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勇专利>正文

生态养鸭育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84253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20:14
生态养鸭育稻方法,属于养殖与种植技术,将雏鸭在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放入稻田,直到水稻抽穗为止,无论白天和夜晚,鸭一直生活在稻田里,稻和鸭构成一个相互依赖、共同生长的复合生态体系,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不间断的活动刺激水稻生长,产生中耕浑水效果;同时鸭的粪便作为肥料,在稻田有限的空间里生产无公害、安全的大米和鸭肉;据测算,一只鸭子在稻田共生活45-50天,排出鸭粪10公斤左右,每100只鸭子等于施入鸭粪1000公斤,折合有效氮5kg、有效磷7.5kg、有效钾3.1kg;利用鸭子的杂食性能,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虫子,每100只鸭子可节约饲料200kg,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养殖与种植技术,特别是一种。
技术介绍
传统的养鸭方法一般是半放牧半舍饲的饲养方式,主要是利用江河、湖泊生产的动物性饲料、水草及农田、江河、湖泊边生长的青绿饲料饲喂产蛋鸭,并结合放牧所获得的饲料营养,适当补饲精料。采用放牧或半放牧 饲养方式,产蛋鸭在早晨放牧前适当补饲,白天大部分时间在野外觅食、活动,傍晚回到栖息地后补饲,在相对简陋的鸭舍内完成产蛋。由于各地四季气候条件、天然饲料资源、鸭群的产蛋情况不同,饲养管理也有所不同。传统的种稻方法一般是翻土育苗以后,进行插秧,然后打药除虫、打药除草、打药防病,施肥追肥直到收获。需要大量农药、化肥,不仅成本高,还有农药残留,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态养鸭与种稻方法,以便生态施肥、除虫、除草、防病,减少农药使用,提闻广品品质,提闻经济效益。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其特征在于插秧成活后5-7天,以每半公顷稻田为一圈,投放250-300g重的雏鸭100-130只,水稻齐穗后回收鸭子,再放入同等数量的250-300g重的雏鸭,直到水稻成熟收获前3-4天回收鸭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雏鸭放入稻田,直到水稻抽穗为止,无论白天和夜晚,鸭一直生活在稻田里,稻和鸭构成一个相互依赖、共同生长的复合生态体系,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不间断的活动刺激水稻生长,产生中耕浑水效果;同时鸭的粪便作为肥料,在稻田有限的空间里生产无公害、安全的大米和鸭肉;据测算,一只鸭子在稻田共生活45-50天,排出鸭粪10公斤左右,每100只鸭子等于施入鸭粪1000公斤,折合有效氮5kg、有效磷7. 5kg、有效钾3. Ikg ;利用鸭子的杂食性能,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虫子,每100只鸭子可节约饲料200kg ;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插秧成活后5天,以每半公顷稻田为一圈,投放250g重的雏鸭100只,水稻齐穗后回收鸭子,再放入同等数量的250g重的雏鸭,直到水稻成熟收获前3天回收鸭子。实施例2。插秧成活后6天,以每半公顷稻田为一圈,投放275g重的雏鸭115只,水稻齐穗后回收鸭子,再放入同等数量的275g重的雏鸭,直到水稻成熟收获前3天回收鸭子。实施例3。 插秧成活后7天,以每半公顷稻田为ー圈,投放300g重的雏鸭130只,水稻齐穗后回收鸭子,再放入同等数量的300g重的雏鸭,直到水稻成熟收获前 4天回收鸭子。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插秧成活后5-7天,以每半公顷稻田为一圈,投放250-300g重的雏鸭100-130只,水稻齐穗后回收鸭子,再放入同等数量的250_300g重的雏鸭,直到水稻成熟收获前3-4天回收鸭子。全文摘要,属于养殖与种植技术,将雏鸭在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放入稻田,直到水稻抽穗为止,无论白天和夜晚,鸭一直生活在稻田里,稻和鸭构成一个相互依赖、共同生长的复合生态体系,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不间断的活动刺激水稻生长,产生中耕浑水效果;同时鸭的粪便作为肥料,在稻田有限的空间里生产无公害、安全的大米和鸭肉;据测算,一只鸭子在稻田共生活45-50天,排出鸭粪10公斤左右,每100只鸭子等于施入鸭粪1000公斤,折合有效氮5kg、有效磷7.5kg、有效钾3.1kg;利用鸭子的杂食性能,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虫子,每100只鸭子可节约饲料200kg,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文档编号A01G16/00GK102860286SQ201210346300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8日专利技术者张勇 申请人:张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生态养鸭育稻方法,其特征在于插秧成活后5?7天,以每半公顷稻田为一圈,投放250?300g重的雏鸭100?130只,水稻齐穗后回收鸭子,再放入同等数量的250?300g重的雏鸭,直到水稻成熟收获前3?4天回收鸭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张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