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存岩专利>正文

可通过直流大电流并有反接保护功能的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3073 阅读:4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00:36
可通过直流大电流并有反接保护功能的电路,串接于直流电路的输入端或输出端中,其特征在于:包括MOS场效应管和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连接于MOS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源极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通过直流大电流并有反接保护功能的电路,可串接于直流供电电路、充电电路作输入与输出反接保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路设计简单、元件少、成本体、体积小、适用范围广、用户可根据使用电器的功率来选择合适的MOS场效应管,还可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反接保护电路单个或多个并联使用,从而使得通过的电流范围从几毫安到几千安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直流电路反接保护电路领域,特别是ー种可通过直流大电流并有反接保护功能的电路。技术背景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常接触到如汽车、火车、轮船、飞机、卫星上的通讯与视听设备、野外作业、逆变器等使用蓄电池供电的场合,太阳能充电器或将交流电转为直流电对蓄电池充电的电路等均尚不开直流供电与充电,在使用时必须严格区分输入的电压正极与负扱,一旦反接吋,便会烧毁电器,严重者造成火灾,危及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损失不可估计。过去人们虽然使用传统保险丝、电流保护器、自恢复保险管、热敏电阻、ニ极管等器件作保护(參照图2和图4),虽然在某些场合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以上元件存在一个缓冲过程,也就是赖性、不及时、功耗大等问题,一旦电路反接时,保护器损坏后电器也就烧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出ー种可通过直流大电流并有反接保护功能的电路。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可通过直流大电流并有反接保护功能的电路,串接于直流电路输入端或输出端中,其特征在于包括MOS场效应管和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连接于MOS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进ー步地,所述驱动电路包括至少ー电阻。进ー步地,所述电阻的阻值为200k Q-1000k Q之间。进ー步地,所述电阻的阻值为500k Q。进ー步地,所述MOS场效应管为N型MOS场效应管或P型MOS场效应管。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可通过直流大电流并有反接保护功能的电路,可串接于各种直流供电电路或充电器电路作输入与输出及反接保护。參照图2,是传统的充电电路,只用SF保险作保护,一旦用户误接图2中的正电流经D、SF至蓄电池的负极造成大短路,充电器烧毁。图3把SF换成本设计的保护器,加在MOS场效应管栅极上的为正偏电压,此时MOS场效应管源极和漏极导通,电路进行充电,若蓄电池与充电电路反接,加在场效应管上栅极上的得不到正偏电压,MOS场效应管截止,充电电路停止充电,从而起到反接保护的目的。本技术电路设计简单、元件少、成本低、体积小、适用范围广、用户可根据使用电器的功率来选择合适的MOS场效应管,还可将本技术的反接保护电路单个或多个并连使用,从而使得通过的电流范围从几毫安到几千安培。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可通过直流大电流并有反接保护功能的电路;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充电器电路与蓄电池连接示意图;图3为具有本技术増加保护电路的充电器电路与蓄电池正确连接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逆变器电路与蓄电池连接示意图;图5为具有本技术的逆变器电路与蓄电池正确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ー步的描述。參照图1,可通过直流大电流并有反接保护功能的电路,串接于直流电路输入端或输出端中,包括MOS场效应管和驱动电路,MOS场效应管可以是N型场效应管或者P型场效应管。该驱动电路连接于MOS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源极之间。驱动电路可以是ー电阻,该电阻的阻值为200kQ-1000kQ之间,具体的,电阻的阻值可选择500kQ。以下对本技术的应用进行举例參照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充电器电路与蓄电池正确连接示意图,图中的保险管SF起电路保护作用,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变压器初级得到交流的220V市电电压,经感应线圈转换为次级交流电压,经ニ极管D和电容C整流和滤波后,经保险管SF直接对蓄电池充电。若用户操作失误导致蓄电池反接至充电电路,此时,造成充电电路与蓄电池所形成的回路短路,烧毁ニ极管D和保险管SF,严重的甚至烧毁变压器,引起火灾。 图3是采用本技术来代替保险管SF作充电器保护电路,此时蓄电池和充电电路为正确连接,变压器初级得到交流的220V市电电压,次级经感应线圈转换为交流电压,经ニ极管D和电容C整流和滤波,由于蓄电池的正极对MOS场效应管的栅极g提供ー个正偏电压,使得漏极D和源极S导通,且内阻很小可视为短路,直接对蓄电池充电。若用户操作失误将充电器电路的正极与蓄电池的负极相连,此吋,MOS管的栅极g因没有得到正偏电压而截止,充电器电路没电压输出,因此无法充电,只有等待用于纠正后充电器电路才能继续工作,起到了保护充电器电路的作用。參照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逆变器电路与蓄电池连接示意图,图中是采用12V电池供电的传统逆变器电路,以1000W逆变器为例,蓄电池的正电压经保险管SF (80A)至逆变器的电路输入端(正扱),蓄电池的负极与逆变器电路的负极相连,逆变器电路正常工作。若由于操作失误将蓄电池的正负极与逆变器电路的正负极反接,造成逆变器电路与蓄电池形成的回路短路,必定会烧毁保险管SF(80A),由于保险管SF是用金属做的,要把80A保险管SF烧断,需ー个时间,这时保险管SF还没烧断而电路中的其它元件已经损坏,SF (80A)起不到真正的保护作用。图5是采用本技术反接保护电路取代保险管SF的逆变器电路,蓄电池正负极分别接到逆变器的正负极输入端,蓄电池的正极给MOS场效应管的栅极g提供ー个正偏电压,使得MOS场效应管的源极S和漏极D导通,蓄电池的电流经技术保护器给逆变器电路提供ー个达80A电流使之能正常工作。若由于操作失误将蓄电池的正负极与逆变器电路的正负极反接,MOS场效应管的栅极g由于没有得到正偏电压而截止,逆变器电路由于得不到蓄电池的供电而不工作,从而真正保护了整机,只有等待用户纠正后逆变器电路才能继续工作,起到了保护逆变器电路的作用。本技术电路设计简单、元件少、成本体、体积小、适用范围广、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可根据使用电器的功率来选择合适的MOS场效应管,还可将本技术的反接保护电路单个或多个并联使用,从而使得通过的电流范围从几毫安到几千安培。上述仅为本技术的ー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 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权利要求1.可通过直流大电流并有反接保护功能的电路,串接于直流电路的输入端或输出端中,其特征在于包括MOS场效应管和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连接于MOS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源极之间。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通过直流大电流并有反接保护功能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至少ー电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通过直流大电流并有反接保护功能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的阻值为200kΩ-IOOOkQ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通过直流大电流并有反接保护功能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的阻值为500k Ω。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通过直流大电流并有反接保护功能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 述MOS场效应管为N型MOS场效应管或P型MOS场效应管。专利摘要可通过直流大电流并有反接保护功能的电路,串接于直流电路的输入端或输出端中,其特征在于包括MOS场效应管和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连接于MOS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源极之间。本技术的可通过直流大电流并有反接保护功能的电路,可串接于直流供电电路、充电电路作输入与输出反接保护。本技术电路设计简单、元件少、成本体、体积小、适用范围广、用户可根据使用电器的功率来选择合适的MOS场效应管,还可将本技术的反接保护电路单个或多个并联使用,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通过直流大电流并有反接保护功能的电路,串接于直流电路的输入端或输出端中,其特征在于:包括MOS场效应管和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连接于MOS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源极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存岩
申请(专利权)人:杨存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