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类喂食出料机构及其喂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24161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2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蛙类喂食出料机构及其喂食机,属于蛙类养殖技术及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蛙类喂食方法是将食料在离心力作用下抛出,出料机构、喂食机包括圆环状的基板,基板的环周设置有若干径向贯穿的孔道,该基板可绕轴心旋转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蛙类喂食出料机构及喂食机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可靠,通过离心原理能够有效将食料模拟出活体昆虫的运行轨迹,大大的提高了对蛙类的诱导作用,提高了捕食的成功率,能极大的提高蛙类人工养殖的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养殖业中的设备,尤其是一种蛙类养殖业中用到的喂食出料机构及采用该出料机构的蛙类喂食机,属于蛙类养殖专用设备

技术介绍
蛙类的人工喂养中,一般采用饲料喂养为主,同时辅以鲜活饵料。由于蛙类的视觉特性,使得人工喂养中需要将饲料实现运动才能引起蛙类的捕食。传统的蛙类人工养殖中,为了解决蛙类进食的问题,蛙类喂食机主要采用震动的原理带动饲料诱导蛙类进食。但采用这种机械震动的方法容易产生噪音,同时这种震动也会对破坏蛙类的捕食环境,导致养殖效率不高。申请人在蛙类的人工养殖诱导喂食装置上做了全面的研究和探索。CN202635363U和CN 203407368U中记载了一种采用搅动的方式带动饵料的蛙类喂食装置。相比于震动原理,搅动的方式能够更好的避免因震动和震动中产生的噪音对蛙类的进食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蛙类人工养殖中的短板,提高了养殖效率。另外,CN 203897067U和CN203860259U中分别记载了采用传输带来传输食料以诱导蛙类进食的蛙类喂食装置。相比于CN202635363U和CN 203407368U,采用传输带来传输食料的方案能够较好的解决蛙类进食面积和食料动态模拟的问题,进一步的提高了蛙类养殖的效率。随着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如何进一步的提高蛙类人工养殖中的进食效率,并且提高食料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适合更大规模的蛙类人工养殖,蛙类喂食机的研发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和主要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蛙类喂食方法、喂食出料机构和基于该机构的蛙类喂食机,以提高青蛙的人工养殖进食效率。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蛙类喂食方法,将食料在离心力作用下抛出。蛙类喂食出料机构,包括圆环状的基板,基板的环周设置有若干径向贯穿的孔道,该基板可绕轴心旋转设置。本技术的蛙类喂食出料机构,进一步的是由若干基板共轴心堆叠而成。进一步的,在沿轴向上,各基板的外径依次增加,或依次减小。进一步的,相邻基板的孔道错位布置。蛙类喂食机,采用上述的出料机构和储料盒,储料盒的出料口通向基板的内环空间,出料机构在旋转状态通过离心力将储料盒内的食料从基板的孔道分散开。进一步的,所述出料机构由至少2层基板共轴心堆叠而成。进一步的,轴向由上至下,各基板的外径依次增加,或依次减小。进一步的,所述出料机构的轴心设置有一中心柱,所述中心柱与基板的内环形成环形的料腔。进一步的,还包括机座,所述出料机构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机座上,储料盒固定于机座并位于出料机构的上方。进一步的,储料盒的出料口与出料机构最上层的基板构成进料密封。进一步的,所述储料盒的出料口外径与出料机构最上层的基板内环直径相适配,出料口套设在基板的内环并延伸至内部形成密封,出料口的装配高度可调节。本技术的蛙类喂食方法,使食料在离心力作用下形成抛物曲线,该运动曲线相比于现有食料模拟运动方式和喂食机构,能够更好的刺激蛙类对食料的诱捕,并大大的提高诱捕的成功率。本技术的蛙类喂食出料机构及其喂食机,工作的过程和原理在于食料进入出料机构的内环空间,通过出料机构的绕轴心旋转运动,食料在出料机构受离心力作用而在出料机构分散开,而孔道的设置起到食料引导的作用。在重力和离心力的合力下,食料形成在空中的弧形运动路径。本技术中通过上述设计,使得食料形成的弧形运动路径更准确的模拟出活体昆虫的运行轨迹,这种设计思路巧妙且具有开创性,相比于食料的震动和传送带传动大大的提高了蛙类的诱导作用,并提高了捕食的成功率。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蛙类喂食方法简单,能够更好的刺激蛙类对食料的诱捕,并大大的提高诱捕的成功率;2、本技术的蛙类喂食出料机构,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可靠,通过离心原理能够有效将食料模拟出活体昆虫的运行轨迹,大大的提高了对蛙类的诱导作用,提高了捕食的成功率,能极大的提高蛙类人工养殖的效益;3、该蛙类喂食出料机构通过调节转速,能够有效的控制食料抛洒轨迹,尤其适合不同阶段蛙类视觉特性下诱食和捕食;4、食料离心运动形成的环形抛洒面,相比于传统的搅动或者传送带输送,具有更大的食料面积,使得本技术的蛙类喂食出料机构和喂食机更加适合大规模的蛙类人工养殖;5、食料在抛物线抛洒出出料机构,如在下落过程中蛙类未捕食到而落地后,可在底面弹跳或滚动,进一步的诱导蛙类进食;6、本技术的蛙类喂食机,结构简洁,机械性能稳定,可调节性强,对蛙类的大规模高效养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蛙类喂食出料机构的基板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基板的堆叠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蛙类喂食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图3的A点放大示意图。图中标记:1-出料机构、11-基板、12-孔道、13-中心柱、14-料腔、2-储料盒、21-出料口、3-机座、31-螺杆、32-弹簧、33-驱动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蛙类喂食方法,是将食料在离心力作用下抛出,利用食料的运动路径对蛙类进行诱捕喂食。本技术的蛙类喂食出料机构,包括圆环状的基板11作为一个单元,其结构如图1所示,基板11的环周设置有若干径向贯穿的孔道12,该基板11可绕轴心旋转设置。当食料在基板11的内环空间时,基板11旋转使得食料产生离心力而穿过孔道12分散到基板11之外。孔道12的存在实现食料引导的作用,在重力和离心力的合力下,食料形成在空中的弧形运动路径,以利于蛙类对食料的诱捕。为了保证基板11旋转过程的平稳,孔道12在圆周上是均匀分布的。孔道12可以为直线结构,也可以为具有一定弧度的弧形结构,图1中仅表示了直线结构。显然该出料机构具有安装高度,以保证其空中停留时间。该蛙类喂食出料机构可仅具有单个基板11。在另外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出料机构也可以由若干基板11共轴心堆叠而成,如图2所示。当为多个基板11堆叠而成时,相邻基板11的孔道12较佳的是采用错位布置的方式堆叠,这样使得上下层间的食料的运动路径在空间上交错补充,从而提高单位进食面积内的食料量。基于多个基板11共轴心堆叠设计,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沿轴方向上各基板11的外径是依次增加,或依次减小的,其结构如图2所示。基板11的外径的不同,使得食料具有不同的分散半径,这样的设计使得在一旋转轴心为圆心的圆形范围内,有内侧至外侧均能有食料的分散,有效保证食料面积。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蛙类喂食出料机构是采用若干基板11共轴心堆叠而成,沿轴方向上各基板11的外径是依次增加,或依次减小的,同时相邻基板11的孔道12是采用错位布置的方式堆叠的。采用此结构的出料机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单独的各基板11的外径是依次增加或减小,或者单独的孔道12错位布置结构,这种复合结构能够更好的提高蛙类的捕食的成功率,同时有利于适应各个生长阶段蛙类的捕食,这是上下层基板11以及交错的孔道12而形成的食料立体运动路径而起到的积极作用。对个基板11堆叠方案中,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蛙类喂食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环状的基板(11),基板(11)的环周设置有若干径向贯穿的孔道(12),该基板(11)可绕轴心旋转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蛙类喂食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环状的基板(11),基板(11)的环周设置有若干径向贯穿的孔道(12),该基板(11)可绕轴心旋转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蛙类喂食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由若干基板(11)共轴心堆叠而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蛙类喂食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相邻基板(11)的孔道(12)错位布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蛙类喂食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沿轴向上,各基板(11)的外径依次增加,或依次减小。5.蛙类喂食机,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料机构(1)和储料盒(2),储料盒(2)的出料口(21)通向基板(11)的内环空间,出料机构(1)在旋转状态通过离心力将储料盒(2)内的食料从基板(11)的孔道(12)分散开。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蛙类喂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军
申请(专利权)人:绵竹市刘春军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