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冷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5729 阅读:3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板冷轧机,包括平行设置的两墙板、至少两组定型辊、上传动链条、下传动链条,至少二驱动链条以及至少二驱动装置,两墙板内侧设置有相对的轴承座,每一组定型辊包括一上辊体与一下辊体,上辊体上沿圆周开设第一凹槽,下辊体对应第一凹槽的位置设置第一凸起,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相配合以对钢板实现冷轧,所述上传动链条配合定型辊的上辊体,使得其中任一上辊体转动时而带动其他上辊体转动,所述下传动链条配合定型辊的下辊体,使得其中任一下辊体转动时而带动其他上辊体转动,至少一驱动链条传动一驱动装置与任一所述上辊体,至少另一驱动链条传动另一驱动装置与任一所述下辊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钢板冷轧机,结构简单,具有较大的驱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轧设备,具体涉及ー种冷轧机,应用于对钢板的冷轧。
技术介绍
冷轧机是ー种新型的钢材质冷轧加工设备。该机可将热轧圆盘,钢板卷材加工成成品,然后进行后续制作。在ー些冷轧エ艺中,需要将钢板进行冷轧,并且需要在钢板上冷轧出特殊的结构;现有的一些汽车货箱拦板部件主要包括箱条(边框)、箱板芯(波纹板)、站称、箱堵等,冷轧成型材后将其组合焊接成货车车厢的拦板。 传统的冷轧机在冷轧车厢拦板的波纹板时,其需要的冷轧力量大,需要设置多个电机和減速机构来驱动定型辊中的承重辊和工作辊进行转动,将钢板沿着承重辊和工作辊之间进行传送。所述承重辊和工作辊的运转方向相反,这样才能将钢板挤压至承重辊和エ作辊之间。然此种采用多个电机和减速机构的冷轧机结构复杂,生产冷轧机的成本高。目前有一种冷轧机结构,其使用的电机和減速机构均为ー个,通过链条齿轮以及齿轮副的传动实现定型辊中承重辊和工作辊的反方向运动,然其整体驱动カ较小,且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提供较大驱动カ且不易损坏的钢板冷轧机。ー种钢板冷轧机,包括平行设置的两墙板、至少两组定型辊、上传动链条、下传动链条,至少ニ驱动链条以及至少ニ驱动装置,两墙板内侧设置有相对的轴承座,每ー组定型辊包括一上辊体与ー下辊体,上辊体上沿圆周开设第一凹槽,下辊体对应第一凹槽的位置设置第一凸起,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相配合以对钢板实现冷轧,所述上传动链条配合定型辊的上辊体,使得其中任一上辊体转动时而带动其他上辊体转动,所述下传动链条配合定型辊的下辊体,使得其中任一下辊体转动时而带动其他上辊体转动,至少一驱动链条传动ー驱动装置与任一所述上辊体,至少另ー驱动链条传动另ー驱动装置与任一所述下辊体。其中,所述钢板冷轧机包括第一定型辊和第二定型辊,第一定型辊和第二定型辊设置在两墙板之间的两端,所述第一定型辊包括第一上辊体和第一下辊体,所述第一上辊体上沿圆周开设第一凹槽,第一下辊体对应第一凹槽的位置设置与第一凹槽相配合的第一凸起;第二定型辊包括第二上辊体和第二下辊体,第二上辊体上沿圆周开设第二凹槽,第二下辊体上对应第二凹槽的位置设置与第二凹槽相配合的第二凸起。其中,所述凸起和凹槽配合呈梯形配合。其中,所述第一定型辊的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配合数目组为三组,所述第二定型辊的第二凸起和第二凹槽的配合数目组为五组。其中,所述第一上辊体的两端设置第一上辊轴,第一下辊体的两端设置有第一下辊轴,第一上辊轴或第一下辊轴上装配有链轮,用以配合传动链条或驱动链条。其中,所述第二上辊体的两端设置第二上辊轴,第二下辊体的两端设置有第二下辊轴,第二上辊轴或第二下辊轴上还装配有链轮,用以配合传动链条或驱动链条。其中,所述墙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张紧链轮,用以张紧所述上传动链条或下传动链条。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及与电机配合的蜗轮蜗杆减速器。其中,所述电机的转轴端设有链轮,用以配合所述驱动链条。 其中,所述上辊体与下辊体转向相反。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钢板冷轧机,采用链条传动带动定型辊进行转动,定型辊的上辊体可视为工作辊,下辊体可视为承重辊,定型辊的工作辊和承重辊单独安装链条链轮,结构简单,不存在复杂的相互连接的情況;同时为定型辊的上辊和下辊单独安装驱动机构进行驱动,两个驱动机构即可以保证较大的驱动力,并且两个驱动机构转动方向相反,实现了对钢板的冷轧挤压。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钢板冷轧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将图I中第二墙板移开后钢板冷轧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I中第一定型辊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I中第二定型辊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墙板,20-第二墙板,30-第一定型辊,40-第二定型辊,50-第一驱动链条,60-链轮,70-电机支架,80-张紧链轮,90-第一驱动装置,12-下传动链条,14-第二驱动链条,16-第二驱动链轮,18-第二驱动装置,19-上传动链条,31-第一上辊体,32-第一上辊轴,33-第一凹槽,34-第一下辊轴,35-第一下辊体,36-钢板,37-第一凸起,41-第二上辊体,42-第二上辊轴,43-第二凹槽,44-第二下辊轴,45-第二下辊体,46-钢板,47-第二凸起。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參阅图1,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钢板冷轧机包括第一墙板10、第二墙板20、第一定型辊30及第ニ定型辊40。所述第二墙板20和第一墙板10平行设置,可分别固定安装在地面。所述第二墙板20和第一墙板10的内侧设置有轴承座(图未示)。所述第一定型辊30和第二定型辊40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墙板10、第二墙板20的轴承座内。请參阅图3和图4,所述第一定型辊30包括第一上辊体31和第一下辊体35,第一上辊体31的两端设置第一上辊轴32,用以与所述第二墙板20和第一墙板10的内侧的轴承座配合;第一下辊体35的两端设置有第一下辊轴34,用以与所述第二墙板20和第一墙板10的内侧的轴承座配合。所述第一上辊体31上沿辊体圆周开设第一凹槽33,对应第一凹槽33的位置在第一下辊体35上设置第一凸起37 ;所述第一凸起37和所述第一凹槽33形状相配合。所述第一凸起37和所述第一凹槽33形状配合可根据钢板需要的压纹设计,如所述第一凸起37和第一凹槽33的截面形状可为等腰梯形和倒等腰梯形的相互配合。第一上辊体31的第一凸起37和和第一下辊体35的第一凹槽33配合数量为若干个,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37和第一凹槽33的个数分别为三个。三个第一凸起37和三个第一凹槽33用于钢板的初步起型。图3所示中,上下辊体之间为进行冷轧エ艺的钢板36。第二定型辊40与第一定型辊30结构大致相同,包括第二上辊体41和第二下辊体45。第二上辊体41两端设置第二上辊轴42 ;第二下辊体45的两端设置有第二下辊轴44。 第二上辊体41上沿辊体圆周开设第二凹槽43,对应第二凹槽43的位置在第二下辊体45上设置第二凸起47 ;第ニ凸起47和第二凹槽43形状相配合第二凸起47第二凹槽43。第二定型辊40中所述的第二凸起47和第二凹槽43的个数配合数量为若干个,本实施例中为五个。五个第二凸起47和第二凹槽43用于钢板的定型。图4所示中,上下辊体之间为进行冷轧エ艺的钢板46。所述第一定型辊30和第二定型辊40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墙板20和第一墙板10间的两端;第一定型辊30安装位置可为前端,第二定型辊40的安装位置可为后端,并且第一定型辊30和第二定型辊40顶部平齐。所述第一定型辊30和第二定型辊40的上下两个辊轴的端部安装在第一、第二墙板间相对的轴承座内。冷轧钢板首先经过第一定型辊30初步起型然后经过第二定型辊40定型。请结合參阅图2,所述第一定型辊30的第一上辊体31两端的第一上辊轴32分别安装有链轮(图未示);所述第二定型辊40的第二上辊体41两端的第二上辊轴42分别安装有链轮(图未示);两上传动链条19分别对应配合同侧的所述第一定型辊30的第一上辊轴32上的链轮与所述第二定型辊40的第二上辊轴42的链轮。如此,其中一上辊轴转动时,可带动其他的上辊轴转动。所述第一定型辊30的第一下辊体35两端的第一下辊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板冷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设置的两墙板、至少两组定型辊、上传动链条、下传动链条,至少二驱动链条以及至少二驱动装置,两墙板内侧设置有相对的轴承座,每一组定型辊包括一上辊体与一下辊体,上辊体上沿圆周开设第一凹槽,下辊体对应第一凹槽的位置设置第一凸起,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相配合以对钢板实现冷轧,所述上传动链条配合定型辊的上辊体,使得其中任一上辊体转动时而带动其他上辊体转动,所述下传动链条配合定型辊的下辊体,使得其中任一下辊体转动时而带动其他上辊体转动,至少一驱动链条传动一驱动装置与任一所述上辊体,至少另一驱动链条传动另一驱动装置与任一所述下辊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自然戴泽辉周广发卢威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宏旺金属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