请人向中国专利局提交了一项名称为“一种真空玻璃封接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申请号为201010555370. 3,该真空玻璃封接装置的结构如图I所示,包括抽气台I、上压板2、加热装置4,抽气台I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待封接玻璃板的容置槽7以及与容置槽7相连通的抽气口 6,为了使上压板2与抽气台I连接可靠,上压板2上还设置有环状压板3,压板3与抽气台I之间通过若干个卡兰5相固定。工作时,上压板2直接盖压在容置槽7中的待封接玻璃板8上,并且通过与容置槽7外围四周的抽气台I气密相接而将待封接玻璃板8封闭在一密闭空间中,然后通过抽气口 6对所述的密闭空间进行抽真空,并在达 到所需真空度后,利用加热装置4从密闭空间外部对待封接玻璃板上的待封接部位进行加热,通过金属钎焊工艺完成对封接部位的气密封接。利用上述封接装置加工真空玻璃时,由于在封接前,构成真空玻璃的多片玻璃板已经按真空玻璃结构相互组装在一起,而真空玻璃中形成真空空间处的间隙仅为O. 2mm左右,这样小的狭缝流导很小,在抽真空时会严重阻碍气体分子的逸出,因此,上述封接装置仍然存在真空抽取时间长,制成的真空玻璃难以达到较高真空度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真空玻璃封接装置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玻璃封接方法,同时,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提供一种真空玻璃封接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真空玻璃封接方法具体为①将待封接玻璃板送入真空室,使每块玻璃板周围的真空度都与真空室内的真空度完全相同;②抽取真空室到所需真空度后,将多片玻璃板按真空玻璃结构组装成待封接状态;③维持真空室内的真空度不变,向组装后的待封接玻璃板的表面施加压力,并在此状态下,完成对待封接玻璃板周边的气密封接。进一步,所述步骤③中,向组装后的待封接玻璃板的表面所施加的压力等于或尽可能接近大气压。本专利技术实现上述目的的另一种真空玻璃封接方法的技术方案为①以一隔板作为共同侧壁,在其两侧各设置一密闭空间;②将多片玻璃板按构成真空玻璃时的对应关系进行组装,两两相邻玻璃板至少其中之一上设置有形成真空空间的中间支撑物,并且,组装时,通过插入分隔装置,使两两相邻玻璃板之间具有足够大的间隔,以保证二者之间具有足够大的流导,使气体分子在抽真空时能够顺利逸出;③将组装后的玻璃板放入其中一个所述密闭空间中,在隔板与玻璃板保持分离状态或隔板对玻璃板不施加任何压力的状态下,同时对两个密闭空间抽真空,直至玻璃板所在密闭空间达到所需的真空度;④撤除所述分隔装置,使两两相邻玻璃板均靠压在其间设置的中间支撑物上,组装成待封接状态;⑤在保持对玻璃板所在密闭空间抽真空的状态下,提高另一密闭空间的气压,使所述隔板在两侧压差作用下变形而靠压在待封接玻璃板的表面上,并由此向待封接玻璃板施加压力;⑥利用加热装置从待封接玻璃板所在密闭空间的外部对待封接玻璃板上的待封接部位进行加热,通过金属钎焊工艺,完成对真空玻璃周边的气密封接,所用的加热装置为 感应加热装置或微波加热装置。一种真空玻璃封接装置,包括底板、环形侧壁、盖板、隔板、加热装置,环形侧壁下端坐落在底板上,并与底板气密相接,盖板气密封盖在环形侧壁上端,隔板设置在底板与盖板之间的环形侧壁内,其周边与环形侧壁内表面气密相接后,将底板、环形侧壁、盖板所包围的空间分隔成第一、第二两个密闭空间,两个密闭空间各自带有用于抽真空的抽气口 ;其中,位于隔板与底板之间的第一密闭空间用于放置待封接玻璃板;位于隔板与盖板之间的第二密闭空间则用于控制隔板的工作状态a)通过将第二密闭空间与第一密闭空间同步抽真空,使隔板与第一密闭空间中的待封接玻璃板相分离或不对待封接玻璃板施加压力;b)在保持第一密闭空间抽真空的状态下,提高第二密闭空间的气压,使隔板在两侧压差作用下靠压在待封接玻璃板上,并通过进一步提高第二密闭空间的气压,向待封接玻璃板施加压力;加热装置用于从第一密闭空间外部对待封接玻璃板上的待封接部位进行加热,通过金属钎焊工艺,完成对这些待封接部位的气密封接。 进一步,通过将第二密闭空间连通大气,来提高其气压。进一步,所述第一密闭空间的抽气口设置在所述底板和/或所述环形侧壁上,所述第二密闭空间的抽气口设置在盖板和/或环形侧壁上。进一步,所述底板与所述环形侧壁下端之间、所述盖板与所述环形侧壁上端之间均通过密封圈气密相接,所述密封圈安装在环形侧壁和/或底板、盖板上设置的密封圈安装槽中。进一步,所述加热装置为感应加热装置或微波加热装置,相应地,位于加热装置和所述待封接玻璃板之间的所述隔板或所述底板由非金属材料制成。进一步,所述隔板周边气密固定在所述环形侧壁上,在所述b)状态中,隔板在所述两侧压差作用下通过自身变形而靠压在待封接玻璃板上。进一步,所述隔板由氟橡胶制成。进一步,所述隔板周边通过膨胀节气密固定在四周的环形侧壁上;所述膨胀节为由弹性薄壁材料弯制而成的弹性体,其断面形状为曲折形,或者为包含有弧形段的曲线形,或者为同时包含曲折结构和曲线段的复合形,膨胀节通过其断面形状的伸展或压缩进行变形,膨胀节一侧与所述隔板侧边气密连接,另一侧气密固定在所述环形侧壁上;在所述b)状态中,隔板在所述两侧压差作用下通过压迫其周边的膨胀节变形或者通过压迫其周边的膨胀节变形并同时叠加自身变形而靠压在待封接玻璃板上。进一步,所述隔板由PP(聚丙烯)板或PC(聚碳酸酯)板制成。进一步,所述加热装置为激光加热装置,位于加热装置和所述待封接玻璃板之间的所述隔板或所述底板由透明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两个密闭空间,使隔板相对待封接玻璃板具有两种工作状态,由此为真空玻璃从抽真空到最后的封接提供了两种外部环境。其中,在隔板与待封接玻璃板相分离或对其不施加任何压力的状态下,构成真空玻璃的多片玻璃板之间可间隔较大距离,使每片玻璃板的周围都具有与所处真空环境(即第一密闭空间)相同的真空度,并由此使封接时真空玻璃中的真空空间具有与所处真空环境相同的真空度,这样,既缩短了抽真空的时间,又使所制作的真空玻璃具有足够闻的真空度;而提闻隔板背对待封接玻璃板一侧气压使其在两侧压差作用下靠压在待封接玻璃板上后,满足了玻璃板上的待封接部位必须在受压状态进行钎焊封接的要求;尤其是将大气压的压力经隔板直接作用在玻璃板和 中间支撑物上后,使构成真空玻璃的玻璃板及中间支撑物的受压变形在封接前已经发生,真空玻璃在离开抽气台后因受大气压力作用而继续产生的受压变形微乎其微,从而保证了真空玻璃真空度的稳定。本专利技术封接装置中的密闭空间只是用于提供真空环境,进行钎焊焊接时的加热装置则单独设置在外部,既方便了设备操作,又简化了设备构造,为真空玻璃的规模化加工创造了条件。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真空玻璃封接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对待封接玻璃板抽真空时的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对待封接玻璃板进行封接时的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对待封接玻璃板抽真空时的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对待封接玻璃板进行封接时的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对待封接玻璃板抽真空时的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对待封接玻璃板进行封接时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示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I图2、图3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玻璃封接方法,具体为:①将待封接玻璃板送入真空室,使每块玻璃板周围的真空度都与真空室内的真空度完全相同;②抽取真空室到所需真空度后,将多片玻璃板按真空玻璃结构组装成待封接状态;③维持真空室内的真空度不变,向组装后的待封接玻璃板的表面施加压力,并在此状态下,完成对待封接玻璃板周边的气密封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雁李彦兵王章生史建波庞世涛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