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置钢片机,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分为三个区域,依次为吸塑盒收纳区、钢片供应区、钢片精定位区,支架上方设有横跨上述三个区域的导杆,所述导杆上通过直线轴承固定有滑动工作台,所述滑动工作台连接有固定在支架上的驱动滑动工作台沿导杆方向在三个区域之间往复运动的气缸。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钢片置于吸塑盒,再对其进行二次精确定位,最后由机械手将钢片放置于模具内,全程自动化,节约了人力成本又缩短了成型周期,提升了产能,还保证了钢片的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内注塑钢片过程钢片的放置及定位技木,尤其涉及ー种自动置钢片机。
技术介绍
对于外观要求高的模内注塑所嵌钢片,钢片必须保持平整光滑,不能有刮花现象和划痕。而目前针对大批量生产的全自动置钢片机通常采用振动盘供料,此种供料方式容易造成钢片之间的磕碰,容易对钢片表面造成损伤,难以满足外观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置钢片机,避免钢片之间的磕碰,也保证了钢片的准确定位,实现全程自动化。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动置钢片机,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分为三个区域,依次为吸塑盒收纳区、钢片供应区、钢片精定位区,支架上方设有横跨上述三个区域的导杆,所述导杆上通过直线轴承固定有滑动工作台,所述滑动工作台连接有固定在支架上的驱动滑动工作台沿导杆方向在三个区域之间往复运动的气缸。所述钢片供应区包括用于放置装好钢片的吸塑盒的载物台,及控制载物台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由电机直接驱动的第一转轴和通过同步带带动的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方各固定有同步转轴,并且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通过齿形带与其上方的同步转轴连接。所述载物台与齿形带固定连接,并且载物台四角固定有直线轴承,与四根固定于机架的立柱滑动连接,由齿形带带动载物台沿立柱上升或下降。所述载物台四周分别设有可调整其间距的挡柱。所述滑动工作台包括钢片搬运机构和吸塑盒搬运机构,底部分别设有吸盘并各自设有控制其垂直方向运动的双轴气缸。所述钢片搬运机构下方设有检测钢片距离,发送信号至吸盘控制机构,使吸盘作吸取动作的接近传感器。所述吸塑盒上均匀分布有放置钢片的格子,所述格子呈中心対称。所述吸塑盒外围边框设有凹槽,并且外围边框对边的凹槽呈不对称分布。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比较,采用人工手动放置钢片到吸塑盒,根据吸塑盒格子形状,使钢片整体呈中心对称,再将装好钢片的吸塑盒放置于载物台,通过搬运工作台将钢片吸至精定位机构中,再由机械手置于模具内,全程钢片之间没有磕碰,定位准确,保证了生产效率跟质量。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 图2、3是本专利技术的内部核心工作部件结构示意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吸塑盒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导杆,3-滑动工作台,301-吸塑盒搬运机构,302-钢片搬运机构,4-气缸,5-载物台,6-立柱,7-挡柱,8-电机,9-齿形带,10-带轮,11-吸塑盒,1101-凹槽,12-双轴气缸,13吸盘,14-接近传感器,15-第一转轴,16-第二转轴,17-同步带,18-同步转轴。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主g在于提供ー种新型的全自动化的自动置钢片机,在保证钢片外观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全程无人值守,节约劳力,提升产能。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详细描述。应当指出,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干限定本专利技术。如附图1、2、3、4所示,一种自动置钢片机,包括一支架1,所述支架I分为三个并列的区域,依次为用于收纳空吸塑盒11的吸塑盒收纳区、放置装好钢片的吸塑盒11的钢片供应区、将钢片精准定位并交易机械手的钢片精定位区,支架上方设有横跨上述三个区域的导杆2,该导杆2上设有滑动工作台3,沿导杆2方向在三个区域之间往复运动,将钢片吸取运送至精定位区,然后将空的吸塑盒11吸取运送至吸塑盒收纳区,再人工定时清理;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由电机直接驱动的第一转轴15和通过同步带17带动的第二转轴16,第一转轴15和第二转轴16上方各固定有同步转轴18,并且第一转轴15和第二转轴16分别通过齿形带9与其上方的同步转轴18连接;所述钢片供应区包括ー用于放置装好钢片的吸塑盒11的载物台5,载物台5固定在驱动机构的齿形带9上,由电机8带动第ー转轴,同时通过同步带带动第二转轴,第一转轴15和第二转轴16上方的同步转轴18使齿形带9张紧,平稳的由第一转轴15和第二转轴16上的带轮10带动其运动,以控制载物台5的升降,并且载物台5四角固定有直线轴承,与四根固定于机架的立柱6滑动连接,使载物台5沿立柱6方向升降滑动,四个角的支撑点保证了载物台5的平衡;人工定时将放置装好钢片的吸塑盒44放入载物台即可,载物台5四周的挡柱7使成摞的吸塑盒11保持平衡、整齐,挡柱7可以根据吸塑盒11的大小调整间距。如附图2、3所示,所述滑动工作台包括钢片搬运机构302和吸塑盒搬运机构301,底部分别设有吸盘13并各自设有控制其垂直方向运动的双轴气缸12 ;所述钢片搬运机构302下方设有接近传感器14,检测钢片距离,发送信号至吸盘控制机构,使吸盘作吸取动作。如附图4所示,所述吸塑盒11上均匀分布有放置钢片的格子,所述所有格子整体呈中心对称,放置的钢片也是呈中心对称,因为手机外壳注塑成型一般为ー模两腔,模腔的形状为中心对称,该设计便于机械手对钢片的抓取和安放;所述吸塑盒11外围边框设有凹槽1101,并且外围边框对边的凹槽1101不对称,该设计是为了将吸塑盒11交错堆放,通过凹槽1101标记便于统计载物台5吸塑盒11的数量。本专利技术工作时,将装好钢片的吸塑盒11放入载物台5,预先根据成型周期设置好的电机8的转动速度带动齿形带9运动,齿形带9带动固定于其上的载物台5上升,钢片搬运机构302下方的接近传感器14感应到钢片靠近,发送信号至吸盘控制机构,钢片搬运机构302上的双轴气缸12启动,固定吸盘的结构下降,直至吸盘13将钢片吸稳,然后钢片搬运机构302将吸取的钢片搬运至精定位机构,对钢片进行精确定位,并交移机械手将钢片放入模具中,吸塑盒11中的钢片吸取完后,吸塑盒搬运机构301将空的吸塑盒11吸取移至吸塑盒收纳区,人工对吸塑盒收纳区进行定期清理,并对钢片供应区进行定期加料,全程无需专人看管。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内容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的 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置钢片机,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干 所述支架(I)分为三个区域,依次为吸塑盒收纳区、钢片供应区、钢片精定位区; 所述支架(I)上方设有横跨上述三个区域的导杆(2),所述导杆(2)上通过直线轴承固定有滑动工作台(3 ),所述滑动工作台(3 )连接有固定在支架(I)上的驱动其沿导杆(2 )在三个区域之间往复运动的气缸(4)。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置钢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片供应区包括用于放置装好钢片的吸塑盒(11)的载物台(5 ),及控制载物台运动的驱动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置钢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8),由电机(8)直接驱动的第一转轴(15)和通过同步带(17)带动的第二转轴(16),第一转轴(15)和第二转轴(16)上方各固定有同步转轴(18),并且第一转轴(15)和第二转轴(16)分别通过齿形带(9)与其上方的同步转轴(18)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置钢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5)与齿形带(9)固定连接,并且载物台(5)四角固定有直线轴承,与四根固定于机架的立柱(6)滑动连接,由齿形带(9)带动载物台(5)沿立柱(6)上升或下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置钢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5)四周分别设有可调整其间距的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置钢片机,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分为三个区域,依次为吸塑盒收纳区、钢片供应区、钢片精定位区;所述支架(1)上方设有横跨上述三个区域的导杆(2),所述导杆(2)上通过直线轴承固定有滑动工作台(3),所述滑动工作台(3)连接有固定在支架(1)上的驱动其沿导杆(2)在三个区域之间往复运动的气缸(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新勇,杨柏格,周立鸣,廖义俊,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华清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