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蛙类喂食装置,属于农业养殖技术领域。所述蛙类喂食装置主要由底盘、盖板、转盘和电机组成,所述底盘和盖板组成喂食装置的箱体;所述盖板中部设置有圆形的食料盘;所述转盘位于食料盘内,且与设置在底盘上的所述电机配合连接,所述转盘的盘面分布有拨料凸起;所述电机连接有供电线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蛙类喂食装置提供了一种无噪声,无振动,对蛙类进食不造成惊吓,且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组合方式灵活,适用面广的喂食装置,能有效的提高蛙类的进食效率,降低饲养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喂食装置,特别是一种蛙类喂食装置,属于农业养殖
技术介绍
在蛙类的人工养殖中,可以采用人工诱捕活体昆虫或者投放小鱼、红虫、小虾、蚯蚓等进行喂养,但这种养殖方式仅适合较小的养殖规模,在大规模的蛙类养殖中,通常还采用配以饲料喂养的方式以满足蛙类的食物需求量;但是由于蛙类的视觉特性,只能对活动的物体能进行捕食,所以在传统的饲料饲养过程中,要采用机器震动带动饲料震动的方式,使蛙类能顺利的进食,但采用这种机械震动的方法容易产生噪音,同时这种震动也会对破坏蛙类的捕食环境,导致养殖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无噪声,无振动,对蛙类进食不造成惊吓,且使用方便、实用面广、成本低、组合方式灵活,能够水陆两用的,能够有效模拟虫子动作,让蛙类达到最佳采食效果的蛙类喂食装置,以提高蛙类的捕食效率,降低饲养成本。本技术一种蛙类喂食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蛙类喂食装置,主要由底盘、盖板、转盘和电机组成;所述底盘和盖板组成喂食装置的箱体;所述盖板中部设置有圆形的食料盘;所述转盘位于食料盘内,且与设置在底盘上的所述电机配合连接,所述转盘的盘面分布有拨料凸起;所述电机连接有供电线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底盘和盖板构成了蛙类喂食装置的箱体,电机与转盘可以直接连接,或者通过配合的齿轮连接,或者采用转轴连接,所述转盘在食料盘内由电机带动而转动,转盘上分布的拨料凸起,能够将位于所述食料盘中转盘上的喂养蛙类的饲料做出上下搅动的效果,饲料的这种上下搅动能够模拟昆虫的运动,从而引起蛙类的注意和捕食,增强进食效果,所述拨料凸起,可以在转盘上沿半径方向或以转盘中部为圆心呈多层同心圆环以均匀或不均匀分布的方式排列,例如,拨料凸起在沿半径方向上排列成一列,可以根据需求,在整个转盘圆周上均匀的设置多列拨料凸起,如设置2列,则每列拨料凸起的角度为180度,若为3列,则每列拨料凸起的角度为120度;或者所述拨料凸起在转盘上以不规则分布的形式排列。这种由电机带动转盘转动的技术方案,克服了传统机械震饲料方法所产生的震动和噪音,增强了蛙类的进食效果和饲养效率。所述转盘上部,还覆盖有柔性薄膜,所述柔性薄膜设置于转盘盘面上方食料盘的圆周上,且与食料盘采用可拆卸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柔性薄膜能将位于食料盘内的饲料与所述转盘分隔开来,能够避免在饲料过少的情况下,饲料随转盘一起转动的现象,所述柔性薄膜材料可以选自于布料或者有一定韧性和强度的塑料膜,柔性薄膜会在盘转动和饲料的运动中发生磨损,或者由于蛙类的活动而损坏,柔性薄膜与食料盘可以采用匹配的圆环与食料盘压合或者食料盘设置连接扣等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方便了柔性薄膜的维护和更换。所述拨料凸起为杆状结构,且每个杆状结构的拨料凸起的高度不一致。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拨料凸起在与转盘一起运动的过程中,能够大面积的对饲料进行搅动,拨料凸起的高度控制在1_3_的范围内,拨料凸起的高度不统一增加了这种搅动起伏的不规律性,有效的模拟虫子动作,让蛙类对饲料达到最佳的捕捉效果。所述转盘与电机通过设置于食料盘底部的转轴连接,转盘与转轴采用可拆卸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转轴连接转盘与电机,是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连接方式,能够方便的进行转盘的安装和更换,提高该喂食装置的可靠性,并方便了不同型号的转盘的更换,能够灵活的根据蛙类的成长周期来更换适合的转盘,例如,在饲养初期,蛙类的 个体较小,就选用连接部高点的转盘,让盘面与盖板表面的高度差小点,方便蛙类进食的同时也能够防止小蛙跳进盘中跳不出的情况,随着蛙类的成长,可以换连接部低点的转盘,让盘面与盖板表面见的高度差大点,就可以盛放更多的饲料,即使蛙类跳入转盘中,也能够轻易的跳出去,同时,在转盘运转的过程中,转盘上的拨料凸起会慢慢的磨损,使得对饲料的搅动变差,可拆卸方式连接能很好的解决这个技术问题。所述盖板与底盘的结合处设置有密封防水圈,所述转轴与食料盘的结合处设置有密封防水圈。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密封防水圈的设计能够让该喂食装置在水中使用的时候也不至于进水对电机造成损坏,扩大该装置的使用范围和可靠性,使其能够灵活的用于各种环境。所述喂食装置本体为方形结构,所述盖板上设置至少2套食料盘,且每个食料盘内均设置有相匹配的转盘和电机。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至少2套相匹配的食料盘、转盘、转轴和电机,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蛙类进食的面积,提高进食效率,并能有效的降低单个喂食装置的成本,方形结构便于安装、摆放和使用。所述食料盘的上部边缘为斜坡结构。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斜坡结构能够有效的防止在转盘和拨料凸起对食料的搅动过程中将饲料带到盖板上而降低蛙类的进食效果,带到盖板上的饲料甚至随蛙类的活动而弹出喂食装置,造成饲料的浪费。所述盖板上,还设置有电源预留孔,所述电源预留孔设置有连接导线与所述供电线路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电源预留孔能方便各个喂食装置本体间的电源连接,提供一个经济的电源连接方案,同时也避免了过多的露在外面的供电导线对蛙类的活动产生影响,甚至造成导线的断裂,所述电源预留孔在未使用的情况下是密封的,以防止水的进入。所述蛙类喂食装置本体的侧边上,设置有用于喂食装置本体间相互连接的连接扣。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食装置本体的两侧边上匹配的公母连接扣,能够相当方便的进行喂食装置本体间的连接组合和拆卸,可以灵活的根据养殖规模确定喂食的面积。所述电机所在位置的底盘上,是与电机匹配的凹形结构,所述底盘与盖板之间,还设置有支撑片。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匹配的凹形结构能够有效的将喂食装置本体的厚底降低,方便安放并降低制造成本;支撑片的存在,保证了盖板和底盘的机械强度,増加装置的可靠性。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ー种蛙类喂食装置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克服了传统喂食机振动大、噪声大,至使蛙类造成恐慌不吃食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无噪声,无振动,对蛙类进食不造成惊吓,且使用方便、实用面广,可根据场地大小进行単独或者多个并联组合使用,适合各个品种蛙类养殖的蛙类喂食装置,其成本低、能够水 陆两用的,能够效模拟虫子动作,能让蛙类达到最佳采食效果,提高蛙类的捕食效率,降低饲养成本。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蛙类喂食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蛙类喂食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蛙类喂食装置的侧视图。图中标记1_底盘、2_盖板、3_食料盘、4_转盘、5_电机、6_拨料凸起、7_转轴、8-电源预留孔、9-支撑片、10-连接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歩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本技术的蛙类喂食装置,如图I所示,方形的底盘I采用塑料材质做成,在底盘I两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如图2所示的相匹配的连接扣10,底盘I上面有2个安装电机5的如图2和图3所示的凹形结构,两安装电机5的凹形结构之间的底盘I上还设置有支撑片9,将电机5安装在凹形结构中,并与供电线路连接;方形盖板2也采用塑料材质做成,与底盘I相匹配,盖板2的ー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蛙类喂食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底盘(1)、盖板(2)、转盘(4)和电机(5)组成;所述底盘(1)和盖板(2)组成喂食装置的箱体;所述盖板(2)中部设置有圆形的食料盘(3);所述转盘(4)位于食料盘(3)内,且与设置在底盘(1)上的所述电机(5)配合连接,所述转盘(4)的盘面分布有拨料凸起(6);所述电机(5)连接有供电线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军,
申请(专利权)人:绵竹市刘春军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