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滤装置,包括外壳、盖体、滤芯、进水口和出口水,所述外壳为杯状结构,所述盖体位于外壳的上部杯口位置与外壳形成密闭的空腔,所述滤芯设置于外壳内部,所述外壳内部还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外壳分割成上下两个空腔,所述滤芯为中空的桶状结构,滤芯上部与盖体紧密接触,滤芯的底部与隔板紧密接触,在外壳上部空腔内形成一个只有过滤后的液体才可以通过的过滤形腔,所述隔板上在滤芯包围的区域内设有与外壳下面空腔连接的通孔,所述滤芯内部设有可以旋转的搅拌装置,所述盖体上设有驱动搅拌装置旋转的电机。有益效果:可以自动对过滤装置中的滤芯进行冲洗,提高了过滤装置的过滤效率和过滤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该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过滤液体中的固体杂质的过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以自动清洁过滤介质的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过滤装置主要用于分离液体和气体中的固体杂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过滤装置主要用于过滤液体中的固体杂质。目前工业中应用的过滤装置都是使液体通过过滤装置的滤芯,固体杂质被滤芯过滤出来附着在滤芯上。但是过滤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滤芯会被固体杂质堵塞,影响液体的过滤效率和过滤质量。目前的做法是更换滤芯或对滤芯进行清洗,但是更换滤芯的成本比较高;清洗滤芯需要对过滤装置进行拆卸,然后取出滤芯进行清洗,最后将清洗干净的滤芯重新装入过滤装置,经常拆卸过滤装置会影响过滤装置的寿命并且使用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自动清洗滤芯的过滤装置。技术方案一种过滤装置,包括外壳、盖体、滤芯、进水口和出口水,所述外壳为杯状结构,所述盖体位于外壳的上部杯口位置与外壳形成密闭的空腔,所述滤芯设置于外壳内部,所述外壳内部还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外壳分割成上下两个空腔,所述滤芯为中空的桶状结构,滤芯上部与盖体紧密接触,滤芯的底部与隔板紧密接触,在外壳上部空腔内形成一个只有过滤后的液体才可以通过的过滤形腔,所述隔板上在滤芯包围的区域内设有与外壳下面空腔连接的通孔,所述滤芯内部设有可以旋转的搅拌装置,所述盖体上设有驱动搅拌装置旋转的电机,所述进水口设置在外壳与滤芯之间并且位于隔板上部,所述出水口设置在隔板的下部,所述外壳被隔板分割成的上下两个空腔分别设有通过排污阀控制的排污口,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测压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述过滤装置在过滤液体时,液体通过进水口进入外壳与滤芯之间空腔,液体通过滤芯将固体杂质过滤在滤芯外部,过滤以后的液体进入滤芯内部的空腔,通过隔板上的通孔进入外壳被隔板分割的下部,最后通过出水口排出过滤装置。当过滤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滤芯被堵塞导致过滤装置内部压力升高,当过滤装置内的压力不断升高时说明滤芯堵塞严重,打开电机驱动搅拌装置旋转,搅拌装置驱使液体流向滤芯的周边对滤芯进行冲洗,固体杂质在重力作用下沉积在隔板上。当固体杂质堆积较多时打开排污阀将固体杂质通过排污口排出。当需要对过滤装置进行维修时,打开外壳底部的排污阀将剩余的液体和部分沉积在外壳底的固体杂质排出。为了使过滤装置可以自动对滤芯进行冲洗,所述测压装置与电机之间设有控制开关。设定控制开关打开和关闭的压力,当过滤装置内部压力达到设定值时自动开启电机,压力降低到设定的关闭值时关闭电机。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可以自动对过滤装置中的滤芯进行冲洗,提高了过滤装置的过滤效率和过滤质量,有效地延长了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使用和维护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一种过滤装置,包括外壳I、盖体2、滤芯3、进水口 4和出口水5,所述外壳I为杯状结构,所述盖体2位于外壳I的上部杯口位置与外壳I形成密闭的空腔,所述滤芯3设置于外壳I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I内部还设有隔板6,所述隔板6将外壳I分割成上下两个空腔,所述滤芯3为中空的桶状结构,滤芯3 上部与盖体2紧密接触,滤芯3的底部与隔板6紧密接触,在外壳I上部空腔内形成一个只有过滤后的液体才可以通过的过滤形腔,所述隔板6上在滤芯3包围的区域内设有与外壳I下面空腔连接的通孔,所述滤芯3内部设有可以旋转的搅拌装置7,所述盖体2上设有驱动搅拌装置7旋转的电机8,所述进水口 4设置在外壳I与滤芯3之间并且位于隔板6上部,所述出水口 5设置在隔板6的下部,所述外壳I被隔板6分割成的上下两个空腔分别设有通过排污阀9、10控制的排污口,所述外壳I内还设置有测压装置11 ;所述测压装置11与电机8之间设有控制开关12。本专利技术所述过滤装置在过滤液体时,液体通过进水口 4进入外壳I与滤芯3之间空腔,液体通过滤芯3将固体杂质过滤在滤芯3外部,过滤以后的液体进入滤芯3内部的空腔,通过隔板6上的通孔进入外壳I被隔板6分割的下部,最后通过出水口排5出过滤装置。当过滤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滤芯3被堵塞导致过滤装置内部压力升高,当过滤装置内的压力不断升高时说明滤芯3堵塞严重,打开电机8驱动搅拌装置7旋转,搅拌装置7驱使液体流向滤芯3的周边对滤芯3进行冲洗,固体杂质在重力作用下沉积在隔板6上。设定控制开关12打开和关闭的压力,当过滤装置内部压力达到设定值时自动开启电机8,压力降低到设定的关闭值时关闭电机8。当固体杂质堆积较多时打开排污阀9将固体杂质通过排污口排出。当需要对过滤装置进行维修时,打开外壳I底部的排污阀10将剩余的液体和部分沉积在外壳I底的固体杂质排出。权利要求1.一种过滤装置,包括外壳(I)、盖体(2)、滤芯(3)、进水口(4)和出口水(5),所述外壳(I)为杯状结构,所述盖体(2)位于外壳(I)的上部杯口位置与外壳(I)形成密闭的空腔,所述滤芯⑶设置于外壳⑴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⑴内部还设有隔板(6),所述隔板(6)将外壳(I)分割成上下两个空腔,所述滤芯(3)为中空的桶状结构,滤芯(3)上部与盖体(2)紧密接触,滤芯(3)的底部与隔板(6)紧密接触,在外壳(I)上部空腔内形成一个只有过滤后的液体才可以通过的过滤形腔,所述隔板(6)上在滤芯(3)包围的区域内设有与外壳(I)下面空腔连接的通孔,所述滤芯(3)内部设有可以旋转的搅拌装置(7),所述盖体(2)上设有驱动搅拌装置(7)旋转的电机(8),所述进水口(4)设置在外壳(I)与滤芯⑶之间并且位于隔板(6)上部,所述出水口(5)设置在隔板(6)的下部,所述外壳(I)被隔板(6)分割成的上下两个空腔分别设有通过排污阀(9、10)控制的排污口,所述外壳(I)内还设置有测压装置(1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压装置(11)与电机(8)之间设有控制开关(12)。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滤装置,包括外壳、盖体、滤芯、进水口和出口水,所述外壳为杯状结构,所述盖体位于外壳的上部杯口位置与外壳形成密闭的空腔,所述滤芯设置于外壳内部,所述外壳内部还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外壳分割成上下两个空腔,所述滤芯为中空的桶状结构,滤芯上部与盖体紧密接触,滤芯的底部与隔板紧密接触,在外壳上部空腔内形成一个只有过滤后的液体才可以通过的过滤形腔,所述隔板上在滤芯包围的区域内设有与外壳下面空腔连接的通孔,所述滤芯内部设有可以旋转的搅拌装置,所述盖体上设有驱动搅拌装置旋转的电机。有益效果可以自动对过滤装置中的滤芯进行冲洗,提高了过滤装置的过滤效率和过滤质量。文档编号B01D29/33GK102861469SQ201110187698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6日专利技术者王庆生 申请人:镇江市科能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滤装置,包括外壳(1)、盖体(2)、滤芯(3)、进水口(4)和出口水(5),所述外壳(1)为杯状结构,所述盖体(2)位于外壳(1)的上部杯口位置与外壳(1)形成密闭的空腔,所述滤芯(3)设置于外壳(1)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还设有隔板(6),所述隔板(6)将外壳(1)分割成上下两个空腔,所述滤芯(3)为中空的桶状结构,滤芯(3)上部与盖体(2)紧密接触,滤芯(3)的底部与隔板(6)紧密接触,在外壳(1)上部空腔内形成一个只有过滤后的液体才可以通过的过滤形腔,所述隔板(6)上在滤芯(3)包围的区域内设有与外壳(1)下面空腔连接的通孔,所述滤芯(3)内部设有可以旋转的搅拌装置(7),所述盖体(2)上设有驱动搅拌装置(7)旋转的电机(8),所述进水口(4)设置在外壳(1)与滤芯(3)之间并且位于隔板(6)上部,所述出水口(5)设置在隔板(6)的下部,所述外壳(1)被隔板(6)分割成的上下两个空腔分别设有通过排污阀(9、10)控制的排污口,所述外壳(1)内还设置有测压装置(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生,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科能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