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省电装置的LED驱动电源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83917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00:52
一种带省电装置的LED驱动电源,属于LED电源技术领域。包括频率控制电路和恒流驱动电路,所述的频率控制电路接入恒流驱动电路中,所述的恒流驱动电路在正负输出端之间并联两个电解电容C10和C11,所述的频率控制电路控制电解电容C10和C11的充放电频率。优点:当电源工作时自动进行功率节省,使LED灯在保证亮度不变的情况下进一步省电。(*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LED电源
,具体涉及ー种带省电装置的LED驱动电源
技术介绍
省电和节能环保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关注点,低能源的经济增长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发展绿色照明符合我国产业发展战略,不仅在当前能节约能耗,減少运营开支,从长远意义上来说,还可以给社会经济的发展留有充足的后劲。现如今,中国能源主要来自火力发电,而火力发电主要采用石油以及煤,石油价格的不断飙涨造成发电成本増加,燃煤又产生大量的ニ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为了解决能源问题,中国目前朝两个方向着手发展新能源与节能,省电、无污染且使用寿命长的LED (发光二级管)高效节能灯便是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的,现已成为市场的主流照明产品,是目前最省电的ー种灯具,基本上省电比例和一部分的灯具对比已经达到了 2/3的效果。但,要是能使LED灯具进ー步进行省电,SP 在同样亮度下,带省电装置的LED灯具和普通LED灯具对比能再节省一部分电カ,那节能效益将十分可观。这样,在減少能源消耗的基础上,还可以降低其他方面的运营开支,从而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緑色、低碳、环保的经济理念,为建设和谐的社会贡献力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ー种带省电装置的LED驱动电源,当电源工作时自动进行功率节省,使LED灯在保证亮度不变的情况下进一步进行省电。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ー种带省电装置的LED驱动电源,包括频率控制电路和恒流驱动电路,所述的频率控制电路接入恒流驱动电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恒流驱动电路在正负输出端之间并联两个电解电容ClO和C11,所述的频率控制电路控制电解电容Cio和Cll的充放电频率。在本技术的ー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频率控制电路包括定时芯片IC1、光耦TLl、电解电容Cl、C2、C3、电阻Rl、R2、变阻器Wl、W2和ニ极管Dl、D2,电解电容Cl的正极与变阻器W2的一端、滑动端、定时芯片ICl的2脚和6脚连接,变阻器W2的另一端接变阻器Wl的滑动端,变阻器Wl的一端接ニ极管Dl的正极,ニ极管Dl的负极接电阻Rl的一端,电阻Rl的另一端接电阻R2的一端,变阻器Wl的另一端接ニ极管D2的负极,ニ极管D2的正极接定时芯片ICl的7脚,定时芯片ICl的3脚接光耦TLl的I脚,光耦TLl的3脚接恒流驱动电路中的晶体管Ql的栅极,光耦TLl的4脚接恒流驱动电路中的恒流驱动芯片IC2的4脚和电阻R8的一端,定时芯片ICl的5脚接电解电容C2的正极,定时芯片ICl的4脚、8脚、电解电容C3的正极和电阻R2的另一端共同接直流电源VCC,定时芯片ICl的I脚、电解电容Cl、C2、C3的负极和光耦TLl的2脚共同接地。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频率控制电路输出开关频率控制信号,用以控制恒流驱动电路中的电解电容C10、C11的充放电频率,当电解电容C10、C11放电时,释放的电能用于对LED灯驱动进行补偿,以此达到省电效果。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频率控制电路图。图2为本技术的恒流驱动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公众能充分了解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技术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带省电装置的LED驱动电源包括频率控制电路和恒流驱动电路,所述的频率控制电路接入恒流驱动电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恒流驱动电路在正负输出端之间并联 两个电解电容ClO和C11,所述的频率控制电路控制电解电容ClO和Cll的充放电频率。请參阅图1,所述的频率控制电路包括定时芯片IC1、光耦TL1、电解电容Cl、C2、C3、电阻R1、R2、变阻器W1、W2和ニ极管D1、D2,在本技术中,定时芯片ICl为NE555,光耦为PC817。电解电容Cl的正极与变阻器W2的一端、滑动端、定时芯片ICl的2脚和6脚连接,变阻器W2的另一端接变阻器Wl的滑动端,变阻器Wl的一端接ニ极管Dl的正极,ニ极管Dl的负极接电阻Rl的一端,电阻Rl的另一端接电阻R2的一端,变阻器Wl的另一端接ニ极管D2的负极,ニ极管D2的正极接定时芯片ICl的7脚,定时芯片ICl的3脚接光耦TLl的I脚,光耦TLl的3脚接恒流驱动电路中的晶体管Ql的栅极,光耦TLl的4脚接恒流驱动电路中的恒流驱动芯片IC2的4脚和电阻R8的一端,定时芯片ICl的5脚接电解电容C2的正极,定时芯片ICl的4脚、8脚、电解电容C3的正极和电阻R2的另一端共同接直流电源VCC,定时芯片ICl的I脚、电解电容Cl、C2、C3的负极和光耦TLl的2脚共同接地。本技术的恒流驱动电路是在现有技术的驱动电路的正负输出端并联了两电解电容C10、C11,请參阅图2,所述的恒流驱动电路包括保险丝FU1、热敏电阻NTC、压敏电阻VSR、电容+C4 C7、电解电容C8 Cl I、ニ极管D3 D6、电阻R3 R5、电阻R7 Rll电感LI、L2、整流桥BDI、恒流驱动芯片IC2和晶体管Ql。在本技术中,所述的恒流驱动芯片IC2采用LS2500A。保险丝FUl的一端接市电的L端,FUl的另一端接电容C4的一端、压敏电阻VSR的一端和整流桥BDl的I脚,电容C4的另一端接热敏电阻NTC的一端、压敏电阻VSR的另一端和整流桥BDl的3脚,热敏电阻NTC的另一端接市电的N端,整流桥BDl的2脚接电解电容C8的正极、ニ极管D5的负极、电阻R4的一端、ニ极管D6的负极、电解电容ClO的正极和电解电容Cll的正极并连接至LED灯正极,电解电容C8的负极接ニ极管D3的正极和ニ极管D4的负极,ニ极管D3的负极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接ニ极管D5的正极和电解电容C9的正极,电阻R4的另一端接电容C5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接电阻R5的另一端和恒流驱动芯片IC2的I脚,恒流驱动芯片IC2的2脚接电容C6的一端和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接电阻RlO的一端、电阻Rll的一端和晶体管Ql的源扱,晶体管Ql的栅极接频率控制电路中光耦TLl的3脚,晶体管Ql的漏极接ニ极管D6的正极和电感LI的一端,电感LI的另一端接电感L2的一端,电感L2的另一端接电解电容ClO的负极和电解电容Cll的负极并连接至LED灯负极,恒流驱动芯片IC2的4脚接电阻R8的一端和频率控制电路中光耦TLl的4脚,电阻R8的另一端接恒流驱动芯片IC2的8脚和电阻R7的一端,恒流驱动芯片IC2的5脚与6脚、7脚和电容C7的一端连接,整流桥BDl的4脚、ニ极管D4的正极、电解电容C9的负极、电容C6的另一端、恒流驱动芯片IC2的3脚、电容C7的另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电阻RlO的另一端和电阻Rll的另一端共同接地。请再次參阅图I并结合图2,频率控制电路包括由定时芯片ICl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电路和光耦电路,为了能连续调节占空比井能调节振荡频率,在定时芯片ICl的第7脚和第6、2脚之间连接变阻器Wl和W2,其中,调节变阻器Wl可改变振荡频率,调节变阻器W2可改变占空比,在本技术中,将电解电容Cl设为47 u F,经调试可使频率控制电路在10毫秒 40毫秒之间进行工作,光耦TLl的3脚向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省电装置的LED驱动电源,包括频率控制电路和恒流驱动电路,所述的频率控制电路接入恒流驱动电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恒流驱动电路在正负输出端之间并联两个电解电容C10和C11,所述的频率控制电路控制电解电容C10和C11的充放电频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星胡春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三显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