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钢件的铸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8423 阅读:4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铸钢件的铸造方法,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制作木模;做混合砂层,先将铬铁矿砂和珍珠砂按比例进行混合,再倒入水玻璃碾砂搅拌,得到铬铁矿砂和珍珠砂的混合砂;再将该混合砂设置在木模铸造面的铸件热节处和铸件大圆角处的对应部位;再将石英水玻璃砂倒入木模的剩余空间造型捣实形成紧密结合为整体的砂模,取出木模后对砂模进行CO↓[2]固化处理后,即得铸钢造型用砂型;将钢水浇铸在砂型中即得到所需的铸钢件。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浇铸出的铸件,其裂纹、粘包砂、砂眼、气孔及溃散等缺陷明显减少,铸件质量明显提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铸造
,具体涉及一种铸钢件的铸造方法。目前在铸钢行业中,铸钢件在铸造时,通常先根据铸件的形状制造出木 模,然后在木模周围用石英砂和水玻璃的混合物夯实,再取出木模,得到以石英砂为主体砂模,对该砂模进行C02固化处理后即成为铸钢用砂型,再在砂型的铸件形状空腔中浇铸钢水,待钢水凝固后,得到铸件,最后对铸件表 面进一步处理即可。上述现有方法铸造得到的铸件,尤其在铸件的热节处和大圆角处容易产 生裂纹、粘包砂、砂眼、气孔及溃散等缺陷,影响了产品的质量,为后续工 艺处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铸钢件的铸造方法,该方法铸造得到的铸件, 在热节处和大圆角处的裂纹、粘包砂、砂眼、气孔及溃散显著减少,铸件质量得到提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铸钢件的铸造方法,在木模与石英水 玻璃砂之间、与铸件热节处和铸件大圆角处相对应部位,设置一层混合砂, 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步骤1,按照所需铸造的工件尺寸及外形制作木模;步骤2,做混合砂层,先将铬铁矿砂和珍珠砂按2 4: l的比例进行混合,再倒入铬铁矿砂和 珍珠砂总质量5% 6%的水玻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铸钢件的铸造方法,在木模(5)与石英水玻璃砂之间、与铸件热节处(3)和铸件大圆角处(4)相对应部位,设置一层混合砂(2),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按照所需铸造的工件尺寸及外形制作木模; 步骤2,做混合砂层, 先将铬铁矿砂和珍珠砂按2~4∶1的比例进行混合,再倒入铬铁矿砂和珍珠砂总质量5%~6%的水玻璃,碾砂搅拌,得到铬铁矿砂和珍珠砂的混合砂;再将该混合砂设置在木模(5)铸造面的铸件热节处(3)和铸件大圆角处(4)的对应部位,得到混合砂层(2); 步骤3,制作砂型,将碾砂搅拌好的石英水玻璃砂倒入木模(5)的剩余空间造型捣实形成石英型砂主体(1),使得混合砂层2和石英型砂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钢件的铸造方法,在木模(5)与石英水玻璃砂之间、与铸件热节处(3)和铸件大圆角处(4)相对应部位,设置一层混合砂(2),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步骤1,按照所需铸造的工件尺寸及外形制作木模;步骤2,做混合砂层,先将铬铁矿砂和珍珠砂按2~4∶1的比例进行混合,再倒入铬铁矿砂和珍珠砂总质量5%~6%的水玻璃,碾砂搅拌,得到铬铁矿砂和珍珠砂的混合砂;再将该混合砂设置在木模(5)铸造面的铸件热节处(3)和铸件大圆角处(4)的对应部位,得到混合砂层(2);步骤3,制作砂型,将碾砂搅拌好的石英水玻璃砂倒入木模(5)的剩余空间造型捣实形成石英型砂主体(1),使得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耀琨张朋涛田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陕压重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